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广得时誉的人一旦接受征召,那么可不是简单的秘书、著作能够打发,直接高居两千石也有可能。比如原本历史上的殷浩,隐居十余年,一出山便是扬州刺史、入台执政。而且遵循的渠道也不是久有的征召,而是皇帝亲自下诏备礼而聘,可谓是极大的荣耀。所以对于那些高门厚望者而言,在台在野其实都是小事,今日田舍翁,明日可能就是九卿三公。
不过如今的殷浩可没有了这种好运气,到现在还被监在寻阳陶侃军中。至于杀掉其叔父殷羡的周抚,则列名荆州今次呈送的功名录中。所以,虽然眼下殷羡的罪名还没有确定,殷浩注定了是刑家之余,必然要遭到长时间的禁锢。除非再有强人举用,但这几乎不可能,毕竟禁锢和隐居还是有区别的,陈郡殷氏也并非什么无可取代的门户。
王导虽然离任,但沈哲子也很难完全掌握举荐的话语权。且不说刘超和彭城王这两个暂代的上司,单单在公府内,他这个东曹掾便排在了五六位之后。但是如今这个形势下,谁又会以跟他为难为乐呢
所以,今次一共挑选出十六位的时贤举荐,除了当中确有几人大名难挡比如庐山翟汤之类的高贤之外,沈哲子推举的人选中最终有八人落在了最终的名单上。这其中便包括江夏公卫崇、会稽虞、魏等几家的族人,还有一个便是颍川陈规。
至于沈家本家,这个问题则不免有些沉重。沈哲子就算脸皮再厚,也并不觉得自家如今真有够资格从这个途径入仕的族人,无谓自取其辱。他家也根本不稀罕这条入仕的道路,当然就算稀罕也没办法。
原本就冗长的典礼,又因为庾怿的奏对而耽误了不少的时间。庾怿也是憋了两年多的一口气,借着今次的大典直接提交了收复合肥的战略规划。
原本这种典礼应是走个过场,这一类的军国大事实在不好深谈。但庾家过往这两年也实在是饱受攻讦,庾怿想要一鸣惊人也是可以理解。当然他也并不是一味的莽撞,还是在听取了沈哲子对民风的总结洞悉之后才做出了决定。
虽然如此,殿堂上还是经过了一番的辩论,不过也并没有人表示强烈反对,只是担心国力不济。但在庾怿据理力争之下,这规划也获得了通过。至于具体的战略部署,自然就不能放在这里讨论了。
接见群臣之后,便又是各州郡的中正官员上前礼赞。等到沈哲子等人上前推举时贤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时分。这些名单上的人,有的就在场中,皇帝下诏接见,便又纷纷上前面君,其中便包括颍川陈规。
陈规上前觐见的时候,行过沈哲子席畔,已是忍不住投来感激的目光。颍川陈氏虽然旧望隆厚,但如今也实在是衰弱到了一个极点。如果不是沈哲子打个招呼,说不定陈规叔侄至今连离开广陵都难,更不要说得到这样一个快车道得用晋升的机会
对于陈规的感激,沈哲子自然是受用无愧。虽然陈规能得到这个机会,主要还是其家旧声。但如今有旧声的人家多了,如果没有沈哲子帮忙,排队也轮不到陈规。而且就算陈规得以入仕,沈哲子也是打算安排在自己身边,稍后随他过江。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这自然是期待已久,同时也收获颇丰的一天。但是对于皇帝来说,则就不免有些枯燥。王导虽然不在了,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君权就能得以伸张,他今天主要的任务还是做个吉祥物在那里看人上前退后。至于内里所涉及的人事变动和局势调整,则是内外已经协调好的一个结果。
所以,在结束了一整个白天的典礼,本来昏昏欲睡乃至于小憩几场的皇帝复又变得精神奕奕,退场之后即刻将沈哲子唤来,语调充满了振奋:“姊夫,我们何时动身我已经忍耐不住了”
第627章0623 夜扑香阁
见皇帝那急不可耐的模样,沈哲子也是忍不住略有噱意,但还是抬手轻摆示意皇帝稍作收敛。
如此大的典礼,自然不可能集中在一日完成。所以这第一天只是集中办上几件大事,群臣觐见,中正贺词,礼请野贤。但后续仍然不乏事情,比如说各州郡中正人选的褒贬替换,稍后各个公府和台阁也会在剩下的人当中再征辟一部分。
如今这样一个政治氛围,所谓的大典,其实更像是一场内内外外诸多人家参与的联谊会。绝大多数人并不能获得皇帝青眼或是公府台阁的征辟,但借这一个机会加深一下与旧知故亲的感情也是好的,如果能借此再联系上什么望宗高门,对于家族也是一个极大的助益。
所以当皇帝在建平园前殿接见群臣的时候,皇太后也在后园里接见各家命妇女眷。围绕着建平园为中心,一层一层环绕左近园墅中也有大量世家家眷出没,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档次去挑选接触需要交好的人家。
抛开宴会的政治性不谈,在这场宴会的过程中,会有多少人家眉来眼去,会有多少少年男女逾禁苟合,实在难以细数。
如今给皇帝选后是由皇太后主持,自然不可能选择什么门庭衰败人家。如今呼声比较高的几家女眷,眼下自然大多都留宿建平园。比如沈哲子推荐的卫氏,庾冰推荐的诸葛氏,还有皇太后自己又斟酌选出的阮氏、袁氏等等。
沈哲子既然答应了皇帝,这方面自然也有留意。他自己虽然不便出入建平园后半部分,但是他里边有人啊,日间兴男公主早已经打听好了那几户人家被安置所在派人送出,倒也不需要无头苍蝇一般的进去瞎转。
只是这种事,实在有些不光彩。沈哲子如今俨然也是一个人物,被人发觉他夜探人家女眷居所算是个什么事。但如果不跟着,要是皇帝自己暴露了行踪,那场面则更尴尬。
“且先去换衫”
沈哲子自大袖中掏出早已经准备好的一个大包裹塞入皇帝怀内,同时低语道:“这些宫人是否可靠”
他不是担心事情泄露于外,而是担心被皇太后知道了他在撺掇小舅子做这么不靠谱的事,惩罚倒不至于,但依照皇太后那恪守礼教的脾性,训斥几句是在所难免的。
“姊夫你放心,我又不是一个诸事不晓的蠢物,为此准备日久,这殿堂内外都是能托生死的忠良”
讲到这里,皇帝不免又是眉飞色舞,他为这一天可准备了良久。那些母后安插在他身边的内侍宫人们早就诸多借口排斥于外,这皇帝虽然做的没有君临天下的气象威仪,但这种小事都做不到的话也实在太丧气了。皇太后再怎么严厉,也不可能这一点空间都不给儿子留。
沈哲子于是在外徘徊片刻,顺带手吃了点室内案上的糕点,那狗屁飨宴在少府报销的财货倒是不少,结果席案上根本就没有多少吃食。虽然是为了照顾那些肠胃不好的老家伙,但沈哲子这种年轻人实在受不了。当然这也是他自找的,整个大殿里除了他之外,三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