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望,看到了陈安夏,纪青芸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师父,你怎么现在回来啦”
陈安夏在确认了前面走的人就是纪青芸的时候,她就撒开腿朝前面跑来,陈翠翠见她跑,也跟着跑了过来。
两人一跑到纪青芸跟前,陈安夏朝前走了一步,看向她,问道。
她一问,纪青芸只是笑笑,什么也没有说。随后,一双明亮的眸子看向了陈安夏身后,陈安夏见此,顺着她的视线扭过头去,这才发现孟氏和陈景林也跟着走了过来。
“这是我娘。”陈安夏跟纪青芸介绍道孟氏。
“娘,这是我师父。”陈安夏又接着跟孟氏介绍道纪青芸。
“纪大夫好。”
孟氏这是第一次见纪青芸,心情十分激动跟感激。拘谨地朝纪青芸笑笑,简单打了一个招呼。
s:求票票
第241章 你再问他
纪青芸也是第一次见孟氏。
只见眼前这个女人憨厚无比,身材比一般的女子要高大不少,见了她一脸的激动跟小心翼翼。
不过脸上还带着些许善意跟真诚。
纪青芸见她这样,只是笑笑,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
而孟氏也知道她不会说话,并没有再说些别的什么,“时辰不早了,咱们继续赶路吧。”
说着,孟氏看了陈安夏一眼。
陈安夏会意,她向前走上一步,来到纪青芸身边,伸手搀着她,一同朝前走去。
一边往前走,陈安夏一边将这一个月来的事情,跟纪青芸简单的说了一边,“每回那些采药人送来的药材,我都收下了,一大部分都晒好了。除了收的药材,我还按照方子给几个受风寒看病的病患,抓了几服药。”
“还有,你走了之后,三秦的秦公子让赫连宇大哥来要了几次药。他要,我就给了,至于详细的情况,到时候师父遇到他,你再问他吧。”
纪青芸既然已经回来了。
这些事情,陈安夏是必须跟她先说说的。
要不然她一回家,发现药材少了那么多,她晚一步解释,纪青芸就会多误会她一段时间。
虽说纪青芸也不是那种计较得失的人,但总归是先说说的。
好在她说完,纪青芸脸上一直带着笑,并未有什么意见,反倒试图张了张嘴,说出无声的三个字。
这三个字,陈安夏看懂了,对上纪青芸扫过来的视线,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师父是在说那你呢”
嗯嗯。
纪青芸没想到陈安夏会明白她的意思,一双眉眼笑的弯弯,轻轻点了点头。
“我啊。”陈安夏得到纪青芸的回复,轻叹一声,目光幽深地朝前面望去。“昨天我们分家了,今天中午我爷奶就要跟我们分锅。家里没有粮食,没有锅,所以就用之前卖膏药存下来的私房钱来镇上了。”
“过两天就夏收了,夏收完,我们还要从家里搬出来。”
分家了也好,不过有需要,你就跟我开口,我手里还有些银子。
纪青芸听陈安夏说分家的事,对陈家有一点点了解的她,并没有多少反应。
不过想着她这个徒弟家中实在太穷,她就想着要帮上一把。
“行,既然师父都这么说了,那我有困难的时候就去找师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陈安夏早已将纪青芸看做自己的亲人。
在她心目中的地位,除了他们一家人,就属她了。
而她孤身一人,等到老了,陈安夏必会侍奉在她身前。所以她倒也不愿跟纪青芸客气,是以纪青芸一开口,陈安夏就立刻爽快的应承了下来。
不过她这一应承,只感到纪青芸身子一僵,整个人都停顿了下来。
陈安夏正搀着她,见她挺了下来,一脸错愕的看向她,陈安夏扭过头去,眉头轻皱,还没有问发生了什么事。
又看到纪青芸嘴唇轻启,夏夏,你能读的懂唇语
唇语
她自然能读懂。
第242章 特别聪明
当初她上大学的时候,加入过手语社,学过一些手语跟唇语。
大学期间,除了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剩下的时间她一直都在一所离他们大学很近的残疾人学校做义工,帮忙照看、教导孩子。
是以她能读懂大部分唇语。
自然这件事,她是不能跟纪青芸说的。
“能读懂一些。”陈安夏点点头,如水的眸子对上纪青芸的视线。“师父不能言语,我便一直在观察别人说话的口型,学了差不多两个月,没想到还真的学成了。怎么样师父是不是觉得徒儿特别聪明”
陈安夏此刻在纪青芸面前就像一个真正的孩子,学业有成,在长辈跟前求夸赞。
是,特别聪明。
纪青芸望着陈安夏娇俏活泼的模样,心中既高兴又欣慰。
这孩子,竟然为了她去学唇语。
唇语有多难学,别人不知道,她还能不知道吗
不过这丫头的确是聪明得很,只花了两个月就能听懂她说的话,要知道有些人两年,甚至是十年,都不一定能学得会。
能跟陈安夏进行唇语交流,两人之间的话开始多了起来。
一直说到凉河沟村。
“师父,前一阵子购买膏药材料的钱,我都给你放在西间的盒子里了。你有空去看看,顺便我再拿点材料回去,等我什么时候挣着钱了,什么时候再还你。”
陈安夏一行人是在土壑那边分开的。
陈大牛、孟氏、陈景林一块拉着架子车回村了,她跟陈翠翠一起随着纪青芸来到了凉河沟村。
到了地方,纪青芸坐在堂屋里歇脚,陈安夏则帮她烧了一壶热水。
这两天知道纪青芸要回来,陈安夏已经把家里院里打扫干净了。
急什么你慢慢挣,等你什么时候真正不愁钱花了,再还我。你们现在才分家,正是用钱的时候。
她一个人,平日里也花不了多少钱。
更何况,她也不差那些钱。
“那行,那等什么时候我挣着钱了再说。”
陈安夏听自家师父这么说,爽快地应了一声,随后她就收拾了一些制作膏药的材料,从杂物间拿来一个竹筐,把东西放在筐里,背在背上,跟她家师父告别,叫上陈翠翠就离开了凉河沟。
一路朝着凉河沟走去,陈安夏走走停停,等回到家中的时候,她已经累出了一身的汗。
一路上见她背着那么多东西,陈翠翠提出好几次要帮她,都被她给拒绝了。
两人一起走到村子里,到了陈家门口,陈翠翠便独自一人回去了。
陈安夏背着竹筐回到孟氏屋子里,孟氏见她回来,赶紧把竹筐给接了下来,“早知道你要背东西回来,我该让三郎跟着你一起去的。”
“一点东西也不沉。”
知道孟氏是心疼她。
但这东西着实不沉。
就这鬼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