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现在条件好了,吃饱穿暖,好好学习,这很好,但是有些咱们山上茶寮拥有的东西,不能丢。”江澈看了看孩子们,又看大人,继续说:“从今天开始,立个规矩,以后谁家子毛病大了,就送去老村呆上几天。”
在场所有人都用力点头说好,包括豆倌的爸妈。
“好啦,大家开开心心继续吃,继续喝。”
“豆倌一会儿哭好了,来找老师。”
人群散开回到各自座位,江澈交代了两句,转身离开。
走到稍远处,脚下紧赶两步,抓着身边人小声问:“过年这阵,山上都有谁在看着啊”
“王地宝和蕨菜头。”麻弟说:“这种不费力气还加补贴的活,他俩最乐意了,也没人跟他们抢。。”
“他们俩,那孩子上去能放心吗”一旁李广年担心插了一句。
“应该没事”,江澈说,“他俩懒散,正好孩子得自己照顾自己,就跟以前一样;但是他俩现在又怕事,所以肯定不敢让孩子出事,他俩正好。”
“再不行,咱们一次上去几个孩子,让他们爸妈轮班,偶尔去偷看一眼。”他犹豫了一下又说。
麻弟和李广年听完点头。
“我就说嘛,装什么狠心哦,原来私下还是一样心疼得不行。”
杏花婶从旁悠悠走过,瞥了江澈一眼,找江妈说话去了。
第一卷 再见当年潮 第422章 你的样子
豆倌来找江澈的时候,眼泪鼻涕已经没了,不过眼眶还是红红的,神情有些惭愧,轻声喊了声:“江老师。”
江澈回身冲他笑了一下,把人拉到身边,帮着捋了捋哭乱了的头发,柔声说:“现在是不是很恨江老师啊”
豆倌抽了抽鼻子,摇头,然后说:“没有,就是我,我过年都见不到你了。”
说着他又开始有些哽咽。
“放心我会去老村玩的。”
“真的么”
“嗯。咱俩以前那么好,我怎么会骗你”江澈笑着说:“我啊,就是怕豆倌变得不懂事了啊,怕豆倌以后没出息。”
他这么说,孩子眼眶里眼泪就一直涌。
江澈拿了张纸递给他。
“我都没有冬儿那么聪明。”豆倌接了,突然一下哭出声,很是难过说:“我,我好像出息不了了我,呜。”
“我也没有冬儿聪明。”哞娃过来凑热闹,也有些哀伤,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说:“我们也没周映那么高,那么会打球。我们还没三墩叔会打架。”
看来小朋友还挺苦恼的。
江澈想了想,笑着说:“那你们说,茶寮现在的大人里,谁有冬儿聪明,谁有周映会打球吗麻弟,李广年,还是马东强啊”
俩孩子仔细想了想,都摇头。
“可是你看哦,现在李广年在庆州办事处,麻弟哥哥跟车到处跑生意,马东强的车队那么多大货车,那么忙茶寮就是他们建设起来的啊。”江澈等了一会儿,踩继续说:“所以,茶寮不光需要冬儿、周映,我,还需要下一个能算账肯用心的李广年,下一个能吃苦有胆识的麻弟,下一个开车数这个的马东强”
江澈举了个大拇指,跟他们示意。
“豆倌比麻弟哥哥笨吗”
豆倌用力摇头,心说麻弟哥哥以前普通话都还没我好。
“哞娃呢”
哞娃也摇头。
“那就是了,好好努力,以后的茶寮,就要拜托你们了。”
江澈开玩笑抱了抱拳。
两个孩子跟着学了,抱拳,再拍拍胸脯,似乎一下子感觉责任重大,还有那么点儿踌躇满志。
除夕隔天,年初一。
豆倌背着包去了老村,一起去的还有另外两个孩子,都是家长自己商量后送来的。
下午,江澈带着爸妈和爷爷,还有一群的小跟屁虫一起,也回了一趟老村,而且还去看了猪刚鬣,看了冬儿爸爸凿的那半条石阶。
最后坐在江澈曾经上课的小院里,听江澈仔细说了一遍茶寮发展的过程。
远远地,眺望南关江和新茶寮
江老头说他想着等过一阵,疗养院那边检查都好了,可以挑时间过来这边养老。
江澈想着是不是回头在茶寮也建一个疗养体系完备的养老院,一方面给村里老人安排好,另一方面,也试着创收一下。
林俞静来和爷爷、大伯一行到茶寮是年初五。
这时候江爸江妈因为家里工厂的关系,已经先一步启程回去了。
林存民到茶寮之后就由江老头和村里人带着,私下考察走访去了,一方面了解茶寮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准备就茶寮女娃的婚嫁和分红权益问题尽早拿一个方案出来。
江澈怵林老头。
同时也乐得清闲,干脆放下所有事带着林俞静游山玩水,回顾两个人之前从见面到敌对,再到慢慢走近的每一步。
他背她走了一段又一段。
就连晚饭,都是一起在江边烤的玉米杂粮。
“你这”,林俞静在自己脸上比划了一下,发现江澈摸错,干脆伸手替他抹了,说:“烤玉米吃得一道黑,对了我有吗”
“我看看。”
江澈捏着下巴给她转了转,说:“现在有了。”
林俞静到江湾水面一照,下巴位置整一圈的黑灰,就像是长了大胡子这是江澈刚刚抹上去的。
生气了,她拿烤焦的玉米叶子弄黑双手,抹了江澈一脸。
简单地相处,林姑娘却很满足。事实她所想的,其实也就是这样,普普通通两个人就可以实现的恋爱而已。
江面余晖的时候,两个人坐在江边。稍微有风,林俞静躲在江澈身侧,靠在他肩头。
“江澈。”她说。
“嗯”
“我想跟你说,要是我现在聋了,我也不会躲着你了。”
“”江澈恍惚一下,记得当时生病背她下山的时候,她的说法还和前世的做法完全一致,困惑问:“为什么啊你原来可不是这么想的。”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