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汉祚高门 > 分节阅读 749

分节阅读 749(2 / 2)

大都督言中已经讲的很清楚,就是恼于他出尔反尔,至于是哪一次出尔反尔,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他是让大都督感到不舒服了,若是不能抹平这一件事,自己怕是很长时间都要待在馨士馆乖乖进学了。

能够这么快便做出反省,温放之也不得不感谢自幼在父亲拳脚之下保全所磨练出来的自省能力,面对这一类的强权压迫,他向来是乏甚节操的。幸在眼下不是没有补救的余地,他若能够完美完成接待辽使的任务,大都督也未必就会长作迁怒。

对于这一类的自救,温放之是一直能够敏于行的,在明白关键之后,很快便投入到积极的自救当中去。

都督府负责外务接洽的主要是谢尚,不过最近谢尚一直忙于监工打造钟磬等礼乐器物,这种事关系重大,不独材质、工艺要极尽善美,各种尺寸、仪度也需要遍索籍章、访问旧人,一旦出了什么明显差错,便是大大的见笑于人,适得其反。

所以谢尚也根本抽不出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接待辽地来人,至于都督府其他人,对此也都乏甚重视。封弈等人尽管急不可耐几次提出邀见,但却都得不到什么正面回应。

相对于旁人多被冷落,慕容恪反而很忙碌。在温放之一系列求生欲强烈的操作下,慕容恪得以有机会频频出席淮南各类时流聚会,他本身便有不凡之处,也因此积攒下一些时誉,最起码在寿春已经是声名渐起。

虽然鲜卑慕容一直远居辽荒,仍未为时流所重,而且相对于内附汉化年久的匈奴并羯胡,还残留着很浓重的胡风,在很多地方都被蔑称为白虏。不过南人对此还是不乏包容的,因为先帝肃祖便有着颇为明显的鲜卑人特征,也算是一种爱屋及乌。

作为同行的一个团体,却出现如此截然不同的待遇,当中自然便生出几分微妙异变。诚然慕容恪乃是此行名义上的主角,其人能够活跃于淮南时局,让南人正视辽地鲜卑,对于此行使命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但是对封弈等人来说,慕容恪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慕容部族的诉求,他们才是肩负着慕容皝所交代重任的人选,而慕容恪活跃于当下反而有几分喧宾夺主的味道,甚至为了其个人利益而出卖部族利益都有可能。

封弈等人又耐着性子等了十几天,但局面仍是没有什么转变的迹象,淮南都督府对他们依旧冷漠,而慕容恪也一直在频频脱离使团单独活动,其个人风光如何迟迟不能对僵持的局面带来实质性的推动。

终于,封弈的耐心也消磨殆尽,他决定要跟慕容恪摊牌深谈一次。

第1028章1022 晋祚必祸

慕容恪返回馆舍的时候,时间一如既往到了深夜时分。温放之亲自将他送回,然后又约定明早相聚。

慕容恪立于馆舍门前,一直目送温放之车驾完全消失在茫茫夜色中,这才转身在随员们的搀扶下一步步慢慢返回馆舍,步伐多有疲倦沉重。

这种早出晚归的日子,在旁人看来或还要不乏羡慕,但对慕容恪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尤其他旧伤在身,虽然手足没有明显缺陷,但脏腑创伤却是需要长久调养。

而且淮南无论饮食又或风物气候都与辽地有着极大差异,他却根本没有一个调养的时间。面对温放之的殷勤邀约,更加没有拒绝的余地,与那些淮南时流打起交道来更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能保证不在那些挑剔的关注中露怯。

所以看起来这段时间他颇为风光,但其实也只是咬牙承受,颇有几分苦不堪言。

这馆舍面积极大,屋舍众多,淮南都督府虽然不乏冷漠,但在安排住宿方面倒是没有为难他们一行,广阔近顷的别院足够安顿他们一众使者。

行出相迎的慕容氏老家人眼见郎君那满脸的疲倦,便体贴的准备了温软座具,不忍心让慕容恪再步行返回居舍。慕容恪坐下后便觉一阵天旋地转的眩晕,整个人缩在那柔软的皮垫上恹恹欲睡。

慕容氏族人们抬着座具向内走,可是刚刚拐过一段廊道,侧方阴影里突然冲出一人拦在了他们前方,几人俱是一惊,连忙顿足立住,待到看清楚来人面目才连忙恭声道:“封长史”

封弈冷哼一声,并不多说什么,只是冷冷望着座具上蜷坐的慕容恪。

随员们突然顿足,慕容恪也是一个摇摆险些跌落下地,心中正有几分不悦,待到抬头望见封弈不善的神情并幽冷的目光,原本尚还浓厚的睡意顿时荡然无存,连忙示意随员放下座具,他则站起身来脚步踉跄的前行几步,拱手道:“长史还未入寝夜中于此相候,不知有何见教”

封弈嗅到慕容恪身上散发出淡淡酒气,心内更加不满,不过慕容恪终究还是他名义上的少主,上前一步作虚搀姿态,口中则半是埋怨半是关切的语气道:“郎君伤体虚弱,自是心知,于此远乡之境,更要善作调养。淮南人众或是雅望,但却不顾郎君虚态强逐固请,也实在称不上是什么良识。”

慕容恪自然不会托大到让父亲这个麾下重要属官做仆役而用,先一步将手搭在近畔随从臂弯稍作借力,闻言后便苦笑一声:“我少年孟浪不知节制,累及长史担忧,实在抱歉。不过淮南群情殷切,若是避不回应,那就太失礼了。若因此令人目我为孤僻之类,反更加有损于此行任事啊。”

封弈先转过身行向附近一座阁楼厅堂,听到慕容恪这么说,不免控制不住的冷笑一声,沉声道:“早前于郡中发步南行,本也对此行颇存期望。但我等抵境数日,淮南狂态毕露,小觑远众。虽然心情难堪,但我还是要劝告郎君一声,此行实在难作更多指望啊”

“沈维周其人,就算因于事功而得崇高时誉,但其南貉狭量本质仍未改变。往年我也奔行江左略悉内情,辽东公子继于父,人情法理俱无可疑,但就因南貉奸怀作祟,至今不能正于名位。辽东困境至此,半数因此奸谋啊”

待到两人一前一后行入厅堂各自落座后,封弈才又沉声对慕容恪说道:“譬如我等今次入境,正是应于淮南所邀。结果入境以来,长受冷遇,不得接见且言及实际。那温放之虽然常来邀请,但为郎君引见之众无非一众淮南在野闲人,未必不是要以此扰人眼耳心力,使人不能专注于事,拖延推诿,就是要让我辽地人众尽受摆弄嬉戏。”

听到封弈这么说,慕容恪便也打起精神正色道:“我幼生辽荒,少见天中人物风采,若非长史据实训告,又哪能认清当中人心之险恶原本还自喜于能以人物得于天中贤流青睐,却没想到一时情迷险误我宗族大事”

眼见慕容恪如此恭顺,全无异议,仿佛真的将自己的训告听入耳中,封弈倒是愣了一愣。不过他也并未因此而感到喜悦,因为他所了解的慕容恪虽然年轻,但却极具主见,绝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庸劣之徒,这也是此子早前能得主公慕容皝喜爱的原因之一。

可是眼下此子恭顺的态度,让封弈这段时间所积攒的不满都无从发泄。而且居然在自己面前都作此伪态而不作坦陈所想,可见是已经生出了不足为外人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