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弦一看这人,当下一愣,急忙上前道:“王大人,你上来做什么,若是有事,咱们出去说。”
说着,就要拉这个人出去。
这个人,正是凤城东城门关令王赞。
此刻的王赞看着楚弦,然后突然躬身一礼,这一礼,行的极为庄重,楚弦一怔,明白了什么,却是叹了口气。
“王兄,你这又是何苦”
王赞一笑:“楚大人年少有为,乃当世惊才,御史大人若是能早点认识你,那就好了,恨不早识君啊。我知楚大人早就知道我做了什么,楚大人的恩情,王赞感激、心领,但该做的事,王赞还是要做,该承担的,王赞也不能逃脱。”
楚弦没有再劝,任由王赞走到堂上。
刚才那一幕,众人都是不明所以,包括孔谦和崔焕之,这王赞他们也知道,之前楚弦查案,这个九品城门关令也帮了不少忙,乃是有功之人,若无意外,将来也能得一份功劳,甚至升官上品也是有可能的。
王赞走到堂中,止步行礼,然后才道:“王赞犯法,前来投案。”
孔谦和崔焕之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出彼此的疑惑,其他官员更是莫名其妙,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王赞这一号人。
只有李严吉似乎知道了什么,因为之前楚弦在刚刚升堂时,曾拜托他去查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王赞。
因为已经知道了王赞的底细,再加上刚才对方和楚弦的对话,李严吉已经是猜到了什么。
堂上孔谦问道:“王赞你因何投案”
王赞道:“斩下王御史头颅的,便是我。”
“什么”
众人哗然,都是一脸不敢置信,这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一个小小的城门关令,看似和整件事情几乎没有什么关联,最多就是心存正义,帮助楚弦破案,算是有功,如今突然站出来说,是他斩下了王御史的头颅,这就有些出人预料了。
结果下一刻,王赞不等众人反应,已经是从腰间抽出了一把刀。
刀身上,还残留了一点血迹。
看到王赞突然抽出一把刀,军卒护卫都是拔出佩刀,将王赞围了起来。
王赞一笑,然后双手将刀捧起:“此刀,便是斩下御史大人头颅的凶器,诸位大人可拿去检验。”
孔谦和崔焕之对视一眼,然后让李严吉呈上凶器证物。
那边已经被官术锁住的赵仁泽此刻盯着王赞,喃喃道:“原来是他。”
凶器检验无误,毫无疑问,这一把刀,便是当初斩下王贤明头颅的刀。
孔谦和崔焕之商议了一下,无论如何,现在都得将王赞先控制住,然后再来审讯。
不用他们动手,王赞自己就将官符取下,然后交到上前的李严吉手中,后者也没见到如此配合的人,而且他已经猜出了一些东西,倒也是冲着王赞点了点头,没有为难他。
楚弦这时叹了口气,上前道:“王赞之事,还是由我来说吧。”
众官目瞪口呆,暗道怎么这个楚弦什么都知道,这案子里究竟还有什么隐情,这还有完没完了
孔谦此刻是越看楚弦越是顺眼,他甚至已经想好了,这件事之后,他就找崔焕之谈谈,无论如何也要将这楚弦要走,带入提刑司,光是楚弦这逆天一般的查案推案之术,若不去提刑司,那简直就是辈天物。
楚弦这时候又道出了一个让人震惊不已的真相。
“郭肃那人,自以为聪明,但实际上,王贤明御史应该早就察觉到他是谁了,只不过王御史没有戳穿,反而更加重用郭肃。甚至,王御史很清楚,郭肃在偷偷给他下毒。”
说到这里,有人打断道:“不可能王御史为什么要这么做尤其是知道郭肃和他有仇,那就更不可能,明明知道有人还害他,还故意吃下有毒的东西,怎么说都不合理。”
其他人也都是看向楚弦,看后者如何解释。
楚弦点头:“正常来说,的确是如此,除非王御史是故意如此。”
“那就更不可能了,难道王御史活得不耐烦了,想自杀”又有人开口质疑。
楚弦看了一眼王赞,道:“不错,王御史就是想自杀。”
“荒谬”
“简直是胡言乱语。”
第一百零四章 水落石出为盟主被罚站的树加更一章
这一次,便是巡查司当中的官员也是连连摇头,觉得楚弦是在胡说乱讲。楚弦没有在意这些质疑的目光,而是继续道:“推案便是假设,假设便是有可能真,有可能假,只要这种假设能找到佐证,便是再不可能的事情,也有可能是真的。就像是我说王御史很可能是自杀,诸位觉得不可能,但如果说,是因为王御史错判了案子,害无辜者惨死,心怀愧疚呢”
众人一听,都是一愣,这一次不用引导,已经是同一时刻想到了郭肃,想到了二十年前的那一场案子。
“来人,将郭肃带上来。”崔焕之立刻吩咐下去。
郭肃被带上来了,此刻这位老者精神萎靡,也不说话,倔强的站着。
楚弦这个时候继续道:“假设,王御史知道,当年他判郭家之子是错案,心怀愧疚,所以哪怕知道郭肃的意图,也是故意不戳穿,甚至是尽可能的补偿郭肃,虽然他知道,无论他如何补偿,都不可能抚平这一层仇恨。”
一句话,那郭肃就睁开眼睛,面露惊愕之色,看着楚弦。
孔谦这时候叹了口气,感同身受道:“查凶推案,不可能百发百中,总有出纰漏的时候,有时候,也不是主审之过,王御史又为何不为这案子平反,还枉死者一个公道”
显然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都是看向楚弦,包括郭肃,他没有发问,却是看得出,他情绪不稳,估摸怎么也没想到,王贤明是早就知道他是谁,也知道,他潜伏多年,就是为了报仇。
楚弦看了一眼郭肃,摇头道:“我不知,但人生在世,又怎么可能事事洒脱,或因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