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汉祚高门 > 分节阅读 1041

分节阅读 1041(2 / 2)

“桓校书,是否有什么吩咐”

发现马车车窗打开后,队伍中的幢主策马靠近过来,探头问道。

所谓秘阁,自然是有机密的味道在其中。所有秘阁成员唯奉大将军令,无论是行台还是所跟随的王师兵长对于他们的职事任务都不甚清楚,也为了避免羯国游骑斥候有目的的袭杀,秘阁成员俱以校书相称。

听到兵长询问,桓伊忙不迭摆手微笑道:“无事,无事,开窗换气罢了。”

“行途辛苦,夜中还要加程,到了鸡泽营便可稍作休整。”

幢主被秋日阳光晒得紫红的脸庞露出一丝憨厚笑容,对桓伊将行程稍作通报,对于这个不添麻烦的校书郎倒是比较和蔼。

桓伊也心知,他们这些秘阁校书大多年少,想法难免活跃,其中不乏自河洛承平年久之地初临波澜壮阔的前线阵地后又被下发行伍中,建功立业之心情难免蠢蠢欲动,胡乱臧否议论,因是也给贴行的王师部伍带来许多困扰。

不说旁人,单单桓伊自己在刚刚下派到行伍中跟随活动时,便觉得那些兵长们多有粗鄙拙劣,行事不乏悖于兵法,也忍不住要开口指点。只是经历逐渐多起来之后,才明白他们所学的那些所谓兵法韬略,与真正现实多有差别,再想到此前大放厥辞的憨态,不免羞涩难当。

难怪大将军常言,立志诚高远,极知需躬行,若非身临其境在这第一线的战场上行走磨练,他们这些无知少进难免斗胆自得,自觉得凭其所学便可于纸上讨伐天下不臣。

虽然言是磨练,但这些秘阁的校书们乃是行台储备才力,自然也不会真的发送到前线便不闻不问,如寻常士卒使用。

他们虽然有参详军务的权利,但却没有决策权,各路都督会按照他们的表现给予他们一定的评价,每隔一段时间汇总起来,择其优异者进行任用。而就任的职事也不拘一格,有的是直接留于军伍,有的则就任地方,当然也不乏专才专用。

桓伊虽然是大将军的妹婿,也并没有获得太多优待。过河之后便被派遣到枋头大都督谢艾麾下听用,一路跟随枋头王师北上,之后便随军驻扎在襄国南面的沙河大营,只是很可惜他在弓马技艺上实在乏甚天赋,没能被选派跟随前锋斥候活动。

据说那些入选斥候营中的校书们,有人便有幸跟随斥候一起前进抵达襄国城外,远远眺望这羯国旧都,只是见闻如何因为军令保密不敢外传,实在是令人羡慕又好奇。

跟随王师行动,其实倒也没有多少波澜壮阔,大多数时候都是忙碌的行军或者修营,真正那种梦想中金戈铁马的雄大阵仗其实并不多。而且王师就算行军也并非数万人众一起行动,多数都是以一军三千众交叉前进。

所以尽管北行已经过了几个多月,除了枋头发兵的时候有幸见识过数万大军一起拔营行军的大场面,之后桓伊也并没有再见识过类似的场面。

秘阁校书们接触到的事务倒是颇为庞杂,过去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桓伊经历过大队缓行、前锋疾行、安营扎寨、后路招抚、围剿流寇等等众多阵仗,也算是比较全面的认识到在行台那一桩桩雄壮军功背后,是凝结着多少厚重的血汗付出。

这一次随军东进,是因为桓伊月前通过了都督谢艾负责的考核,得到了实际的授任,前往曲周就任县尉。

在随军北进之前,桓伊对于他将要就任县尉的这个曲周县乏甚了解,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一直等到三台大本营的任命抵达沙河之后,他才得以接触大量曲周县有关的资讯,当然这些资讯也是同为秘阁校书的袍泽们最新整理出来。

曲周县隶属广平郡,中朝旧年一度并入列人县,羯国统治时期又短暂复治。不过行台乏于中朝图籍,这一次的整理划分也是暂以从羯国缴获的郡县图籍为基础,仍复县治。

当然,仅仅只是了解这些并不足以让桓伊有充足信心前往赴任复治。曲周是中路右翼王师新复领土,眼下仍在战中,曲周县治东北六十余里外便是广宗的上白,那里也是乞活余部主要的聚居点之一。

至于乞活军所盘踞的广宗,便是目下襄国以南仍在羯国控制中的两大据点之一。可以说,眼下的曲周仍然属于最前线的交战区域。

不过对于安全问题,桓伊倒是不怎么担心,既然大将军已经下达了正式的任命,可见曲周县就算仍然不乏混乱,但最起码也已经具有了复治的基础,否则就根本没有任命他这个县尉的必要。

获得任命之后,桓伊便也获悉曲周县周边的王师一部分部署情况。

眼下的王师前锋大军,实际已经逼临到河北腹心之内,像是谢艾大军所在的沙河大营,距离羯国旧都襄国只不过五十多里的路程。

正如他刚才所载录的地理情况,洺沙水系乃是河北中路除漳水之外最重要的一条水路网络,基本上将襄国包裹起来,王师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整条沙河水道并其下游所连接的鸡泽。

只是羯国在水路经营已经几近崩溃,上方的洺水居然在秋汛未过的情况下便断流,这还是靠近羯国旧畿的关键水路通道,由此可见羯国国势已经崩溃到了哪一步。

但也是祸福无常,正是因为洺水断流、单单依靠漳水水道太过单薄,加上右翼王师被上白的羯军阻拦在另一条水道滏水东侧,这也使得王师在入冬之前对襄国进行全面包围的计划受到了阻挠。

因是眼下沙河一线王师主要还是巩固当下所得,同时等待右翼方面有所突破,才能继续协同进军。

桓伊既是大将军妹婿,其伯父桓宣又是胜武军将主,忠诚自然是有保障的,也有比旁人更多的消息渠道,所以他是隐隐知道接下来中路右翼会有一个大的军事行动。

他在此时被任命为前线县治的官长,虽然是有一定的凶险,但对于渴望建功的少年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关照与提携。所以对于此行赴任,桓伊也是充满了期待。

王师进功,不循一途,他虽然弓马俱不娴熟,此行是难有亲自上阵杀敌的快意,但沙河前线的大都督谢艾,同样也是儒生典军,军功雄壮,虽不可及,实是可效。

这一支辎重队伍行进并不快,一直到了午夜时分才抵达目的地鸡泽营。鸡泽乃是一片方圆数十里的滩涂野泽,由于羯国本身水事荒废,加上汛期结束之前,分布在襄国南面的各路王师有意在几条水路干道围堰蓄水,因是这一类的湖泊野泽不在少数。

这一类的泽塘大多水浅泛滥,不足通航,但是形成大片的滩涂地形,却能有效的制约羯国游骑的侵扰。在中路王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