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汉祚高门 > 分节阅读 1020

分节阅读 1020(2 / 2)

如果不是代国突然出兵干涉,薛涛那次阻敌即便不能得于全胜,也能阻止铁弗部的溃逃,给后路弘武军争取追敌的时间。

当然,薛涛的死也不是没有价值,最起码给逃窜的铁弗部造成了一定的阻挠,使后路的弘武军得于在后续成功狙杀羯主石虎所册封的匈奴左贤王刘务桓,至于其他铁弗残部,则被鲜卑代国顺势包庇下来。

“塞边诸情,殊异华夏。虽贼胡之众伧寒简陋,不足为患,然此边地理、天时实为习战边塞日浅之王师大患。末将斗胆诫议,无久习之部伍,无通畅之辎途,尚不宜大用塞边”

战报末尾,萧元东检讨过失之余,也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在行台,素来都是以无畏浪战而著名,否则也难频有殊功加身。但就连萧元东这样的性格都这么说了,也足见塞上这一新的战场,对眼下的王师而言的确是有现实的诸多刁难。

沈哲子在批阅完萧元东的战报之后,心中倒也没有太大的波澜。其实这一次的陕北作战,从策划之初便不乏勉强,更直接导致了黄河下游碻磝这一要塞的失守,虽然之后局势又转劣为优,但这当中的凶险如今思来也让人颇感后怕。

对于萧元东所提出的意见,沈哲子是比较赞同。强汉威边灭远诚是可羡,但那是建立在汉初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基础上,哪怕汉高祖得国之后大征匈奴,都要遭受平城之厄。

虽然目下的塞胡各部势力远逊于当年势大一时的匈奴,可行台目下的处境也差之汉祖当时远甚,甚至连最基本的南北一统都还没有做到。在当下这种情况下便想威慑边远,本就不乏幻想。

陕北此役,能够达成当下这种局面,已经令沈哲子颇感满意。成功阻击塞胡的南来,并成功收复朔方、五原等秦汉故郡,虽然仅仅只是形式上,但也不得不说,这一次的陕北保卫包括后继的反击,的确是取得了可称辉煌的成功。经此一战后,塞胡大受重创,陕北数年之内可以无患。

特别是在当下这种大战即将展开的情况下,行台用实际的战果向世道彰显其强大,不独独能够讨伐内乱,更能够威杀边贼,这对人心之整合与鼓舞,意义重大。

至于萧元东内录细节种种,包括薛涛战死之功过如何,沈哲子都不打算公布于外。当下的世道,需要的是振奋、振奋、再振奋在这样的形势下,什么样的异声都不该有。

勇战捐躯,便是人间英雄入葬诰园,哀荣盛大,都是应有之义。而那些更入细微的审辨,且留后代于盛世作磨牙之论。

在行台接到陕西战报之后,很快批复抵边,告令陕北各路人马,除留戍套区河南镇守边邑之必备人马之外,余者如弘武、镇武等各路悉入西河郡进行休整,待命配合王师之河北战事,随时入攻并州。

至于鲜卑代国干涉王师杀敌之仇,则暂且按下不论。代主什翼犍虽然狼子野心,但当下其存在还是给羯国带来极大困扰,待攻灭羯国之后,又岂容索头猖獗日久

第1385章1380 东胡反复

四月下旬,陕北献俘人员归洛。为了迎接这些远征将士的代表们归国,行台特意罢事一日,自沈大将军以降,俱都出洛相迎。

毕竟,这应该算是行台创建以来,第一次威远伏边,得胜归师。之前无论是陇右,又或者辽地,那都是诸夏故壤,是收复而非开创。

这一日,也有众多洛阳城池内外周边民众相扶观礼,急切想要欣赏这些马踏阴山的勇士们是怎样英姿。

但这一点,民众们便要失望了,因为出现在他们视野中的,并不是一支军容盛壮、趾高气扬的雄锐之师。

相反的,乍一望去,这支人数约在两千余众的队伍显得有几分颓丧,他们连基本的甲械都未有装备,只是寻常的綀麻衣袍,且不乏人或躺或卧于车驾上,即便是行走队列之内,也多有佝偻之态,使得队列更不整齐。

而且在这些将士们裸露在外的手、脸上,还分布着众多的疮疤,望去显得不乏恐怖。如是整支队伍所透露出来的气息,更近似一支流民队伍,与人们期待中那种王师该有的雄壮英姿相去甚远。特别队伍前前后后还有着百数辆的大车,有的载运着伤卒,有的则堆放着硕大箱笼,这更让杂乱行走其中的人众变得不再起眼。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王师塞边大胜,兴复朔方故郡”

“这些军众多是伤患”

围观人众自是议论纷纷,而早在旧洛军城外的广场上等候的沈大将军并行台文武们,在眼见这支队伍渐行渐近之际,更是起身离开了坐席,亲自趋行迎上。

行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是一名十八九岁弱冠少年兵长,他毕身素缟,手上、脸上同样分布着大片的冻疮遗留下来的伤疤,这少年兵长徒步扶住摆放在马车上的棺柩缓缓而行。

“大将军,这一位便是薛涛将军家门贤幼。”

待到沈大将军行至近前,早有负责接引献俘的谒者自队伍中快步行出而作介绍。

沈哲子旧年行过河东,倒是见过薛涛的儿子薛强,但是记忆中的形象已经与眼前这个沉默且满脸疮疤的少年兵长大不相同。

他又前行一步,薛强才后知后觉,忙不迭收回搭在棺木上的手掌,匆匆下拜:“末、末将参见大将军”

沈哲子见状,心中更生感慨,他抬手抚向薛强发顶,凝声道:“生则伟岸丈夫,死则壮烈英魂,行台同侪,感激在望,儿辈无需失怙为患,荫泽绵长,永不失眷。”

听到大将军此言,原本归途一路悲痛早已经沉淀下来的薛强再次悲情决堤,再次嚎啕大哭起来,叩首道:“殊恩无以报,死战亦无悔先烈已矣,后继不绝,河东壮儿,勇为大将军效命”

“先烈已矣,后继不绝”

队伍中将士们伏地叩呼,语调虽不高亢,但那股决然却令闻者色变动容,更觉行台王师悍勇敢战,已是深入骨子里的精神,并不因外表如何而有丝毫折扣。

沈哲子大退数步,而后展开两臂,面向这些凯旋但却伤痕累累的士卒们深揖一礼,又张口大声说道:“深情壮义,铭刻肺腑来年北伐竟功,盛世重塑,战阵伤残若有一人孤弱无养,则沈维周天人共厌”

之后正式的呈献俘获斩首,那些车驾上箱笼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