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9(2 / 2)

后来秦国入侵,赵王听信秦国散布的流言,撤除了廉颇主将的职位,而任用赵括为主将。后来只会纸上谈论兵法的赵括,终于酿成了著名的长平之败,四十万赵军破灭,赵国也因此而一蹶不振了。

不过纸上谈兵乃是贬义,而卢植这里用的是赵括谈兵。刘辩转眼便明白了卢植的意思,卢植是说有人谈论兵法韬略,连他都说不过那人。

考校韬略,自然是要会说,赵括谈兵,那自然是谁都说不过他了。不过是不是纸上谈兵,空想虚谈,却要经过进一步的考校了。

刘辩笑道:“到底是个人,谈论兵法韬略,连卢公也不是对手”

“哎,老臣真是老了,此次考校韬略,却不止一个人说的老臣哑口无言,是三个”卢植苦笑着摇了摇头道。

“三个”刘辩眼中满是惊讶之色,卢植自幼熟读兵法韬略,纵横沙场几十年,不止是有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更是难得,能够在辩论上说败卢植的,除了自己召唤出来的名将,那就只有这个时代那些寥寥无几的杰出人才了,如诸葛亮,周瑜,郭嘉这些凌驾在三国本土顶端的人才了。

有三个刘辩立刻便觉得这其中有自己熟悉的人才,刘辩问道:“卢公,可有名单”

“陛下请看,这其中红笔勾出来的名字,便是善于辩论之士,兵法韬略滔滔不绝”卢植从袖口中摸出一份奏折递交给刘辩。

“参加韬略与破阵的本就不足百人。没有到韬略之中居然有三个谈论兵法能够说的过卢公,朕倒要看看他们是何人”接过奏折,怀着一股开奖的兴奋,刘辩缓缓打开奏折。

奏折只有一张对折的宣纸,其上寥寥数十个名字,刘辩从头看起,查找着用朱笔勾出来的名字。

陡然,第一个用朱笔勾出的名字映入刘辩眼中。

单福

“单福”刘辩双眼一眯,旋即醒悟过来,这不就是徐庶嘛

徐庶之才自不必说,当初徐庶为刘备军师,曹操手下军师程昱认识徐庶的身份。为了将徐庶弄到曹操手下,言徐庶之才胜他百十倍。这些虽然是夸大其词,可也证明了,能够让程昱如此说,徐庶之才定在程昱之上

而程昱,作为曹操麾下与贾诩,荀彧等齐名的人才,其才能自然是不若的了。而徐庶还稍稍在程昱之上,那也是跟贾诩,荀彧等人在一个水准之上的。

“这单福是个青年文士,年纪不过二十五岁,却胸怀韬略,不管是不是纸上谈兵,有此本事却是难能可贵了。日后只要稍加调教也是个人才”卢植拱手说道,看来他对徐庶的印象还算不错。

“单福哪里来的单福此人名叫徐庶,当初冉闵对抗异族发布杀胡令之时,这徐庶也曾前往相助,出了不少谋略,却是个有真才实学之辈”刘辩摇头笑道。

“什么竞有此事,只是此人为何化名单福,莫非是其他诸侯派来的刺客”卢植惊讶道。

“并非如此”刘辩摇了摇头,将徐庶的事情向卢植解释清楚。

“此人居然是在逃犯人,这这怎么能行我朝廷绝对不能留这种人”卢植眉头紧皱道。

刘辩连忙劝慰道:“卢公别急,此事朕已经有所调查,他跟那典韦一般也是有隐情的。并且此人为民族大义以文士之身北援冉闵,可谓大义,立功之后却不贪恋荣耀又返回大汉,可谓大忠,并且经过朕的调查,此人孝顺无比,可谓大孝。”

“如此忠义仁孝之人,我大汉怎么能够拒人于千里之外呢况且先帝之时朝政混乱,许多冤假错案,罪不在徐庶”

听刘辩如此说,卢植才点了点头道:“此案老臣亲自调查,一定会还徐庶一个清白让他以真姓名行于世间”

刘辩继续看着奏折,听此一言连忙提醒道:“暂时不要惊动徐庶,待武举结束之后在行调查。”

“诺”

刘辩继续看着,很快第二个朱笔名字倍刘辩发现,刘辩看着这个名字惊喜道:“刘晔”

“这刘晔是光武皇帝之子阜陵王的后代,我观此人才学不在徐庶之下,兼有胆略,是最想推举给陛下的人才”卢植拱手道。

为何刘晔于徐庶之才相差无己,但卢植却最想将刘晔推举给刘辩无他,因为刘晔的身份,汉室宗亲

如今刘辩实力强大,但手握兵权的却都是外将。重要的大权,怎么说也要些心腹,亲信来掌控才行。虽然不能学袁绍将麾下四州封给三个儿子一个外甥,但曹操麾下,武将向来是以曹家兄弟,夏侯兄弟为主将的。

只可惜刘辩麾下没有如曹操那样,家族有实力强大的亲信心腹。就是想学袁绍那样任用儿子外甥,也远远办不到。因为刘辩的长子刘治也不过才刚刚半岁。

没有与自己直系亲属心腹任用,便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刘辩麾下有刘虞镇守幽州,当然也就这么一个了。刘虞虽有子女,但却是庸才。

而如今好不容易来了个汉室宗亲,并且能力还算不错的,卢植自然要推荐给刘辩了。听闻刘晔来投,刘辩很是高兴,刘晔才能谋略自不必说,传闻他会工匠,不过刘辩自然不会将这么一个人才浪费在工匠之上了。

“很好,朕的大汉,刘氏万千子孙,总算来了一个有才华之辈来投靠朕了”

卢植问道:“那陛下,这刘晔您如何用之呢”

刘辩沉吟道:“不急,且让他参加武举,看能走到哪一步。若是仅仅凭借汉室宗亲的身份朕便大用,对他人却也不公平了。”

刘辩又继续看向奏折,查找第三个朱笔勾出的名字。片刻之后刘辩就找到了,看着那名字,陡然间刘辩瞳孔一缩。

第420章白袍鬼将

看着奏折之上最后一个朱笔勾出的名字,刘辩瞳孔却猛的一缩。

“陈庆之”刘辩不由得惊呼出声。

“怎么,陛下你认识这陈庆之”卢植疑惑道。

刘辩很快掩饰内心的激动与惊讶,身子稍稍坐正,目光深邃如渊,沉声道:“卢公,不知你对这陈庆之的印象如何”

“我看不透他”卢植摇了摇头道。

“看不透如何说”刘辩疑惑道。

“这个陈庆之口若悬河,说起兵法韬略滔滔不绝,三人之中这个陈庆之是最能言善辩的。徐庶,刘晔二人说起韬略能够将我难住,但老臣还有应对之法,唯独这陈庆之,让我哑口无言”卢植苦笑道。

刘辩闻言笑道:“若是如此,那么这陈庆之在某些方面更长于徐庶,刘晔,卢公为何说看不透呢看到他还有隐藏不成”

“韬略,破阵虽为儒将一类,但这陈庆之我视之身形不过七尺,恐不能弯弓开射,上马也难以精驭。陛下要挑选的是儒将,此人连儒都算不上,何能为将呢”卢植将陈庆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