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典的事情很重要,放到最后压轴,那是很正常的。
这时候高显文出来,对着百官宣布,他已经将仙典编撰完成,而且带到了朝会。虽说昨天就有消息传出来,但此刻看到高显文亲自宣布,还是让不少官员感觉到了震撼。
数月之前,高显文在朝会突然发难,叫板楚弦,说是要同时编撰仙典,这件事大家还是历历在目,没想到这才几个月,高显文就编纂完了。
如果说只是这几个月的时间,显然不可能,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高显文实际上很早之前就开始秘密编撰仙典了。
“这高显文是有心机之人啊。”不少官员心中都是这么想,不过自古是成王败寇,就算是高显文耍了一些心机和手段,但最终还得看结果。
还得看高显文编撰出的仙典如何。
这时候,和高显文是一伙儿的一位文圣出面,表示已经检验过高显文的仙典,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随后,不少已经提前看过高显文仙典的官员都出来支持,就连杨真卿也是亲自下场道:“高文圣的仙典,我有幸提前看过,的确是让人震撼无比,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仙典,就算是之前廖文圣他们的杰作,我想也就是这个水平了,不得不说,高文圣这一次是为了圣朝立了大功,他这一部仙典,我觉得是有资格列为正宗。”
杨真卿这话,已经是表明了他的态度。
这么多人支持,还有不少官员持中立,那边杨真卿继续道:“当然,还是应该让诸位鉴赏之后再来决定。”
说完,一挥衣袖,施展术法,当下高显文带来的仙典直接飞出,飘在空中,供百官审阅。鹿文圣也仔细看了看,只不过越看,他脸上的笑容越多,越看,心中的自信越大。
不过相对于鹿文圣,其他官员看到这高显文的仙典还是十分震惊的,毕竟对方是准备了十几年,说实话还是有些料的。单独看这一部仙典,倒也是面面俱到,内容惊人,尤其是在术法和仙路上的描写,堪称经典。
哪怕是以极为苛刻的眼光来评定,高显文的仙典都可以列为传世,而且就如同之前杨真卿说的,就算是那高显文的和廖文圣他们的仙典比,估摸也不会差到哪儿去,甚至还要强上一筹。
至少,没人能挑的出毛病。
第六百五十三章 谁高谁低二
当然,仙典本身上挑不出毛病,不意味着其他地方就没毛病,萧系那边的众多官员自然不可能让高显文和杨真卿的意图得逞。
一位官员这时候开口质疑:“就事论事,高文圣这一部仙典的确不凡,但怎么看,都不像是可以在三个多月之内编撰完成的著作,依我看来,这仙典得有数年,甚至是十几年的积累,毕竟这一部书超过三百万字,没有几年之功是完不成的。可问题就在这里,当初天火灾星陨落,不光是廖文圣他们身死,即将完成的仙典也是付之一炬,这是圣朝的损失,当时无人敢接手这个烂摊子,包括高文圣,当时楚大人他是临危受命,抗下这个使命,此事人所共知。敢为,为何当时高文圣你不将这仙典献出,以解圣朝燃眉之急就算是当时没有编撰完成,但至少也完成过半,为何不展露出来”
这话问出,不少人心中都叫了声好,的确是如此,为何当初高显文不发声,非得在之后才跳出来。
这件事,高显文还真不好回答。
当时他还真的想要自荐,只不过那时候他刚好不在京州,而是在外做讲学,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高显文的盲目自信。
那时候他觉得廖文圣身死,即将完成的仙典也被毁,整个文圣院有资格扛担子的只有他,而且他在听到消息之后,也也没有立刻往回赶,想着这差事肯定会落到他头上,到时候自己得了差事,装模作样编撰几年,将自己的成果交出去,便可得不世之功,岂不是美哉。
可谁能想到,当时杨真卿他们是为了算计楚弦,所以强行将这差事安排到楚弦头上,算得上是阴差阳错。
自然,高显文从那时候开始就记恨上楚弦了。
而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当时高显文并没有表露出什么,他也在犹豫,在思谋利弊,若不是三个月前他杯之下休妻,和古家断绝关系,然后打算孤注一掷,怕是还没胆量做出这种事情。
这时候,又有人提出质疑。
“再怎么说,楚弦才是圣朝钦定的仙典总编撰官,之前也只是说可以看看高显文的仙典,并没有说一定就能以旁代正,否则圣朝颜面何在还是应该等楚编撰完书才好。”有人义正辞严。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正统的仙典总编撰还没有成书,倒是让一个不相干的人先将仙典编撰出来,这怎么说都是一件极为丢脸的事情。
正常情况下,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偏偏,在杨真卿和萧禹争夺左太师的节骨眼上,这种古怪和离谱的事情还就真的发生了。
大家都不是瞎子,如果不是杨真卿全力支持高显文,高显文根本没有这个机会,更不可能在朝会上,将他编撰的仙典展露出来。
所谓机缘巧合便是如此,而且这是上层斗争的产物,谁也没法子干涉,更不可以常理来看。
这边有人反对,那边就有人力挺。
“话不能这么说,之前同意让高文圣尝试编撰的事情,也是大家都同意的,首辅阁众位仙官也是点了头的,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至于何时开始编撰的,当时为何不说,这都是小事,毕竟高文圣可能一开始只是想要自己尝试,他为人低调,后来展露出来,是为圣朝分忧,何错之有诸位切不可上纲上线,重点还是这仙典,究竟如何,能不能传世,如果可以,那为何还要耗费人力物力重新再搞,有些事就是如此,便是朝会通过的事情,也不是百分之百正确的,当初太宗圣祖也说过,无论人仙,皆无完人,如此,都会犯错,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啊。”杨系那边有言官言之凿凿,很是正经。
下面的官员为此争论不休,首辅阁那边,却是异常的安静。
大司徒等人是左右为难,说实话,像是高显文这么办事的,很不合适,但实在没法子说什么,毕竟之前自己也是答应过让对方试试的。
本以为只是说一句,没想到这高显文居然真的搞出了仙典,而且还如此的好,近乎完美无缺。
现在他是犯了难。
平心而论,他是不主张这种打乱规矩,胡来乱搞的事情,如果圣朝定下的事情都要如此不算数,那何谈威严
可眼下,高显文不光是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而且还有杨真卿等人护着,大司徒他们知道,这已经不光是正统和非正统的争斗,而是杨真卿和萧禹之间的争斗。
眼下,实在是不能多说什么,最重要的是,吕岩太师吩咐过,如果涉及杨真卿和萧禹,首辅阁内仙官,不可故意帮这个,打压另外一个。
这就是说,吕岩太师是在观察,看谁能接替他的位子。
这时候大司徒等人不经意的看了一眼萧禹,本以为萧禹会着急,没想到此刻的萧禹比谁都淡定。
就仿佛眼前发生的事情,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