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烈日灼灼,不光是宁静,秀花和铁蛋都一起下地干活。
宁静和秀花在前面割,铁蛋在后面捆。
等一垄地割到头,宁静和秀花就调转头,继续割另外一垄地。
而铁蛋把之前捆好的稻子,几捆抱在一起运到田埂边上的木板车上。
等木板车堆的冒了尖,就有人会过来,把这些稻子拉到晒场去打谷子。
打出来的谷子,直接铺在晒场上晒。
象秀春和四丫这样年纪偏小的,就挽着一个小篮子,在割的光溜溜,只剩下稻草一茬茬的头的田里,捡那些掉在田里的稻穗。
龙凤胎两个也跟在她们两个人身后。123。懂事的帮忙捡。
一天下来,虽说晒的满脸是汗,可也能捡出一捧的稻谷来。
别看这一捧稻谷,村子里的孩子们会把自己捡的稻谷凑到一起,然后烧了稻草后,把稻谷丢进去。
被火烧的稻谷,很快会爆出一颗颗米花来。
这可是村子里,小孩子们最喜欢的零嘴了。
不过,有些家里面穷的,哪里舍得给孩子们这么糟蹋了粮食。
要是被大人们看到了,少不得要挨一顿揍。
毕竟,就算是稻草,那也是村里的集体资产。
如今养殖的东西那么多。 。稻草根本就不够。
陈道辉和顾问他们把试验田里的两亩地收完,就去挖隔壁之前种下去的花生。
因为施肥得当,挖出来的花生足足有好几大篮子,他们称了称,大概有300斤不到的样子。
这花生能榨油,再加上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谭定国拍板把这些花生留了一些种子下来。
其他的,他专门去了隔壁村,把那些花生全榨了油。
一斤花生大概能榨出4两不到点的油来,200来斤的花生榨了大概100斤不到点的花生油。
运回村子里后,就召集了所有村民。
就跟那稻花鱼一样,用工分买。
十个工分一斤油,不要油票。
相当于一斤花生油9毛钱的样子。贰姑凉这让许多肚子里没油水的家里,顿时心动起来。
平时去供销社,油可都是限量供应的。
钱到是其次了,毕竟那些工人,肯定是有钱买的。
不过村里人赚点钱不容易,而且,村长也没说一定得换一斤油嘛。
村子里好几户人家,都是你几两,我几两的打,宁静拿了三斤重的油罐去打了满满一罐子的花生油。
她们家因为宁静的缘故,几乎不买供销社提供的菜籽油,所以只能天天用猪油做菜。
差不多快一年时间没吃到植物油了,宁静就这么抱着,闻着油罐子里传出来的清香味道,都觉得心情舒畅。
谭定国自家也买了不少,剩下还有两斤多油,他就直接分给了知青点的知青们。
没要他们用工分换,一个他们才来没多久,干活也没干多久,几乎没什么工分。
另外一个原因,自然是这些花生是他们种的。
所以,大家对村长的这个决定,也没有任何异议。
。
第六百一十八章 跳级
别看这2斤多油,听着挺多的。
可这是知青点他们几个知青一年的食用的量,分摊下来,一个月就只能吃到2两多点的油,估计每天只能用油布沾上一点油星子,然后在锅里擦一下炒菜。
炒出来的菜,基本就是清汤寡水的,看不到油沫。
所以,除了这分下来的2斤多花生油,平时他们也得另外去买菜籽油和买猪肉。
猪肉的肥肉部分,能熬出油来,撒上一些盐巴和生姜丝,就能让熬出来的猪油放很长时间。
不过,象花生油和菜籽油这种植物油适合天热的时候用,而猪油适合冬天用,主要是不容易坏。
这几样油掺和着吃,他们几个人,才不会吃青菜萝卜野菜吃的反胃为止。
稻子和花生收完后。123。田里就被翻耕过了。
然后垄好地,开始种番薯和玉米。
不过,原本的玉米地,陈道辉和顾问去跟谭定国提了建议,能不能套种黄豆
鉴于稻田养鱼的成功,谭定国想了想后,点头同意了下来。
要是能套种成功,这不管是黄豆还是玉米,可都是救命的粮食啊。
他们这种植的方法,谭定国去县里开会时,没有藏藏掖掖,直接摊开来,跟其他几个大队的队长说了。
只是,这个方法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人用过。
在大家的脑子里,玉米就是玉米地,玉米地里咋能套种黄豆呢
不过。 。也有那精明的。
西山村搞了两亩地,用稻田养殖鱼的事情,可是传遍了。
听说不光养出来的鱼肥,那稻谷的产量还高了不少。
相对于那些粮食收成不好的大队,这简直让人羡慕嫉妒的不得了。
西山村把这套种的方法公布给大家,愿不愿意听取他们的这个方法,还是看他们自己的。
反正,如今饥h成这样的程度,死马当活马医呗
万一可行呢
那可就救了全队人一命了
陈道合已经从傅红星那边,得知了西山村的事迹。
所以,对于西山村村长的这番举措,很是欣慰。
有县长的大力支持下,至少有半数以上的人。贰姑凉准备按着西山村说的方法去套种玉米和黄豆。
还有一小部分人,心中却怀着半信半疑,碍于县长发话的份上,只准备回去,就跟之前西山村稻田养鱼的那样,弄两亩试验田出来,先试验试验。
万一不行,至少也不糟蹋种子不是。
陈道合知道强行要求他们做的话,可能反而会启到逆反作用。
如今他们既然同意种试验田,等到时有了对比,自然就不用自己开口,他们也会抢着这么做了。
所以,对于那些心中怀着小心思的几个大队,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们去了。
反正,到时吃亏的也是他们自己而已。
等这些番薯玉米黄豆种下后,孩子们又重新回到学校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