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一端庄典雅,一温婉可亲。
眸光似水,诉不尽的亲切和思念
两人未开口,贾琮近前,也未开口。
他在众人讶然的目光下,竟直接牵起两人之手,道了句:“跟我走。”
说罢,牵着二女直接往外走去。
“诶”
春燕和莺儿忙唤了声,可根本叫不住人。
众丫头只能慌慌张张的跟着下去
至二楼,薛蟠正急的团团转,不知何时能下船好好快活一番,就见贾琮居然牵着他妹妹的手下来了。
薛蟠铜铃大眼一怔,竟呆呆的看着贾琮和他妹妹牵手走过,连一旁的平儿都没看见
直到三人身影消失在楼梯口一会儿,春燕、小红等人的身影也消失后,他才陡然惊醒,面色大变的一蹦而起。
不过面色不是变的难堪,而是变的无限惊喜
傻子都能看出贾琮风光无限,前途无量,更何况是大傻子,薛大傻子
旁的不说,往后去青楼里,只要说自己是大名鼎鼎贾清臣的大舅佬,连嫖资都能减半
念及此,薛蟠不顾旁边嬷嬷们诡异的目光,“哇哈哈”的仰头大笑三声,拔腿往下追去。
一楼,见贾琮领着两个内眷下来,唬了船夫、仆役们一跳,纷纷躬身低头避讳。
堪堪到了门口,贾琮才顿住脚,转头看向花容失色的二女,微笑问道:“怕不怕出去露个面”
不过他问的是宝钗,而不是平儿。
宝钗闻言,登时犹豫了。
抛头露面,在这个礼教当先的时代,对女子而言可谓是失礼之极。
贾琮温言道:“不去也不当紧,马车已经停在甲板上了,我送你上去。”
宝钗轻呼了口气,点点头道:“那好吧,多谢琮兄弟了”又看向一旁平儿,道:“姐姐也随我一起上车吧”
贾琮却摇了摇头,道:“我得劳平儿姐姐帮个小忙呢,宝姐姐先上车。”
宝钗闻言又微微色变,道:“帮忙那我也”
贾琮呵呵一笑,道:“不必如此,我明白你的心,也知道你的性子,尊重也喜欢你这样,走吧”
说罢,又牵着两人的手出门。
有亲兵已将内眷乘坐的马车从船舱中取出套好了骡马,贾琮送宝钗至第一架八宝簪缨车前,因为嬷嬷们还没赶来,就直接将惊呼一声的宝钗抱起,送上了马车。
其实抱上车后贾琮也在后怕,暗自感慨下次不能强出头。
要不是这一年多来勤锻炼,宝钗又的确瘦了许多,刚才险些没抱起来
又与在车上坐稳的宝钗点点头招呼一声后,贾琮关上车门。
他牵起了平儿的手,两人对视一笑,万语千言皆在目光中。
贾琮左手牵着平儿温润的右手,二人穿过一众亲兵,忽然出现在甲板上,正面面对北面万千人群。
原本上元码头上虽有千户、百户镇压都有些隐隐不稳,开始交头接耳说话的三千锦衣,在看到重新出现在甲板上的那道身影,和他身旁之人后,诡异的一静。
而码头外,人潮拥挤声音鼎沸嘈杂的万千人群先被码头上的异状吸引,再顺势发现高大楼船甲板上的那一幕后,也随之诡异一静。
无数双眼睛简直不敢相信的看着站在高高船檐上的两人
平儿为这突然出现的安静担忧起来,甚至怀疑是不是她的缘故坏了贾琮的大事,想挣脱贾琮的左手
不过,贾琮左手紧握的同时,右手猛然将身后大红斗篷高高抛起,再顺势将腰间天子剑连带剑鞘取下,横举向天。
不等三千锦衣轰然狂啸,远处的数万围观群众们,就为这一幕率先发出了今天以来最大的欢呼声
尤其是上元码头西北向三十六家画舫、七十二座青楼的花魁名妓们,看见这陡然出现的一幕红妆,更是娇声尖叫,愈发引起人潮澎湃
官道正北向聚集的一众江南名士们,则纷纷哈哈大笑起来,其一长叹曰:
“果不愧名动京华的贾清臣,这一世风流啊佩服佩服”
s:努力第二更,等不及的明早看啊另,谢谢书友“干罗佳”的万赏。
胭脂是女人最爱的化妆品,那么权势,便是男人最佳的点缀。
第三百三十五章 风骨
看着码头内外狂啸的人群,贾琮微微弯起嘴角。
今日他旨在壮锦衣之威,传锦衣之名。
让天下都知道,锦衣卫又回来了
虽然以一把天子剑强撑起了场面和格调,但这等威势会随着距离的延伸而衰减。
出去三百里,则闻者寡矣。
想要声明远播,还需想个法子。
贾琮想的法子,便是在这漫天武装中,添一抹红妆色彩。
无论是前世今生,还是古往今来,才子佳人和英雄美人的故事,从来都是百姓茶余饭后最佳的谈资。
最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时刻还是小儿女的心思,那些准备弹劾他以天子剑取军心民心的人,怕要大失所望了
崇康帝就算要敲打他,也是敲打他这般儿女情长。
听着对面丝毫不衰减的热情欢呼,似一重重热浪般袭来,感觉到身边佳人的颤栗,贾琮转头看去,就见平儿俏脸通红,杏眼中目光激荡,也在看向他。
贾琮靠近些轻声道:“我知道,纵然刀山火海森罗地狱,姐姐也愿意陪我走一遭的,所以刚才我没问你。”
平儿闻言,本就闪亮的眼眸愈发水汪汪的,她笑着轻轻点点头,不过又道:“宝姑娘也会的,她只是”
见她如此善良贾琮哑然失笑,道:“我明白的好了,姐姐已经帮了我大忙了,快去车里罢。”
这时后面的嬷嬷们已经跟了上来,听闻贾琮之言搀扶着平儿上了马车。
待一众内眷上了四五架马车后,贾琮在亲兵的护卫下,率先走下楼船。
在码头上翻身上马,面对依旧呼啸呐喊的锦衣校尉,他抬手一撑。
六大千户忙转身压制麾下,三千锦衣呼声骤止,开始重整阵列。
贾琮见之,满意的微微点点头,继续驱马前行。
身后,数架马车已经开始从甲板缓缓驶下船。
贾琮止住校尉们呼喊,许是为了不要惊吓了骡马
不过,锦衣们好劝,码头外的围观群众们就不好劝了。
随着贾琮纵马缓缓往外走出,离围观百姓越近,码头外的声势竟愈发膨大。
尤其是当贾琮经过西北向时,三十六家画舫、七十二座青楼的百余名当家花魁名妓们看着头戴紫金冠身着飞鱼服腰悬天子剑,还披着一件华贵的大红斗篷的贾琮骑在白马上,俊秀非凡的面容神色坚毅,嘴角边却又浮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一百单八朵娇花们已经不屑再用和寻常百姓一样叫喊的方式来表达仰慕之情了,不知是否是相约好的,还是不约而同,三十六家画舫、七十二家青楼的人手竟然就在西北向官道下生生腾出一片空地,摆放上了古琴、琵琶、洞箫、圆鼓等乐器和席位。
一百单八佳丽入场,屈膝坐于几前,或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