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仙官 > 分节阅读 401

分节阅读 401(2 / 2)

这一次朝会,显然讨论的东西非常多,各方说完,已经是一个多时辰后的事情了。

萧禹中书这时候道:“最近极州的情况也是好了很多,极州刺史楚弦这一次也参加朝会,就让他说说现在极州的情况吧。”

这是一个话引子。

楚弦知道,接下来该轮到自己说极州的情况了,而且要从极州的情况,引申出自己的观点和政见。

所以说,现在才是重中之重。

不过没等楚弦开口,那边首辅阁仙官杨真卿便开口道:“之前极州刺史楚弦写过信给首辅阁,这件事萧中书你是经手人,当时是咱们一起讨论,然后写信回执。楚弦,你在信中提出的那些想法和观点,那可是相当错误和危险的,你作为刺史,更不可意气用事,信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你要严格遵行首辅阁推行的命令,那么这一次你来,是来自我检讨的吗”

杨真卿对楚弦那是早就不对付的,当然,这件事上,倒也和私仇扯不上什么关系,哪怕是以政见观点来看,包括杨真卿内,都不会认同楚弦的想法。

之前写信训斥,已经是警告了,如果楚弦还不收敛,不认识到错误,那问题会更大。所以杨真卿看来,楚弦必然是吓坏了,所以才会亲自跑来京州来认错。

这倒是不错,能让楚弦过来认错,也是让人舒爽的事情。再借着这个机会敲打几句,那就更好了。

不过显然,楚弦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和杨真卿所预料的,完全不一样,甚至是完全相反。

楚弦也没有立刻表露态度,而是先道出目前极州的情况。

虽说楚弦在极州也不过待了两个多月,但说起极州的情况,已经是相当了解,几乎没什么能难得住他。

尤其是楚弦最擅长的就是讲述,在他口中,目前极州的情况简直是活灵活现的展露在众多官员面前,就仿佛真的是置身在极州,一切都是清清楚楚。

“这楚弦了不得,短短几个月就能将情况弄的这么清楚,而且极州稳定下来,当真是不容易。”有官员是暗地里点头。

只不过听着听着,就有官员察觉出不对劲。

楚弦言语当中,居然是在说目前极州百姓根深蒂固的信仰,而且在评论这种信仰的时候,不似之前其他官员说的时候,那种完全的排斥和不遗余力的打击,楚弦所讲出来的,居然是站在普通百姓角度上来看待这个问题。

同样的一件事,角度不同,所展现出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

这便是楚弦所用的一些小伎俩。

第六百零四章 唇枪舌剑

从楚弦踏入京州那一刻起,一种和固有关键和规则挑战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了,而朝会,就是这一场大战的正式开端。

这一刻,说的每一句话,说的每一个字,都十分重要,楚弦很清楚,他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将各种利害关系道出,表达自己政见观点的同时,让大家接受。

这才是最难的。

现在这个苗头刚刚冒出,就有人打断楚弦。

“楚大人,听你的意思,是觉得百姓被那些邪神愚弄,还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甚至还应该包容他们而且你说神明也分好坏,那是不是要给他们送匾啊,感谢啊”一个官员开口说道。

朝会上打断别人发言那是相当不礼貌的行为,可对方显然懒得顾忌那么多,毕竟楚弦这番言论,有悖于圣朝传承了数千年的规矩和惯性。

所以就算是觉得不妥,也会有人立刻出言反驳,似乎不反驳,就是立场不坚定的表现。

有一个人开头,后面的就多了,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痛斥楚弦的发言,但开弓哪有回头箭,楚弦既然开了头,就会坚定的走下去。

“诸位大人若是有意见和想法,可稍等片刻,眼下诸位你一言我一语,楚弦实在是听不清楚,倒不如先听我将极州的情况介绍完毕再问不迟。”

即便是面对十几名官员的反驳和质问,楚弦依旧是游刃有余,光是这种大将风范,便让不少首辅阁仙官点头。

不过欣赏归欣赏,不代表就认同楚弦的观点。

在首辅阁内,就算是萧禹,对楚弦的这个观点也是保持态度,就更别说其他人了,欣赏楚弦的仙官,也是为楚弦捏了一把汗,暗道楚弦这是要做什么这不是在拿自己的官场生涯来冒险么。

至于原本就觉得楚弦碍眼的仙官反倒是心中冷笑,一声不吭,就让楚弦继续说下去,他们倒是要看看,这楚弦最后能说出个什么结果。

现在这情况,说的越多,过错越大。

楚弦仿佛根本不在乎一般,继续讲述,他的讲述,深入浅出,逻辑性极强,又不失吸引力,总之,听着的人那是一种享受。

而这个过程当中,楚弦也是借用了当初白娘娘与自己说的一些话,无外乎就是从道经中所说的,任何事物都分了正反两面,万物既是如此,神明也是一样。

当然,光是白娘娘那套理论,楚弦都能反驳,就别说在超会上立柱脚了。所以楚弦绝对得加入自己的理念,那就是今时不同往日,因为规矩是太宗圣祖定下来的,那么,还得用太宗圣祖的话来反驳他老人家自己。

不然楚弦无论再怎么说,那都是以下犯上,不会有好果子吃,但如果是用太宗圣祖的话来反驳,就是一种论证,楚弦非但无过,如果事情成功了,还是大功一件。

“圣祖曾言,一甲子为轮回,何谓轮回并非生死,而是事物,且以道法所见,事物之形态,便是人只观点,所以,轮回之事,就在于观点和看法。太宗圣祖这么说,是为了教导后人,教导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一直循规蹈矩,该变则变,切不可不思变通,而且从太宗语录上还有这么一段故事,说是有一次,太宗圣祖让众多仙官看一样东西,那就是捉了一直虫,丢到一个自制的迷宫当中,那虫走到死路,居然不知往回走,继续是低头硬闯,最终是困死在里面,圣祖用这个故事告诫后人,任何事物和规矩,都只是符合当时的一种情况,没有一沉不变的规矩,需要讲究变通。如此,对待百姓信仰神明这件事上也是如此,当年情况特殊,神明势大,为了对抗神明,所以只能如此,可现在不同,圣朝为第一,但数千年来,对待神明和百姓信仰的态度却是依旧保留着当时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件错事。”

楚弦顶着巨大的压力讲述道理。

还别说,这一番话说完之后,不少在场的官员都是陷入沉思,就算是首辅阁中的一些仙官也是如此。

这时候,首辅阁内仙官之一王神龄突然开口道:“楚弦,你这观点是在混淆视听,懂得变通那的确是太宗圣祖告诫咱们的事情,可同样,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变通,如果今天变一下,明天变一下,没有一个固定的规矩,天下早就大乱了,又何来圣朝数千年的辉煌所以说,如果一些规则没有问题,就不需要强行变动。”

这是在反驳楚弦之前的言论。

楚弦没有丝毫生气,因为他早就知道,这一场斗争绝对是需要长时间才能分出胜负的,这么短时间,刚只是上了开胃菜,正餐还早着呢。

所以对于这种反驳的言论,楚弦是早有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