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0(2 / 2)

宝钗也拉了拉探春,笑着劝了两句后,贾环这才睁开眼,先瞪向跟进来的小丫头子,骂道:“小吉祥,让你去问话,你问到你姥姥家去了是不是又和小角儿她们疯去了”

小吉祥受气包一样,鼓起脸嘟起嘴道:“你一天让跑三回,次次都问一样的话,别人都烦了”

贾环闻言气急,骂道:“谁烦一群头发长见识短的娘儿们哎哟”

脑袋被探春一鸡毛掸子教训了下后,贾环见几双美目都在瞪他,登时老实了,蔫儿蔫儿的耷拉下脑袋。

赵姨娘又好一阵埋怨,宝钗也笑着对探春道:“好了,环兄弟还有伤呢。”

又对贾环道:“你放心便是,你三哥哥手下的人已经派快马把你的话送过去了。而且他们也保证,绝不会出问题的。环兄弟好生养好身子才是正经的,有什么恼,等你哥哥回来,自有他给你做主。”

贾环却难得正经起面色来,看着宝钗道:“宝姐姐,我觉得很不对。往日里那些球那些王八们,见到我都躲远远的,要么装作看不见。我明白他们不是怕我,是怕我三哥。他们一个个最怕的就是我三哥,连大一些的都不来惹我。可前儿,吴锐却敢说话让我三哥等死。我总觉得哪里不对,你可千万要派人去告诉我三哥此事,那些小娘养的多半在谋事,想害我三哥性命”

宝钗等人闻言,面色渐渐肃穆担忧起来

皇城,凤藻宫。

这二日,贾元春惶恐不安。

张老供奉忽然逝去,崇康帝身体不安的事,就再也遮掩不住了。

谁都没有想到,崇康帝在铁网山事变中受的伤,并未治愈,全靠张老供奉平日以金针维持。

如今她腹中龙子才不过六个多月,距离临盆分娩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却不知天子能否坚持到那时。

若是能坚持到那时还好,来得及立下太子,再有他舅舅扶持着,总能平安长大。

可若坚持不到那一天,老皇驾崩,皇子未生,这中间的空档,自会有旁人来弥补。

真到了那一步,日后她皇儿的命运和她的命运,都将会无比凄惨。

元春也是熟读史书之人,自然明白皇权斗争的残酷性和血腥性。

若是让他人登基,那她皇儿将来必死无疑。

可是,她现在连崇康帝的面都见不到。

除了皇后,现在后宫内谁都见不到天子。

元春纵有再多担忧,又能如何

现在她心中抱着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是她娘家那位兄弟了。

只盼他早日回京,以解决此难题。

哀叹一声,元春将抱琴从贾家要来的又一副贾琮肖像画打开,喃喃诉说着,盼他早归之心。

正说着,就见抱琴引了孙嬷嬷来为她做每日例行的身体检查。

往日里元春都会知礼的亲自起身相迎,今日她心里疏懒,不知明日如何,实没有力气再做其他,故而只是拿着画看。

抱琴歉意的对孙嬷嬷笑了笑后,引她向前瞧诊

第六百七十八章 看破

“给娘娘请安”

孙老嬷嬷笑眯眯的同元春见礼道。

到底是太后身边的得用人,纵然心绪再不好,元春脸上还是浮起一抹强笑,道了声:“嬷嬷不必多礼,快起罢。”

孙老嬷嬷看着元春的脸色,道:“娘娘这二日脸色瞧着可不大好,虽然陛下龙体欠安,但想来不过小疾。陛下乃真龙天子,身边有万佛护体,断不会有事。倒是娘娘如今双身子的人,可千万要注意身子骨呢。”

要么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孙老嬷嬷这慈声温语的劝说,还真让元春心里舒坦了些。

她微微颔首,轻轻一叹道:“但愿能如嬷嬷所言,一切皆安。”

孙老嬷嬷呵呵笑道:“再不会差的。”

二人正说着,却见董皇后竟从外面进来,居然没有通秉声。

元春忙起身,要行礼大迎。

董皇后却连连摆手,嗔怪道:“这个时候,你讲究这些虚礼做什么仔细身子,如今再没比这更重要的。陛下那边你也别挂心,养的大半好了,只要再静养些时日,就能见你们了。这不,本宫刚从养心殿那边过来,就是因为陛下记挂你,让我来看看。”

元春闻言,眼圈都红了,哽咽着谢过了帝后二人。

董皇后临榻前,拉着她的手笑道:“快别如此,总要高高兴兴的,腹中龙儿才会壮壮实实的。”又问孙嬷嬷道:“可瞧过了没有”

孙嬷嬷摇头道:“还未。”

董皇后笑道:“那就先瞧瞧罢。”

孙嬷嬷领了懿旨后,与元春诊脉,又做了些其她的女人检查,最后笑道:“一切皆好。”

董皇后正在看贵妃榻前长条几上摆放着的肖像画,听闻此言,笑道:“本宫料也如此,妹妹是个有大福气的。你这兄弟也是,这般年纪,就如此得陛下重用,古今难见第二。”说着,指了指画上的贾琮。

元春闻言,笑道:“皇后娘娘过誉了,愚姊弟本不过寻常,皆因陛下和娘娘厚爱垂青,才得以如此。”

董皇后闻言笑了笑,正要略过这一茬,忽见方才还在收拾药箱的孙老嬷嬷,正怔怔的看着几面上贾琮的画像。

这个在宫中见过沉浮,心性早该万法不侵的老宫人,此刻却是一脸的震惊、骇然甚至是难以置信的惊恐。

董皇后见之,眉头一皱,眼睛微微眯起。

皇宫里,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可能发生。

只是,这位太后宫里的老嬷嬷,发现了什么

她侧脸看了眼几上的画像,没发现什么端倪,再转过头,发现孙老嬷嬷的面色竟已经恢复了寻常

见此,董皇后心中一凛。

越是如此,越见鬼

贾元春也发现了方才的不对,她有些纳闷道:“嬷嬷认识我家三弟”

孙老嬷嬷面色僵了下,然后赔着笑脸,连连摇头道:“老奴大半生皆在宫里侍奉太后娘娘,连皇宫大门儿朝哪开都快忘了,哪有认识外臣之礼”许是觉得这样圆不过去,连元春都眼神审视,更不用提一旁的董皇后了。

孙老嬷嬷面露苦笑,故意压低声音,小声道:“皇后娘娘、贵妃娘娘饶恕则个,老奴有老奴的苦衷”

听她这般说,元春似想起了什么,掩口笑道:“我明白了,嬷嬷准是在小九儿那里看到过我家三弟。这你倒不用怕,她是从我这里取走的画,陛下当日也在。只不要告诉太后娘娘便是”

孙老嬷嬷眼眸眯了下,连连笑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怪道老奴瞧着觉得面熟两位娘娘若无事,老奴就先回慈宁宫了。太后娘娘那里须臾离不开人,太后如今又只信老奴一个,实在是”

董皇后闻言,呵呵笑了声,道:“正巧,本宫也要去探望太后,一道过去罢。”

说罢,起身止住了想要起身相送的元春,然后在昭容、彩嫔的簇拥下,并孙嬷嬷一起前往了慈宁宫。

出乎心神不宁且忐忑不安的孙嬷嬷的意料,一路上董皇后什么也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