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仙官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2 / 2)

纪纹的父亲惹了事,连带纪纹也丢了官,而且还被入监审查,此事洞烛司上下都知道,虽然是为纪纹鸣不平,但此事是首辅阁下的命令,别说是他们,就是都统大人都不敢多说一个字去求情。

而楚弦这次非要去南疆之州,又是去做编撰官,这就让人浮想联翩了,不少人都猜测,楚弦肯定是想要给纪和翻案,从而解救纪纹。

只是这种事有可能做成吗

显然不可能,至少,他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楚弦在这件事上能做什么。

别说是楚弦,就是那些高官,甚至是尚书级别的官员,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都绝对不敢多说,因为,这种事,说的多,错的多。如果乱说话,指不定就有背后的敌人给你在暗处来一刀。

所以,大家才会对这种事忌讳颇深。

就像是纪纹,她在洞烛司里的人缘不差,很多人都想帮她,但又不敢,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很多人眼里,楚弦这次当真是仗义,为红颜知己甚至不惜放弃洞烛司的官职,跑去南疆之州想着如何翻案,这的确是让人佩服。

晏子季便是这么想的,他这时候又道:“听我一句话,这种案,翻不了,如果硬来,当心将你自己也折进去。”

楚弦知道晏子季也是真心关心自己,但对方却不懂自己的打算。

这很正常,这世上,懂自己的不多,尤其是自己现在走的这一步棋,能看出其中奥妙的,更是凤毛麟角。

编撰官,并非一无是处。

如果仔细将目前圣朝的那些高官,就如首辅阁的那些仙官都罗列出来,仔细看他们曾经的履历,便会发现,这些真正的圣朝高官,几乎都做过编撰官,无论是哪一级的,是州地,又或者属于京州,至少都编撰过一部足以流传于世的名著。

这也是楚弦总结出的一个经验。

想要真正的爬到圣朝的权利中心,编撰书这一个步骤,就绝对不能省,因为这样的话,可以得到天下读书人的推崇,想要在仕途更进一步,登到顶峰,这种读书人中的声望就必须要得到。

眼下自己在洞烛司看似发展很好,但实际上,将来的限制极大,现在的楚弦能调走,但如果真正坐到兵长的位置,想要走,那就难了。

这种关键位置,掌握了那么多机密,想走,上面的人都不会同意。

楚弦现在也是借着这一次吏部调令,趁机脱困而已。

反正在楚弦的计划里,编撰书官是必须要走的一个过程,索性就借着这个机会,纪和他们的案子,就是一个机会。

很多时候,人们只会认为,机遇当中,隐藏着凶险,但极少有人能认识到,巨大的凶险当中,也隐藏着机遇。

纪和他们的案子,就是一个机会,只是到目前为止,除了楚弦之外还没有人能看出来罢了。

当然,纪纹也是一个方面,楚弦觉得自己欠了她很多,过去近一年时间里,都是她在默默无闻的帮助自己,这一次,楚弦即便是没有之前的考虑,也不可能见死不救。

就当是还了这个情债吧。

接替楚弦兵长佐官的,是从下面提拔上来的一个校尉,对方在洞烛司也算是一个老资格,但面对楚弦,却是表现的十分恭敬。

事务交接完毕,楚弦离开了洞烛司。

他本身已是从七品,这一次去做编撰官,那官品是绝对不能低于这个级别的,不光是不能低,而且还会升个半品,这是官场的一个规矩。

所以楚弦的官品,已是正七品,而且是南疆之州,州书院的副编撰,等于是南疆州院的二把手。

也是因为之前纪和等人的事情,院那边有了不少空缺,否则这位置,还未必能得到。

这一次赶往南疆之州,楚弦是独自一人,戚成祥和洛家兄妹,都在临县家中,自己不做洞烛司的差事,那也没法子调遣洞烛内卫保护自己娘亲,不过有戚成祥他们在,那也是万无一失。

第二百一十八章 游山玩水

戚成祥想要一起跟去,但楚弦没让他来,也是一个七品编撰官,也没必要配备一个护卫,最重要的是,戚成祥稳重,他在临县,楚弦放心。而且如果所料不差,这一次楚弦在南疆之州担任编撰官,少则一年,长了,或许两三年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只要自己在南疆州站稳脚,就会接母亲过来。

不管怎么说,在这里自己都是一个官,总比在临县要强,还有,南疆之州虽然偏僻,但却是气候宜人,适合居住,住在这里肯定要更舒适一些,最重要的是,母亲可以在身边。

南疆多雨,刚刚下过一场,青石板上还残留着水渍,不过只要日头升起,很快就会被晒干。

文院中的几个文官此刻都是唉声叹气。

自从前段日子出了那一场文狱大案之后,文院这边的编撰官就被抓了差不多一半,这还不算,因为有这前车之鉴,现在这些文官每天都是如履薄冰,生怕被人查出他们曾经写过的东西里有违禁之言。

这是被吓着了。

本来编撰文官的地位就不高,因为出了事情,所以更是少有人来搭理他们。当然文人自古有傲气,文院有几位先生心中不忿,所以是将一些他们自己写的文作直接焚毁,当做是一种抗争。

文人的抗争。

只是这种抗争,在一些人眼中,实在是有些可笑。

“就是这儿,南疆之州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春江文院,这文院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当中大殿五座,文房四十九间,分前、中、后三院,更有雨花林,常春阁等名胜,此外,这春江文院也是整个南疆之州藏书最多的文院,据说,共藏有十三万部书籍,包含了史、礼、技、艺、医、传记、诗经、政论,甚至还有神鬼怪小说,种类繁多,便是在各州当中也可排入前十。”

此刻在文院外,一匹骏马上,一个颇为英俊,衣着不凡的男子正在讲解,旁边一共有十几骑,每一匹骏马上的人都是衣着不凡,有男有女,甚至有的人腰间还有官符。

毫无疑问,这一群人不简单。

这时候一人道:“看着文院的样子倒也不错,是有些古韵的,只是稍显冷清。”

“冷清点好,若是人声鼎沸,那边不是文院了,文院,就应该有文院的样子。”一人说完,又道:“咱们大老远从京州跑来,自然是要将南疆之州的好山好水都逛个遍,这才不枉来一趟,宋晔,春江文院的确是出名,只不过那也是数十年前,最近几年,此处也只有风景能被人称赞,里面的文官,那就不值一提了。”

一开始说话,叫做宋晔的人哈哈一笑:“咱们来此,不就是为了欣赏风景的,放松心情的么,诸位,咱们进去,边赏景边说话,我还准备了一些点心,到时候赏景品味,当真是享受。”

说完,这宋晔就要带头,领着这些人进去。

便在这时,从文院里走出来一个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