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4(2 / 2)

贾琮对湘云笑道:“云妹妹倒是个有志气的,只是人各有志,哪里好强求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路,过日子,总要自己过的舒爽顺心才好。”

湘云与众人一起看着贾琮的脸,目光各异,听他说罢,湘云抿了抿口,有些不服道:“可宝玉整日里在我们女儿家队伍里厮混,日后怎么办”

贾琮笑道:“宝玉是极聪明的人,只是越是聪明的人越自负,不会轻易被人说服。这世上大部分人也都以为世人皆醉我独醒”

宝玉奇怪:“你到底是向哪边儿的”

众人大笑,贾琮摇头笑道:“都没错,若是贾家能始终昌盛富贵,你当一辈子富贵闲人未尝不是幸事,也不必非要读书受罪,你本没有一颗争名夺利的心,不像我这样的俗人只是若贾家哪天家道中落,到那时你才能明白云儿和三妹妹对你的好心,你不该怪她们的。”

众人闻言不笑了,宝玉都沉重起来。

贾琮却又微笑道:“你也不必如此,世事难料,就目前来看,保贾家三五十年富贵不衰,比你浪子回头考中举人进士的难度小的多,三妹妹和云儿也是在难为你”

“噗嗤”

靠在贾琮身旁的宝钗闻言笑出声,嗔了贾琮一眼。

探春、湘云等人跟着大笑起来,宝玉也不恼,只用手指着贾琮虚点了点,苦笑道:“幸好你明儿就要走了,不然非得被你欺负死”

听宝玉这般说,气氛又急转而下。

宝玉倒没什么,迎春、惜春有几分不舍,探春、湘云多几分惋惜,宝钗心里却是极难受。

坐在贾琮下手的探春道:“三哥哥,不知你这次离家,几时能归”

贾琮看着她清爽精神的俏脸,想了想,认真道:“要看我何时能将锦衣卫重新整治起来,也要看新法在南省何时能通行无阻,不过两者是相辅相成之势。

待十万锦衣再度纵行天下,奉天罚罪时,便是我北还神京之日。”

此言一出,探春、湘云等无不目现异彩,宝钗更是心动神摇,一双妙目尽在贾琮脸上

向来寡言的迎春也举杯,有些讷然笑道:“恭祝琮兄弟早日功成名就,也早点家来,姊妹们都惦记你呢。”

贾琮陪饮一杯酒后,笑道:“多谢二姐姐牵挂,琮必不辱家人所望。”

见他如此豁达大气,贾家诸姊妹们也多放开心思,再度开怀起来。

个个好奇黑辽情景,北国风光。

是不是果真和贾琮邮寄回来的书信里夹着的画里画的一样,无尽的林海雪原

众人多听的有趣,独宝钗心不在此,间或寻机会问道:“平儿她们可曾收拾妥当了行礼”

贾琮道:“这次南下,带她们一起去。”

宝钗闻言面色微变,心里忍不住生起一股醋意。

探春等人也纷纷艳羡不已,她们虽是贵门小姐,可一生能去的地方实在有限。

正当宝钗想说点什么时,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

众人往门口看去,就见袭人引着一丫鬟匆匆进来。

见到来人,宝钗一怔后,心头一沉,问道:“同喜你来做什么”

同喜是薛姨妈身边的贴身丫鬟,此刻她一脸惊慌,看着宝钗哭腔道:“姑娘,了不得了,大爷出事了”

宝钗闻言唬了一跳,本就雪白的俏脸,愈发白皙。

其她人也都提起心来

贾琮皱眉沉声道:“不要慌,慢慢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同喜被贾琮皱眉面对,心里一紧,赶紧道:“是跟在大爷身边的人回来说,大爷本在锦云楼赴宴看戏,不知怎地和成国公府的二公子因一戏子起了冲突,两边打了起来,大爷被打狠了,冯梁逃回来求救,说要是再慢点,大爷就要不行了”

听闻此言,宝钗骇的身子都摇了摇,却忽地转头看向贾琮,目光惊疑

旁人都以为她是向贾琮求救,只有贾琮明白她的心意。

贾琮苦笑一声,道:“不是我,成国公府与我不睦,昨日还与成国公世子发生了冲突”

见宝钗惊疑的目光渐渐舒缓下来,贾琮心中一暖。

换做是他,怕都不会相信有这种巧合。

他前日才与宝钗说过,要寻人故意将薛蟠打个半死,好借机带她南下。

明日他就要离去,偏薛蟠今天被打

宝钗目光中能渐渐释疑,这需要极大的信任。

旁人正对二人的表现摸不着头脑,贾琮已经站起身,对同喜道:“姨妈现在哪里冯梁呢”

同喜忙道:“我们太太在老太太处,冯梁在前面候着。”

贾琮对宝钗道:“你先去陪姨妈,我带着冯梁去救大哥,去去就来。让姨妈放心,是小事。”

宝钗闻言,面色动容,杏眼中目光感激的看着贾琮,似不知该怎样开口感谢

贾琮面色却忽地变得隐隐古怪,道:“大哥这样的性子,怕是不能再在京中待了,至少我不在时,不好在京中待罢了,等我救人回来后,再与姨妈说罢。”

说罢,看了俏脸已然绯红一片的宝钗一眼,又与满头云雾的贾家诸姊妹告别后,大步而出。

延福坊,锦云楼。

原本华贵销金之地,此刻却满地狼藉。

一楼大厅内,七八个华衣奴仆死狗般躺在污秽的地上,动也不动。

多见血色。

更有一人被倒吊而起,身上衣裳被扒的只剩贴身亵衣,丑陋不堪。

周围数十人不时有人将吃剩下的热茶丢向那人,激起阵阵惨叫,也让围观之人发出一阵阵大笑

被倒吊之人,便是薛蟠。

周围围观取乐的数十人里,有半数披甲亲兵,看起来着实悍勇。

这二十余人不动如山。

又有半数,多是身着华服的贵公子。

有人捧,有人溜,有人劝

中间主座是一十七八岁左右的年轻人,面色倨傲。

此人便是成国公府二公子,成国公世子蔡畅之地蔡珅。

他今日将事情做到如此绝的地步,便是为了给蔡畅出气。

当然,这不是因为兄弟情深。

豪门是非多,为了一个世子之位,多少高门内斗得水深火热。

蔡珅比蔡畅小几岁,但素来志向高远,不服其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