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6(1 / 2)

d的汤水,一口给喝完了。

再舀一瓢水,把碗给冲一下,倒进锅里,用铲子铲一下,再烧一把火,等锅里的水开了,再盛起来喝,一般都能喝个水饱。

这跟喝凉水比起来,要舒服许多了。

毕竟这汤水里,至少还带着一点粮食的味道。

等把厨房收拾好,她就得带着妹妹们去山上捡柴火。

不然,家里做饭没有柴火的话,第一个挨打的是她娘,然后挨打的就是她了

出门前,小凤背上背着一个大篓子,一手拉着一个妹妹的手,准备走到她爹娘房间边上,跟他们说一声自己去捡柴火了。

第六百八十章 怨恨

才走进,还没开口却听到屋子里传来的悄悄话。

“你说的是真的他们家真的原意出200块钱做聘礼”

这是她娘傅秀叶的声音。

“当然是真的,媒人钱给这个数。”

小凤很清楚的听到,她爹张大根那压得底底的,充满贪婪羡慕的声音。

“5块啧”

傅秀叶看着张大根伸出一个巴掌,想到那200块钱的聘礼钱,就心里有些不得劲。

“切,什么5块,是50块”

张大根白了自家婆娘一眼,撇了撇嘴说道。

“550块这么多”

傅秀叶听到这数字,惊呼出声,然后用力捂住自己的嘴,不敢置信的睁大了眼睛。

自己嫁给张大根,当初她爹娘可就收了30块钱的聘礼。

而且这聘礼钱。123。全让她给带到夫家来的。

不过,她带到张家来的不光是聘礼钱的30块钱,还有她娘偷偷给的10块钱私房钱。

可是,她带回来的当天晚上,就被张大根给忽悠走,全部交给了她婆婆。

美名曰,怕她年纪小不懂事,帮她保管着。

一直到现在,傅秀叶都没有再见过那40块钱。

现在,人家给聘礼居然就给200块,就连媒人钱都给50块。

这让她半天都反应不过来,想到自家男人说的话,心中又酸又苦。

张大根咗了一下后槽牙,有些可惜的嘟囔道“要不是小凤年纪太小。 。本来说给自己家多好。

就算比不上你二妹读过书,聘礼就算少一点也愿意啊”

他想着,自家女儿就算没读过书,可长的象她娘,模样不差,到时只要100块聘礼钱就行了

可惜,小凤才6岁,就算他们家愿意让小凤去做童养媳,人家也不愿意要啊。

听到自家男人这话,傅秀叶忍不住心底恨恨。

当初她还在家时,因为她是老大,那时家里条件还好,爹娘也想送她去读书的。

只是她死活不愿意,一看到字头就疼。

等到二妹大一点时,家里弟妹又多了,自然也就没那个条件送他们去读书。

所以,大家都一样,当时她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

可现在,爹娘都去世了。贰姑凉二妹居然去读书了,还读的那么好。

听人说,都去县城读高中了。

想到大哥对她的态度,她的心底就一阵阵的冒酸气。

凭啥

凭啥她在婆家过的那么苦,大哥都不帮忙拉扯她一把

凭啥二妹都那么大岁数了,还能不用去地里干活,而是舒舒服服的去学校上课读书

而且,一想到二妹脑子居然那么聪明,明明那么大岁数去读书的,居然还能考上县城的学校,她就满脑子的妒忌。

要是当初,她没有拒绝爹娘说的,她肯定也能考上县城里的学校的。

要是那样的话,她如今是不是就不会是这幅模样了

傅秀叶不想去想,可心底里仿佛有只虫子,不停的在啃噬着她内心最黑暗的那一部分。

这种念头,忍不住的就浮上心头。

现在听到自家男人说有人愿意出200块钱的聘礼,娶二妹,她就忍不住的恨。

连带着,她把已经去世的爹娘两个也怨恨上了

第六百八十一章 报信

要是当初他们坚持让她去读书的话,如今也不会过成现在这幅模样。

对,都怪他们。

还有大哥,要是她在生老三的时候,大哥能帮忙拉扯她一把。

她在家里的日子,也不会这么难过。

都怪他们

所以,当她听到张大根说起小凤的事,满脸可惜的模样,心底也不由的赞同。

“啧,这么好的婚事,真是便宜二妹了”

听到傅秀叶这么说,张大根跟着点头应道。

“虽说那人腿脚有些不好,可这聘礼,十里八乡估计都没人拿的出来。”

张大根没说的是,那男人还结过一次婚。

就算结过一次婚,这娶媳妇的钱,也够豪气的了。

在屋外,听到俩夫妻说话的张小凤,浑身冰冷。123。松开拉着妹妹们的手,紧紧地捂住自己的嘴,不让自己发出声音来。

耳朵里一片嗡嗡声,仿佛被人狠狠地砸了脑袋一样,让她忍不住的晕眩。

小英和小莲抬着头,看着大姐脸色苍白,一幅就快要晕倒的模样,嘴巴忍不住一瘪,想哭出声来。

只是,想到她们一哭,爹娘就会揍她们,连忙强硬忍住。

小凤感觉到自己晕眩只是一刹那的事情,等清醒过来,连忙拉着小英和小莲往院子门口处退去。

然后咬着下唇,偷偷地打开院子大门。

小凤出去后,朝天上瞧了一眼,将将升起的太阳光芒,照的她忍不住眯了眯眼睛。

生理性的眼泪水。 。从眼角滑落了下来。

“大姐,我们不去捡柴火了么”

小英因为大姐不一样的举动,抬着脑袋不解的问道,正好看到大姐仰着头,眼泪从脸庞流下的模样。

这模样,深深地刻在小英的心里。

小凤用力抹去眼角的泪水,然后摇了摇头。

“不去了,咱们去一个地方。”

虽然只去过一回,可是舅舅家的那条路,小凤一直记在心里。

只是,当初不过才4岁,虽然记忆中一直记得,还是有些模糊了。

等到她们三个人,跌跌撞撞的找到西山村,找到宁静时,已经是下午1点多了。

宁静原本吃了中饭就去养殖场了。贰姑凉还是王桂花来找她说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