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耽收了对方珍贵礼货,这会儿也没有什么怨言,笑着摆手道:“如此足见太保对驸马的看重之念,来日公府共事,许多事还要请驸马帮衬成全。我既然负责引导驸马,又怎么敢辞劳。”
说着,他便又转过身,指着那个吏部官员说道:“这一位乃是吏部陈举陈郎中,负责将驸马阀阅录入籍中。”
阀阅不只是一个家族内部的传序和功勋表,也是一个人在当下的身份证明。一个官员如果没有阀阅可览,那么便意味着家世殊不足道,在入职的那一刻便要承受诸多薄视目光。
所以官员在入职的时候,总要挖空心思,竭尽所能的美化自己的阀阅。哪怕祖上并无名爵可论,也要编造一些清雅轶事充数,这也是沈哲子那个世说新语市场所在。这大概等同于后世那些求职的简历,名校毕业在职场上天然便有更大的优势。这倒不是说名校生能力便一定高人一等,而是社会对于资源倾向的一种认可。
吏部虽然已经脱离了尚书台独立起来,但是在时下而言,尚没有达到后世那种完全掌握官员升迁渠道的地位,但趋势已经显露出来。沈哲子虽然担任的是公府官员,但是名籍仍然要存在吏部才算是正式入仕履职。所以吏部高人一等的地位,也就渐渐凸现出来,就连主官都被称为大尚书。
作为台内这样的显重部门,吏部为官者自然也就不乏傲气。旁人即便履任上交阀阅名籍,也要老老实实去吏部官署排队,如果遇上不对付的官员,拖延三五个月都是常事。但这份傲气也要因人而异,沈哲子人还未到吏部,负责的官员便已经先一步来到等候,这在台中也是一桩异事。
沈哲子转望向那个陈郎中,还未及开口,对方已经先上前笑语道:“驸马今日履职,署内也是早有耳闻,名籍之事其实早已经办妥。我来此通报一声,只是请驸马安心就任,不必再多行一趟。”
听到这话后,不独沈哲子略感诧异,就连旁边众人也都不免色变。难怪说势位的高低只有在权力场上才能完全显露出来,旁人入职都要排期数日,可是真正势位隆高人家,还未到场,吏部那里已经先一步将事情做好了。
“有劳陈郎中亲行告知,我本来还担心天色将晚,此时登门有劳未免不恭。”
“驸马客气了,这都是小事,何劳挂齿。”
那个陈举又笑着说了一声,然后看看旁边众人,又说道:“驸马入台,我等同僚本应共贺。不过想必驸马已是早有约定,那也就不再叨扰,来日再往驸马署内拜会。”
家里网坏了,出门在朋友家码的,不好久坐影响人家休息。。。先写这么多吧。。。
第527章0523 台中佳居
待到那个吏部郎中陈举离开,其他众人才纷纷上前作自我介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太保府的官员,而沈哲子所任的东曹属官们也都尽数到场。
严格来说,沈哲子这个东曹掾并不属于台臣的范畴,其全称为丞相东曹掾,是公府官员。常例的三公,又或中朝时期的八公以及援引曹魏旧例的开府仪同三司的所谓位从公,各自都有独立的官署和属官,而在其官署之下,往往都有东西两曹的属官设置。
只是从曹操开始,权臣霸府取代了朝廷的执政职能,所以原本作为公府属官的丞相东曹掾便渐渐脱离了公府的限制,具有了一定的台臣色彩。这种霸府特色的职位设定,也就被两晋给继承和保留了下来。
沈哲子上前与众人见礼,顺便认识了一下自己的一众下属。东曹掾掌管两千石官员的迁除,因其职位显重,所以属员设置也非常多。其中有作为沈哲子副手的东曹属一人,下有御属、令史、吏员、文书等等,如果是满额的话,足足有二十多人。
不过王导做事还算是实在,并没有将东曹其他职位都给占住,只让沈哲子做一个光杆司令。除了一名东曹属和两名御属以外,并没有再给沈哲子准备更多下属。
众人前来迎接,其中作为领头的东曹属张鉴也是中朝旧姓人家,乃是贾后执政时曾经权倾一时的张华的曾孙。
张鉴年纪已经在三十岁许,可是面对这个比自己小了将近一半的主官,仍然不敢怠慢,待到沈哲子与众人礼答寒暄完毕之后,他便上前笑语道:“台中征诏发出以来,我等曹吏得知能与驸马共事,也都不免击掌暗贺。驸马乃是名动江表的俊彦,拔于清玄,夯于事功,譬如长绕琼枝之畔,即便不能通之玉质,也能受清韵渲染,时时自新。”
众人听到张鉴这过分热情乃至于将近阿谀的夸奖之语,神态各有不同。其中不乏人眉头已是忍不住蹙起,他们虽然对驸马也是足够重视,抛开手头上的事情赶来相迎,但像张鉴如此吹捧之语,仍是尴尬的说不出口。
张鉴倒不理会旁人的怪异神色,只是上前一步对众人笑语道:“多谢诸位前来迎接曹首,只是驸马方新履职,还未归于署内,不便与诸位久作礼和。今日曹首归署,也是曹内一桩喜事,稍后另具请柬分送各署,还请诸位一定要到场共乐。”
众人听到这话后,也都不再多说什么,彼此见了一面也算礼数到了,至于稍后要不要赴宴,那就另说了。于是再礼答几句后,便都纷纷散开。很快场中便只剩下了沈哲子,还有他的那几名下属在场。
对于张鉴的热情,沈哲子也是有些诧异。原本他还略有担心自己年纪太浅,直接便担任分曹吏首,或许在署内会有些微词,乃至于人事上的小纠纷。可是看这张鉴如此逢迎的态度,自己的担心反倒是多余了。
“眼下天色已晚,还请驸马先与我等归署,稍后再论其他”
打发了众人以后,张鉴又转过头来对沈哲子笑着说道。
“我虽然名为曹首,但眼下也是公事之余,自然从于长者,张君请先行。”
对方这么热情,沈哲子自然也没有必要搞什么立威的举动,当即便摆摆手示意道。
于是,在张鉴和两名御属的带领下,旁边还跟着几名东曹仆役,沈哲子一行便往官署行去。
东曹乃是公府内极为重要的部门,几乎仅次于长史、祭酒等寥寥几个职位,比袁耽那个从事郎中要更显重一些。当然,这是因为从事郎中只是贴身备问,等同于皇帝身边的门下侍中,从关系上而言当然要更亲近的多,类似于秘书。
沿途中,张鉴又为沈哲子介绍了眼下东曹的基本人事构架。由于早年庾亮执政时,王导连台城都甚少涉足,大半时间都待在扬州府城,因而台内的府中属官也是缺额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