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1(2 / 2)

许褚说着便要杀前来打赵普。

程昱,陈宫等人连忙上前拉着,赵普冷声道:“你这个莽夫知道什么如今主公已死,赵光义这些年不知收买了多少将校,也只有你们几个大将还听命于主公。但主公死了,便压不住那些将校了。

你若是立公子继位,在宣布赵光义的恶行,赵光义反而有理由来攻打咱们。到时候不仅主公一手建立的基业不保,恐怕连公子都要死于非命。

咱们遵从主公遗命,立赵光义继位,赵光义忌惮咱们,还不敢对公子动手。主公他目光长远,这才发下这样的遗命,你这莽夫,知道什么”

许褚被赵普说的面红耳赤,但听了他的话却也懂得了其中的道理,若是跟赵光义对抗,其一,三州肯定分裂,赵匡胤创立的基业也就毁于一旦。其二,一但赵光义胜利,那么赵光义为了以绝后患,肯定会杀了赵匡胤的子嗣。

而遵从赵匡胤的遗命,赵匡胤创立的基业便得以保全,甚至没了赵匡胤,也就没了明争暗斗,众人更加能团结一心。而且赵光义也不会多此一举来残害赵匡胤的子嗣,因为那样会让赵匡胤留下的将校叛变。

想通了其中道理的许褚满脸不甘,痛哭流涕道:“难道要让我委身事贼吗”

赵普拍了拍许褚的肩膀说道:“为了主公的基业与公子,仲康你就忘了此事吧。况且主公出征泄密之时,乃是太史慈等人所说,你便当是太史慈等人离间好了。”

赵普说完,又对着众人说道:“你们也一样,要忘了此事。否则一但提起,被赵光义知道了。他明着不会杀公子。但可能会暗害”

众人都是智谋之事,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如今荆嗣与越兮二将还率领兵马出征在在,太史慈必定会往济南,如今当务之急是通知荆嗣将军回来,稳住他们的兵马。否则贸然将二将军叫回来,只怕兖州不稳。”崔浩在一旁说道。

赵普也附和道:“崔先生说的不错,李典,便由你跑一趟济南,接应荆嗣将军回来。”

“诺”李典拱手领命。

至于赵匡胤的死讯,暂时还不能泄露出去,整个奉告城,也只许进不许出。哪怕城中赵光义的心腹已经知道了赵匡胤的死讯,也传达不到赵光义的耳中。

只是可怜了赵匡胤,一代雄主死于非命,如今又正值六月,天气闷热。又秘不发丧,只能陈尸殿中。

赵匡胤出兵的消息之所以会泄露出去,自然是赵光义指使的。

他得知赵匡胤利用于他,想要独自建功,便指使手下暗中将赵匡胤的行军路线通知给汉军。若是赵匡胤率领主力攻打济南,顶多也只是兵败,哪成想赵匡胤面对赵光义带来的压力,立功心切要突袭齐国。

这样的行军路线被汉军知道了,哪里还能够活命

第930章抗倭大将

赵匡胤遇袭去世之后,好在一众属下很快稳住了局势,制定下了几条策略。大将李典也率兵前往济南前去接应荆嗣大军。

只是奉告城却戒严起来,导致短时间内赵光义无法得知赵匡胤的死讯,返回兖州。

青州高密一带,却说赵光义仍旧率兵猛攻高密城,汉军拼死抵挡,战斗的尤为激烈。

却说东莱一带,陈庆之离开青州时,当地便有异人肆虐,不过由于其规模很小,陈庆之也没放在心上。与黄巾相比,也远远没有其规模巨大,是以汉军兵马也没有去管。

不过其规模虽小,但对百姓而言,还是无法抵挡,因此东莱沿海一带的百姓也深受其害。

这伙异人来自倭国,倭国最早与中原接触始于弥生时代。

弥生时代约公元前300年至公元250年。当时东瀛总称为“倭”,分成许多小国。汉光武帝时期,“倭奴”国曾遣使到洛阳,汉朝赐其王以金印。汉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又遣使来朝,并献上奴隶。

到了三国时期,九州岛地区的邪马台国成为许多小国的共主,其女王卑弥呼于公元239遣使到洛阳,魏帝赐“亲魏倭王”金印及锦缎、铜镜等各种礼物,由带方郡派官吏回访。此后,邪马台国又多次与曹魏有过往来。

倭国之所以前来进犯青州,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当初系统曾经乱入出三员东瀛猛将,分别是上杉谦信,织田信长,真田幸村。

其中上杉谦信隶属于九州邪马台卑弥呼女王麾下大将。

而织田信长,则是其他岛屿上的国王,真田信村为其麾下大将。

织田信长侵略很强,不过几年时间,便横扫北海道,四国,本州等三大岛屿。往西进犯九州岛。

卑弥呼不是织田信长对手,很快便丢失大量的土地,绝望之下,她想起祖先曾经前往大汉,得到过大汉皇帝的册封。虽然多年不曾往来,卑弥呼还是不愿意放弃复国的希望,在上杉谦信的保护下,带领一对人马漂洋过海往大汉而来。

九州岛距离青州很远,但距离辽东非常近,不过两三百里海路,九州附近的渔民也知道辽东的存在。卑弥呼便率领兵马往乘船往辽东而去。

不过担心织田信长派人追击,卑弥呼与上杉谦信便兵分两路,由卑弥呼率领少数人马前往辽东。而上杉谦信则率领主力兵马直接渡海前往青州而来,此举完全就是抱着跟织田信长的追兵在海上同归于尽。

织田信长来自其他岛屿,不知海情,果然上当,派遣真天幸村率领三千兵马追击上杉谦信的兵马。

不想上杉谦信与真田幸村皆无比幸运,近千里海路也没有遭遇海难,一路随波逐流居然平安抵达青州海域,登录青州东莱。

上杉谦信抵达青州,自然要寻找大汉政权,但奈何真田幸村很快率兵追上,随后双方展开激战。

由于上杉谦信这边还要请大汉政权帮忙恢复邪马台政权,虽然粮草在海上用的七七八八,却是不敢轻易去抢夺百姓的物资,担心恶了大汉政权,坏了卑弥呼的大事。

但真田幸村便没有那些顾及,他们掠夺百姓的钱财,物资,在与上杉谦信的战斗中很快便占据上风。

东莱郡沿海东牟县。

此地已经成为上杉谦信与真田幸村争斗的战场,真田幸村率兵将上杉谦信围困于一残破的村庄之内。

经过长时间的战斗,上杉谦信的兵马损失惨重,只剩下几百人,而真田幸村的兵马则有两千多人,强悍无比。

除了一些继续外出掠夺资源的兵马未回之外,大约两千人马将上杉谦信的兵马团团包围,只等着他士兵饥饿之下丧失战斗力,便进行最后的攻击。

便在战场二十里以外,一处村庄之内,真田幸村的兵马继续进行着掠夺。

这些倭人个头大多只有一米四,一米五左右,个头远远比不上人高马大的大汉百姓。但他们毕竟是经过训练的士兵,加上又有武器装备,团结一致,大汉百姓却也不是他们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