我们增兵风雷镇,叛军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否则广平吴亮以及卢定芳的兵马,是挡不住我们的。从目前情况看。柴氏最有可能的就是从潼关调兵,只要潼关兵马有所调动,赶往风雷镇的话。大云村是必经之路,我们完全可以在大云村设好埋伏,等着叛军送上门来。只要这一仗打得漂亮,必能缓解风雷镇那边的压力。”
东方瑾就是东方瑾,兵马调动,军事奇谋,脑海中转眼就出,这一条调虎离山,半路埋伏的计谋。看上去简单,可实际上包含了太多东西。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这种计划。必须对局势有着准确的判断,同时要熟悉中条山附近的情况才行。可以说,东方瑾之前一定做过充分的准备了。
赵有恭也从来不是那种只知道被动挨打,不懂主动出击的人,说起来,他更喜欢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众人稍微商量一下,便同意了东方瑾的提议。七月十六不到辰时,庞赫亲自率领两万兵马从风陵渡口出发,驰援侧翼的风雷镇,并在风雷镇与风陵渡口之间驻扎,这样一来,吴亮以及卢定芳就不敢大张旗鼓的对风雷镇用兵了。这个时候在无所顾忌的把兵力扑向风雷镇,搞不好会被庞赫找到机会狠狠地咬上一口的。
风陵渡如此大规模的兵马调动是瞒不过任何人的,柴氏也搞不清楚庞赫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为了保险起见,柴氏又必须做出相应的应对,此时吴亮方面的压力会变得非常大,增兵商州一线已经刻不容缓了。不过从哪调兵,就有点犯难了,身边没了宫梻,一些大主意就只有柴可言来拿了,柴可言也需要东方瑾以及朱武这样的人,可天下间这样的人才太少了,不是没想过将东方瑾或者朱武挖过来,但可能性非常小。东方瑾与赵有恭是穿一条裤子的,铁定分不开,朱武呢赵有恭对朱武可是有知遇之恩,也不太可能被判。唯一有些机会的就是定后起之秀方启梁了,但想要拿下方启梁,又哪是那么简单的
到底该从哪里调兵遣将呢思来想去,柴可言还是将目光放到了潼关,函谷关那边要对风陵渡形成足够的压力,同时也守着虢州到风陵渡的路口,是不能调的,商洛那边的兵马要随时扼守商洛道道口,也不能调,此时能调动的也只有潼关的兵马了。想好了之后,一纸调令发到潼关,柴进大略的看了下命令,就有些皱眉头了。让他去驰援风雷镇,不是帮吴亮干活么柴进和宋江一样,都对吴亮看不上眼,总觉得这个吴亮太过清冷了,目中无人,帮他的忙,哪里能愿意
不过命令就是命令,柴进再不愿意,也没法违抗军令,拖延了一个时辰,增兵风雷镇的命令下发到各部。柴进决定从潼关抽调一万五千余人去驰援风雷镇,这也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不过柴进的兵马还没有调动,茫茫中条山已经有了动静,拓跋轻云亲自来到了中条山,并将林冲和杨志带在了身边,共计两万多人从罗家盘出发,抵达赤峰口才停下来。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军才从赤峰口开拔,悄悄地潜伏到了大云村西面的丘陵地带。这一片丘陵山林茂密,虽然说面积不大,但是藏上四五千人还是没问题的。两万大军全部藏到山林中是不可能的,拓跋轻云让杨志率领四千兵马埋伏在山林中,自己和林冲则率领主力大军埋伏在更远处的地方。只要杨志这边能成功堵住叛军的路,她和林冲就能率兵歼灭这批叛军。
定行动迅速,一天一夜时间就完成了兵马调动,从罗家盘到大云村,没有丝毫耽搁。不过潼关方面是无法得知中条山情况的,自从宋江兵败中条山,柴氏就无法插足中条山了,拍了些探子进入中条山,无一例外全部被拿下。更何况定深夜行军,就算偶有探子藏在中条山,也不太可能发现的。
柴进麾下不乏猛将,当年乐善好施,养了无数门客,现在这些人已经成了柴进手中的利刃。其中有一人叫陈东航,原杭州人氏,使一杆方天画戟,力大无穷,又颇有谋略。随军两年,就被柴进看中,积功升到了指挥使之位。为了驰援风雷镇,保证没什么意外,柴进将麾下第一猛将陈东航派了出来。这陈东航文韬武略,颇为厉害,但有一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自视甚高,目中无人,好像天下间就没人能把他怎么样。将近午时,叛军在陈东航的带领下过了大云村来到了丘陵山林前。在军事中,有句话叫逢林莫入,逢水莫渡,并不是说不能进山林,而是说不熟悉的山林水域地貌,必须先行打探一番再行军才行。可陈东航自大的毛病又犯了,他觉得没那个必要。
可以说陈东航自大的毛病,致使所部万余兵马没了回转的余地,大军行到林中,就遭到了杨志迎头痛击。如果这个时候及时撤退还是有希望的,可陈东航根本不退,叫嚣着与杨志斗在了一起,这下子叛军算是彻底被包了饺子。
第一卷 汴梁风月 第877章 隔河对望
第877章隔河对望
陈东航自认为勇武不凡,又早就听说过杨志能打,二人见了面,便再也挪不开了。陈东航那是哈哈大笑,杨志也是出了名的暴脾气,哪里会怕之间陈东航攥着方天画戟,双眼放着光,就像在看一个待宰的猎物,“你就是杨志陈某听过你,听说你很能打是不是,今日就让你见见陈某人的手段。”
“好个大言不惭的混蛋,当你杨爷爷是泥捏的呢,放马过来,谁跑谁是狗养的”别看杨志暴躁,但有时候耍起小聪明来,也是很厉害的,尤其是陈东航这种人,听了这种话,更是将一切抛之脑后了。能不能打过陈东航,杨志也不清楚,但是他敢断定,姓陈的今天死定了。话不多说,二人叫骂着杀到了一起,此时双方兵马也缠斗在了一起。定这边站着地理优势,叛军被挤压到中间的丘陵小路上,根本展不开队形,只能被困着打,发挥不了人数上的优势。陈东航不管不顾跟杨志斗得不可开交,自然就忽略了麾下那些兵马,不过副将鲁保国还是保持着一丝清醒,眼见着陈东航找人捉对厮杀,他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陈将军哪都好就这点不好,现在情况如此蹊跷,还不赶紧撤退,找人斗什么斗。鲁保国明显感觉到这片山林面积有限,藏不了太多人,仅靠这些人,定是没有必胜把握的,那干嘛还在这里死死地拖着,摆明了是有援兵啊。
鲁保国尝试着喊了几声,都没得到回应,陈东航面对杨志,压力也是不小,哪里顾得上回鲁保国的话,万一注意力不集中,被杨志一刀砍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陈东航心里也是暗自惊讶。斗了十几个回合,他也是吃了一惊,这杨志厉害得很啊,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如此英雄人物,为何还是个指挥使,与他一同如定的人,可都统领一方了。以前老觉得,杨志混得不好。肯定是比林冲等人差太多,今日一见,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啊,打起仗来,这杨某人简直就是一头小老虎,唬人的很。杨志每一刀都势大力沉,斗了这么久,陈东航一点好都没讨到,这渐渐的,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鲁保国可不会猜陈东航的心思。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急的冷汗都往外冒了,这种狭窄的地形,根本不适合大军作战,只要撤出去,列好队形,就算对方有援军,也是有一战之力的,得不到陈东航的回应,鲁保国一咬牙。揪过身边的传令兵,大声吼道,“别愣着了,传令各部。放弃缠斗,迅速撤出林子,在东面开阔地列阵。”
“这陈将军还在”传令兵指着远处打得难舍难分的陈东航,神情畏惧,鲁保国双目一瞪,没好气道。“你管那么多干嘛,传令就好了,出了什么事我来兜着。”
那传令兵仔细一想,也是啊,就算出了任何问题,也怪不到他一个小兵身上啊,傻子都知道,他一个传令兵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乱传将令的。随着命令下达,叛军依着次序,开始慢慢往后撤,叛军放弃缠斗迅速撤离,倒是让杨志有些不甘心了,娘的,都快半个时辰了,援军怎么还没到,再不来,这些贼兵可就要跑路了。说时迟,那时快,这时听林外一声炮响,紧接着还没撤出去的叛军就哄乱起来,原来拓跋轻云早就到了,只不过她没有下令立刻进攻,而是在林外列好了阵型,等着叛军往外撤,就在快撤出去的时候再悍然发动攻击。这个时间点把握得很好,叛军进不得退不得,又被两面夹击,许多人心理一下子就崩溃了,才一开始就出现了逃兵。慢慢的,叛军军纪不严,训练松弛的毛病就暴露无遗了。柴氏能在短时间内聚拢几十万兵马,那是相当厉害的,但柴氏大军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兵马组成相当复杂,尤其是叶大虎以及田兴茂的兵马,根本没经受过正规训练,虽然后来集中整训过,但一身的毛病还在,平时的时候看不出来,可一旦面对巨大的压力,身上的毛病就全都迸发出来了,每个人都想着活命,都想办法逃出去,这个时候就是陈东航亲自跑过来压阵也没什么用了。鲁保国率领亲兵担当督战队,砍了十几个人也没什么用,反而激起了叛军的凶性,盯着鲁保国等人一阵猛打,搞得鲁保国灰头土脸的。
其实鲁保国很想哭,这都一群什么兵,人家定落败的时候,殿后的殿后,逃命的逃命,自己这边倒好,情况不妙了,就乱成了一锅粥,这帮子人连督战队都敢杀,还有他们不敢干的事还没怎么打呢,叛军就乱的不成样子了,拓跋轻云也没想到战事会这么顺利,不过定将士可不会仁慈的,组阵包抄过去,乱哄哄的叛军根本抵挡不住,一番厮杀下,除了少数人逃出去外,其余人等非死即伤,更多的人选择了投降。鲁保国力战不敌,选择了归降,陈东航仗着一身本事想要杀出重围,结果碰到了半路等着的林冲,林冲仗着胯下宝马,一枪刺死了筋疲力尽的陈东航。杨志恶斗半天,最后便宜了林冲,想想都觉得懊糟。好在林冲和杨志私交甚笃,林冲指着陈东航的尸体,笑言道,“德昭,送你一份大礼要不要”
“滚,就你枪法好”杨志没好气的瞪了林冲一眼,不过骂完就站在原地咧着嘴笑了起来,林冲撇撇嘴,给了杨志一个白眼。
丘陵一战,驰援风雷镇的万余叛军全部被歼灭,主将陈东航被杀,副将鲁保国被俘,消息传到后方,叛军顿时被震得七荤八素的,这才多久,风陵渡大战还没开始,就在中条山附近连续折损几万兵马,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啊。柴可言感觉到压力很大,她没想到战事会如此的不利,这一番失败之下,折损兵马事小,士气遭到太大的打击了。如果还这么拖延下去,恐怕形势只会越来越不利了。于是,在各方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柴可言做了一个决定,她将函谷关以及商洛兵马全部集结在中条山南部。开始了一条冒险之路。
柴氏如此大规模的兵马调动,赵有恭哪能不知道,而且柴氏的意图也非常明显,在风雷镇以及风陵渡口防守严密的情况下,他们决定再走一走宋江的路。从中条山取得突破。可以说柴氏大军再次兵临中条山,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中条山地形复杂,想要完全布放,没有十万兵力是绝对做不到的,但现在定兵力有限,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所以说,柴可言的决定是正确的,定在中条山出于先天性的劣势地位,这次定也无法再从别处调兵了。柴氏只需要面对中条山北部的守军就可以了。
柴氏兵临中条山,更有柴可言亲自督战,一时间士气高涨,在中条山南部势如破竹,短短一天之内就突破了定在南面修建的几条封锁线。随着柴氏节节胜利,风陵渡内的定将士就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柴氏是盯准定兵力不足这一点下手了,本以为经过宋江兵败后,柴氏不会再对中条山动心思了,没想到柴可言竟然不信邪。
中条山是拓跋轻云的防区。她对这里的情况了若指掌,所以负责介绍着眼下的形势,“柴氏从函谷关和后方的商洛调兵,集结了大约六万多兵马。而随着风陵渡防线的建立,我们能投入中条山的兵马顶多就只有两万。现在中条山除了罗家盘和雪女峰,根本无险可守,以两万兵马来面对叛军,把握并不是太大。”
拓跋轻云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就是以现在手中的实力。很难守住中条山的。如果是平原地带,双方列阵正面交锋,就是兵力绝对劣势,拓跋轻云也有信心一战,因为麾下将士战斗素养以及战斗力要远远高于叛军的。但防守中条山,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儿了,定需要分散开来守着许多要点,对方靠着兵力优势轮番消耗,就稳赢不输。拓跋轻云可是非常头疼的,中条山难守,但又没有援兵。拓跋轻云头疼,其他诸将也是一脑门的愁绪,庞赫犹豫了下,小声道,“要不,我领着弟兄们去中条山驻守吧,叛军虽然强攻风雷镇,但短时间内还无法打到风陵渡口的。”
庞赫刚说完,东方瑾就摇了摇头,“不行,风雷镇和风陵渡是重中之重,决不能容许这里出现任何纰漏。至于中条山方向,如果实在不行,就只能放弃了。总之,不能让叛军在中条山消耗我们太多精力。殿下,依我看,不如直接全军退到罗家盘,弃守雪女峰,在罗家盘给予叛军迎头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