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汉祚高门 > 分节阅读 1001

分节阅读 1001(2 / 2)

“麻秋此人,色厉内荏,所以不愿深谈求和,无非怯于你主季龙穷究问责,势位难固而已。明知已是不可战胜之势,仍要强求于一战,无非是以麾下万千将曲捐身以固己位罢了。既然如此,不妨来战,若你方所求种种能有一得,则谢某自裁以谢天下,绝不偷生自古艰难,一死而已,我俯受大将军恩重如山,凡有所用,视死如归。若非历事求于周全,何必受你胡丑刁竖为难”

此言经由兵卒转述传来,不独麻秋脸色难看,就连其他问询后的将领们脸上神态也都转为复杂起来,若有所思的望向将主麻秋。

麻秋心中叫苦,他是没想到谢艾除了亲自出面之外,更将双方此前所谈细节一并披露出来。

老实说,就算谢某人仍然全无诚意,还是动摇羯军军心的手段之内,但能以枋头主帅之尊位而做到这一步,麻秋就算是栽了也并不冤枉,因为这可以说是谢艾用其毕身信誉声名作为赌注,即便成于此功,及后其狡诈种种也必为天下所知,为后世所笑。

而更重要的则是,麻秋已经被挤兑得下不来台,即便还无顾对方种种作态毅然开战,胜了还倒罢了,若真战事稍有不利,谢艾这番话便已经给他掘好了墓穴

甚至之后主上石虎,会不会怪罪他明明有着更好的解决方案,却偏偏擅作主张、以自己亲族性命为代价强要求战,最终却还一无所获就算他有千万般不得不如此的理由,但以主上亲族为代价而为,这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僭越,是统兵大将最不可为的禁忌

原本他以为他围困住奋武归师算是拿住了人质,可以逼得谢艾拙于应对,却忽略了他们国中人质早被晋军先一步拿住了,而且一出手便直指君王与大将最不可触及的忌讳。决定这些人的生死,绝不该由麻秋来做。

甚至就连南国沈大将军还未称制临位,谢艾为了营救其从弟族亲都要如此费尽心机,表足态度。麻秋如果无顾于此,那才是真正的愚蠢。

麻秋沉吟良久,亲自登上船首甲板,望向对面大声道:“我原本以为谢某贤良可钦,但你处心积虑陷我此境,即便麻某身死此祸之中,黄泉之下也要笑你阴谋诡胜,非大丈夫所为更何况,你就没有想过,若我至此仍拒不谈和,你除了见笑世道之外,还要因此自取其辱而为你主沈维周所厌弃”

对面谢艾也亲自露面出来,喊话道:“余者不论,今次所为,所谋绝非麻将军一人性命,谢某一言掷地,坦然无愧”

喊这话的同时,他在心里则默念,目下大将军亲临镇中,所图者怎么可能会是区区一个麻秋

“至于大将军会否厌我自取其辱,那是我该忧怅之事,眼下谢某只想周全此事,顺利迎回沈狮并所部勇士。而且,麻将军既然也知我是将身名一掷此中,此事我便必须求于一个良善之局。无论之后付奏行台决议如何,我必会极力争取于周全,这一点请麻将军不必怀疑。”

讲到这里,谢艾又叹息一声:“至于麻将军所言冀南、河朔等各边事务所求,我既不能一言决之,想必就算行台有所回应,也非你能断之事务,还宜早诉你主。可以谈,但不是跟你谈。至于其他,我可传信奋武沈侯先放你主子息一人算作取信,至于要放哪一个,可以你选,也可以我部自决。”

麻秋这会儿望着缓缓流淌的河水怔怔出神,眼下局面他真是无从应对了,但他身在这样一个位置,又逼得他不得不立刻做出决定。

而他其实已经没有了选择,要么死战当下,要么就全力促成谈和事宜。

特别当谢艾说出可以先放一名羯国皇子之后,那么就意味着,一旦开战,麻秋必须要确保主上其余子嗣亲眷的安全,否则虽胜尤败,会有无数人以此为把柄要将他置于死地,乃至于族灭之祸

而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一旦开战,那一路晋军即便再怎么疲弱,想要在死前杀掉所俘虏的羯国一众贵胄们也太简单了。

过了好一会儿,麻秋才望着谢艾唇角微微翕动,他是在默言,真的羡慕谢艾这种幸从明主、可先斩后奏、决断大事的底气。当然他是不知道,南国沈大将军正在枋头,他所以陷于如此险恶境地尤甚于刀兵加身,还是拜于沈大将军所赐更多。

谢艾站在对面,倒不知麻秋心中所想,但也比较同情麻秋这个对峙数年的敌国将领,换了他在这个位置上,大概也要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触。因为无论选择哪一条,都意味着莫大的隐患,相较而言,慷慨赴死反倒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但这一点同情转瞬即去,很快谢艾又好奇当羯主石虎面临当下这种情况,又会是怎样一种反应。可以说,石虎只要稍有软弱,不敢继续率部南来与王师决一死战,那么无论怎么做,余生都要与屈辱为伴

到现在,谢艾也渐渐领会到大将军的心意,石虎这样一个暴虐的屠夫若只是求于一战诛杀,反倒成其快意,远不足抵消其人这几十年来给诸夏生民造成的戕害,而这种僭立凶残的所谓人主,也根本不配庄严壮烈的死法。

第1360章1355 城下之盟

沈云等奋武将士临时栖身的这一处地点,周围那些并不险峻的土丘名为上雁陂,穿过丘陵向南流淌的小河则名为下磁渠,都是当地约定俗成的土称,山水都是寻常,并非久恃之地。

在刚刚抵境的时候,奋武将士与前来试探进攻的羯军游骑进行了一场惨烈厮杀,甚至连将主沈云都失足落马而受伤。

大概由于奋武军在这场战事中所流露出的煞气太浓厚,之后邺地的羯军倒是没有再继续发起什么成规模的进攻,但是各种骚扰的举动却是在所难免。但是这种程度的骚扰,不要说久经阵仗的奋武军,就连那些一路跟随南来的襄国民众们,对此也能做到熟视无睹。

之后的几天,情况也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只是游弋在周边的羯国部伍越来越多,奋武军外遣的斥候耳目活动也越来越困难,以至于渐渐被压缩在上雁陂左近这几里方圆内,但凡超过这个范围,便会遭到羯军游骑的驱逐与追杀。

很明显,羯军这是打算将奋武军以及一同跟随的这万数襄国民众困死在此处。且不说沈云眼下有伤在身,已经不宜再上马烈战,就算他还是完好无损,也难在率领这众多民众的情况下突围冲出羯军的封锁线。

聊可安慰的是,尽管目下情况已经非常不妙,但那些从襄国跟随来的民众们还没有大规模的崩溃之势,仍然愿意听从奋武军令,老老实实待在这一处山坳,苦苦等待援军到来。

这一点倒让沈云颇感安慰,此前奋武军不是没有游荡突围的可能,但是因为不愿放弃这些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