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吗
县衙当中,并非所有人都是吴德贵一系的,有那么几个,一直都没有靠向吴德贵,这夏泊仲便是其中之一。
曾经,吴德贵暗示过,但那夏泊仲却仿佛不懂,根本没有任何表示,所以吴德贵才会明知道这个夏泊仲有才学的情况下,一直都没有重用此人。
那到底要不要用夏泊仲
吴德贵又转念一想。
新来的县丞不简单,对方居然知道姜渊,那说不定也就知道夏泊仲,对方肯定知道,这个夏泊仲不是自己的人,所以才会推举此人。
应该仅此而已。
因为吴德贵肯定,夏泊仲不是自己的人,也绝对不是那个楚弦的人,今天若是不答应这个楚弦,对方肯定不会罢休,那倒不如做这个顺水人情,将夏泊仲提上来,然后想法子拉拢过来。
即便是拉拢不过来,也绝对不能让夏泊仲靠向楚弦。
只能如此了。
转瞬之间,吴德贵也是将这件事的利弊考虑的十分周全,当下是笑道:“县丞大人既然点了将,那吴某当然没有反对的道理,这个夏泊仲的确是十年前就考取榜生,资历足够,经验也丰富,让他做文书官,倒也可以。”
楚弦点头:“那便这么定了,来人,叫夏泊仲来。”
夏泊仲只是小吏,还没资格待在堂上,有人去传,很快他就赶来。
看样子,夏泊仲就是一个书生打扮,年级至少三十多岁,毕竟此人考取榜生也有十年了,这般年纪在县衙依旧只是一个小吏,足见是经过诸多磨砺。
第一百三十六章 树立官威二更求票
夏泊仲上来,对着楚弦和吴德贵躬身行礼。
“见过县丞大人,主簿大人。”夏泊仲礼数端正,不卑不亢,一看便是那种正气尚存的人。
能在吴德贵把持的定海县保持这一份正气,已经是难能可贵。
而实际上,楚弦选择夏泊仲,并非是胡乱选的,他知道,夏泊仲有资格来做文书官,而且也清楚,夏泊仲不是吴德贵的人。
在梦中一世,楚弦在定海县当差,就是跟着夏泊仲,和对方亦师亦友,自然是了解这个人。
便如楚弦了解姜渊一样。
这两人,都是楚弦曾经在定海县结交的好友,这一次楚弦故意施展手段,将原本的蔡文书官位弄掉,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扶持夏泊仲上位。
这一点无论做的明显不明显,吴德贵必然都会有所察觉。
但楚弦不怕。
还是那句话,楚弦对定海县很了解,尤其是他看重的人,就像是夏泊仲,那是绝对不可能倒向吴德贵的。
可笑的是,估摸吴德贵都不知道,夏泊仲第一个想要除掉的贪官,就是他吴德贵。
此刻楚弦表现的就是根本不认识夏泊仲一般,直接公事公办道:“你便是夏泊仲”
后者点头道:“回禀县丞大人,在下便是夏泊仲。”
“好,从现在起,你便是定海县文书官,正式的任命,我会通报上去,等到吏部复批,便可官典留名,获取官符,不过这可能需要几日时间,你暂且行使文书官之权,切记人官守则,莫要忘记为官初心。”
楚弦的话很简练,而那夏泊仲苦熬十几年,此刻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他虽然激动无比,但表面上却是极为淡定,至少没有得意忘形,也没有因此失了理智。
便见他躬身道:“在下必尽职尽责,决不懈怠,不负大人期望。”
同样是简单一句话,表明了夏泊仲的态度。
楚弦没有多说,让夏泊仲坐在了原本那蔡文书的位置上,至于蔡文书,此刻面带愤恨,却也不敢多说,然后是被人带了下去。
“文书官既有了人选,那就请县丞大人继续。”吴德贵这时候说了一句,言外之意,就是看楚弦还要做什么。
楚弦知道吴德贵的想法,之前故意送来那么多卷宗,就是要恶心自己,拖住自己,不过对方想不到楚弦有神海书库,那点东西,当真是难不住楚弦。
既然你吴德贵想要用卷宗拖住我,那我便以堂审拖住你吴德贵。
楚弦都不用看卷宗,直接就道出第二件,第三件,第四件,等等等等需要决定的事项,而且条条框框,楚弦都记得清清楚楚,一开始吴德贵还不信邪,想要问住楚弦,但无论他怎么问,楚弦都能对答如流。
“不对劲”吴德贵暗道不妙。
这楚弦什么情况,为何之前送去的那些卷中文书都记得如此清楚,难道对方真的都看过了
不可能的。
吴德贵根本不信,因为换做是他自己,没有个三五日,别说处理,就是看都看不完。
这一下在堂上,楚弦就掌握了主动。
治县之事说完,就说其他事务,最后是审理还没有结案的卷宗,涉及民事纠纷、伤人、命案,楚弦居然都是审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一次升堂,从大早,一直过正午,到下午,最后入夜,居然是进行了一整天。
而且看楚弦的样子,那是没有丁点疲惫,还要继续连夜审案。
因为是数月时间积累下来的,所以到现在,也只是处理了一半而已,结果是楚弦和戚成祥精神抖擞,吴德贵等人心里是叫苦连天。
谁能想到,本来是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