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汉祚高门 > 分节阅读 970

分节阅读 970(2 / 2)

总之,如今的碻磝水营局面可谓是一片大好,对面兴国渠口岸集结有两万余众,碻磝水营本身又有两万军众,就连碻磝津外的碻磝城,石宣都放置了五千余战卒,互为犄角,可以说是在河南彻底站稳了脚跟

虽然河北复又传来消息,言是天王石虎所率大军在信都逗留几日,要比预定的军期晚上一段时间才能抵达,但也一定会赶在九月汛期将息未息之际抵达境域。

信报中,石虎还叮嘱石宣一定要谨慎筹备,不可过早泄露大军集结消息,以至于让南人有了防备。石虎还根本不知道他的两个儿子已经接连南来,图穷匕见

收到主上传书,石宣心中不免更加的得意。如今的他,已经超额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只要主上南来,就可踏波而下,全无阻滞而碻磝当下的防务局面,不要说守到九月,他甚至有信心就此长期固守此境,一如南人谢艾在枋头的营设,也在南人心腹处插上一柄尖刀

至于这些后路军众增援何以如此及时,自然不是石宣的威慑起了效果。

那些河北将领们也不是傻子,若单单只是石宣一人南来也就罢了,可是现在主上两个儿子都已经南来了,他们若还按兵不动,之后就算战事进展顺利,他们难免也要遭受怠慢贻误的斥责惩罚。若是这两个石家崽子在河南有了闪失,他们罪过就更大了

无论胜败,如果他们还不动弹,都讨不了好处。所以哪怕心中不愿意,或者还有旁的打算,这会儿自然也都不敢再作观望,匆匆南来增援。

碻磝局面如此,石宣胆气更壮,心中不免又动起要兼并龙骧精军的念头,接连发信要石韬率部归营待命,协同防守这个门户之地。可石韬也不是傻子,对石宣军令完全置若罔闻,哪怕在外一无所获,也半点会师的迹象都无,反而加速向滑台而去。

当晋军大部集结、水陆并进,气势汹汹冲向碻磝的时候,石宣根本就不担心。他到了现在已经完全立于不败之地,无过便是大功,如果不是还要留力想要兼并龙骧军,说不定早就率部杀出,抢在主上南来之前大败晋军

四渎津的舰队,很快便从河面上接近了碻磝。虽然石宣过往几日也在努力催促修复营防,但与晋军驻守时的防务强度自然不可相提并论,所以在晋军舰队抵达之前,他便派遣心腹杨杯过河,通知兴国渠口岸的羯军做好渡河夹击晋人水军的准备。

然而杨杯离开未久,兴国渠的驻军使者便乘舟南来,匆匆入营奏报:“晋军东路突袭乐陵,业已攻拔厌次我家将主心忧边境危患,兼知碻磝此面甲士足用,因是率部回援乐陵,特此敬告殿下”

石宣听到这话,先是愣了一愣,片刻后才反应过来,之后便勃然大怒:“狗贼误我”

此刻碻磝大营外,晋军水陆两部人马,形如两个硕大铁拳,并力挥击,砸向碻磝

但是在形势一片大好的碻磝羯军阵营中,一条足够令军心动荡的流言却悄然传开:河南晋军所以不攻碻磝,并非无力,只是为了要将冀南的羯军吸引至此,再趁冀南空虚,攻拔乐陵,之后洗掠渤海而且此刻晋军已经攻入了乐陵,渤海国即刻便要遭殃

冀南几郡,清河毗邻襄国,郡势不强,平原久与南人对峙,消耗颇多,所以今次大军图南,前锋各路主要抽调的便是乐陵、渤海等诸郡人马。而这两郡,久来少受侵扰,又是濒海之地,广有鱼盐之利,也是冀南当之无愧的钱粮源头。

随着这流言扩散开来,在晋军兵锋还未抵临碻磝大营之际,各路前来增援的将领已经先一步冲进石宣的大营中,痛声诘问石宣是否真的受了晋军调虎离山之计

第1320章1315 收复乐陵

相对于上游碻磝周边重军云集、热闹非凡,位于青州北境的乐安,则就要寂寞得多,以至于此处王师跨河北进、攻打冀南乐陵的战事一路畅通无阻,除了一些乡豪坞壁并跨境流寇的侵扰之外,几乎没有遭遇什么像样的阻抗。

负责进攻乐陵的,乃是青州广固军府督将许宁和水军督将徐茂,还有就是早前被派往乐安的将领莫仲。这三路人马虽然是以徐茂为主将,但彼此间并无明显的主从关系,也可以说是各自为战,都督沈牧给他们各自下达了不同的作战任务。

徐茂这一路水军,原本也算是河防水军的一部分,不过随着海路的开辟,特别是与辽地跨海联系日益频繁之后,便也渐渐常驻乐安海港,此前行台征召水军西进,徐茂所部便成了留守黄河下游最重要的一股水军力量。

原本徐茂是应该内归增援碻磝的,但是随着碻磝失守、战事再起,他便被沈牧下令直接留在乐安待命,不必急于西归。

等到沈牧正式确定此一战的整体战略思路之后,徐茂所部水军,便成了跨河进攻乐陵沿岸诸多防戍据点的最重要一股力量。

这一路水军,名义上虽然有着两万余兵力,但其中一多半,要么是乐安当地水港船工、役卒、或是跟随海船护航的军卒,而真正明确归属徐茂统率的兵力,甚至不满三军之数,堪堪达到八千余众。

但是羯国方面、乐陵沿线防戍力量则要更加虚弱,羯国甚至都没有成建制的水军力量于此驻防,主要还是依靠当地一些豪强乡勇组织渔船,沿河、海沿线抵抗晋军的接近或是登陆入境。

防务之所以如此松弛,一方面自然是因为羯国没有足够的力量、也根本就不舍得大笔投入营造河、海防线。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地方上这些豪强的暗中掣肘与阻挠。

乐陵地方上这些豪强不愿意羯国中枢将手过多的插入乡境之内,这自然是豪强本性使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舍不得放弃与南面青州互市商贸的高昂利润。

此一类的走私行为,行台于青州派驻的官员们也并不禁止,反而私下里很是鼓励。所以乐陵可以说是南国物货大规模涌入河北的最大窗口,河北之地百业凋零,诸用告急,种种需求都要仰于外部。

乐陵依河濒海,地方上这些豪强们本身就掌握着渔盐之利,可谓身家丰厚,如今再得与南面贸易的巨利,可以说是如今河北境域之内过得最舒服的一批人。

对于这一点,石虎自然不会视而不见,但他之所以还能按捺得住,自然是因为通过乐陵涌入河北的各种物货的确是从方方面面解决了羯国内部的燃眉之急。他若是将此境控在手中,晋人未必还会进行贸易,便等于断了一条外补的通道。

而且乐陵此地早年曾为晋人邵续所控制,一直到了很晚才归于羯国统治中。旧年邵续所控制的厌次,甚至一度成为晋国于河北之地最后一处据点。

常年的战乱攻伐,也早已经让乐陵乡势萎靡到了极点,因是目下那些盘踞境中大收商贸惠利的豪强,其中一部分是旧年羯国派驻的军头,还有一部分则就是来自鲜卑段氏之流的东胡之众,真正乐陵本地的晋人门户反而不多。

所以就算他们想要背赵投晋,以向来倨傲的晋人脾性,也未必就会接纳他们。当然,石虎也不会任由这些人帮助南国搜刮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