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汉祚高门 > 分节阅读 814

分节阅读 814(2 / 2)

诸葛恢离开未久,恐慌情绪便在琅琊乡勇们之间滋生蔓延,他们虽然也满怀的报仇厉念,可是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对峙冷静之下,也不乏人思及前途,充满了迷茫。诸葛恢留镇于此,多多少少予他们一些慰藉,可是现在就连诸葛恢都离开了,让他们渐生绝望之想。

刘超此刻适时赶到,他也并未直接入营,而是身在营地之外让人将几名乡徒首领唤出,吩咐道:“葛公急切归都,并非抛弃乡徒。实是王事急用,不得不行。乡徒无需惶恐,不日必有王诏公道及于群众。若还执念抱厉自绝王道之外,来日局势回稳,王法也将不予乡徒庇护。目下我暂镇于此,请乡民次第归境,凡我所在,必以身名为乡众谋求昭然公道”

那些乡众首领此前也受到一些诸葛恢的指示,多多少少都知眼下若再混乱下去,对于他们乡众有害无益。此时再听到刘超如此严肃保证,也都点头应诺,而后便分头前去安抚乡众,分批行往金城。

然而这种平静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太久,乡徒归郡之后,难免会有一些离散,或是归乡探访,或是忿念难消搜索那些吴人凶徒。乡土惨状历历在目,兼之那些吴人凶徒早已经被转移离开,一时间各种怨望戾气又从心内滋生而出。

“葛公弃我,刘贼奸懦,要以我等乡徒性命取媚貉奴”

各种暴戾之声在乡野之间响起,并快速向金城聚集而去。

金城城外,刘超尚在将府库之中所剩不多的谷米等食物分发给那些行入临时宿处的乡众们,并一再向他们保证待到局势回稳,定要为乡土血仇讨回公道。

然而很快,那些野外零星的忿怨火点便飘入进来,这些琅琊乡勇们本就长久压抑、不得伸张,在接受到这些鼓噪之后,群情怒火再次被引爆出来。身在营中的刘超根本无从躲避,直接就被乡众们捉拿起来。

诸多忿怨彷徨无从发泄,而眼下刘超便是惟一一个可供发泄的目标,于是各种辱骂踢打便完全倾泻在刘超身上。哪怕身受极致屈辱,刘超仍在高声呼号,劝说这些乡众们不可再为逆乱,否则绝对没有好下场。

然而乡众们理智早被怒火冲垮,这会儿哪里还能听得入劝,他们将刘超这个阻挠他们报仇的乡中奸徒痛殴一番后,四肢捆绑、系发悬挂在旗杆上,又将金城洗掠一番,而后便追踪着吴人转移的方向,浩浩荡荡向东面杀去。

吴人乡众们离去的速度也并不快,所以很快便被后方那些追赶的琅琊乡勇们发现,双方一追一赶,前后很快便交接在了一起,开始爆发一些零星的仇杀。

此前吴人被刘超阻拦监押,早已经被解除了武装,而且此前戾气早已经发泄完毕,这会儿自然不是那些矢志复仇的琅琊乡勇的对手。

更可况这些琅琊乡勇们在覆舟山又得到军械补充,所以很快便有近百名落在后方的吴人乡众包括刘超派遣押送他们的京府军卒一同被逐杀。

这一追一逃之间,大业关依稀在望。正在那些吴人乡众们疲于奔命、几近绝望之际,大业关里突然涌出大批甲胄鲜明的军卒,为首数百骑众嚎叫冲出:“吴中乡亲请暂退野外,以观我等吴郡义师于此痛诛伧贼”

相较于畿内局势的快速演变崩坏以及近畿周边几场血腥乡斗,周边各郡对于讯息的接收以及局势的推进难免要有所滞后,但并不意味着就全无变化。

吴郡作为三吴最北方的一处郡治,上接京府、晋陵,当琅琊惨事发生的时候,这里便也受到了波及。

王耆之身在晋陵,在乡乱发生伊始,准备率众归乡驰救,但是大业关首先被刘超占据,兼之王耆之兵众也实在太少,因此索性便引众直向吴郡,准备与吴郡的王胡之一起尽发吴郡乡户部曲仆僮组建义师反攻丹阳。

然而吴郡人虽然与沈氏为首的吴兴、会稽等乡党关系略有疏远,但也并不意味着一盘散沙、任人拿捏。若再向前追溯,沈充在畿外诈作遇袭遁逃之后,便南退到了茅山附近,于长城、故鄣等地阴集吴兴乡徒,而钱凤便到了吴郡,前往拜访说服顾、陆等吴郡乡宗首领。

所以王耆之虽然避开了琅琊乡土之祸,但之后转入吴郡,便等于是直接冲进了狼窝。王氏这些幸存之众被吴郡人众拘押之后,吴郡乡众们便北上窃据了大业关,不久之后便遇上了琅琊乡勇追杀吴中乡众至此。

于是,一场全无悬念的屠杀便在大业关外爆发

有书友说好像太顺利了一些,其实我本来打算写完这一段然后再作个整体的说明,现在不妨先说几句,将近四百万字,虽然写的主要是东晋前中期的故事,其实在剧情安排上,我是砍掉了东晋这百年间其中一些反复循环的事件,主要元素抽取出来,百年国运浓缩到这十年之间的剧情里,沈家的崛起是江北军头势力和江东次等世族崛起的一个综合体

第1118章1113 整装待诏

残冬早春,是一年中一个颇为微妙的时节,郊野仍有冰霜未消,但在这冻土层下,生机正在孕育,只待喷涌勃发。

南北所隔,不过一条大江而已,但在这一个冬春交接的时节里,呈现出来的则是一种截然相反的风貌。

去年尤其是年末的徐州,的确也因为权力的交接而发生一些动荡,但很快新的秩序便建立起来。废除郡兵,罢止兵役,创建军府,编民立户,划田屯垦等等诸多事务,俱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虽然眼下仍然还是早春霜寒未除,但是广陵周边第一批入籍民户已经领取到了农具、粮种、桑苗等各种耕作物资,并且在都督府的组织下,正式开始垦荒。

对于徐州尤其是广陵周边的民众们而言,这算是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标志,只是大多数时人还意识不到这一点,但这也同样无损于他们内心的喜悦。

沈哲子近来虽然诸事缠身,但在正式放犁开耕这一天,还是抽出了半天的时间亲自到场,要主持一场仪式。

凌晨时分,广陵城南一片荒田便被军府将士们围拢起来,放火点燃荒田上所生长干枯、杂乱的草丛。待到黎明将近破晓之际,周边郊野村邑乡民们也都被征集到了周边所在。

而这时候,广陵城中一支规模颇为庞大的队伍也出发离城。梁公沈维周端坐于双牛并御的四望车上,前后左右俱有精锐卫队拱从,其后一部御赐羽葆鼓吹,再后方则是一众都督府属官并广陵城周边乡贤代表。

队伍后半部分,则是两百多头体壮膘肥的耕牛,这些耕牛牛角、牛背上俱都捆扎着鲜明醒目的彩帛。耕牛队伍再后方,则是近百辆大车,上面堆放着各式各样的农具,淬火痕迹明显的铁锹,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沈郎犁等等。

队伍行进的道路两侧,站满了围观的乡众看客们,不断的爆发出猛烈的喝彩声,不知是因为敬仰梁公,还是看到那庞大的耕牛队伍而按捺不住的兴奋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