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梁红玉为裨将军,任逐浪军副将;
调任文聘为黄忠副将;
调任尉迟恭为关羽副将。
文聘是跟着黄忠一起投奔的,被刘锋摁在水军那里许久,也是时候挪挪地方了。
而把尉迟恭调到关羽军团,是为了弥补关羽统帅方面的些许不足,把尉迟恭调过去会让关羽军团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给李嗣业四人安排完了官职,刘锋暗中思量着等刘辩登基了,也是时候扩大一下疆域了,冀州这块宝地,让韩馥占着实在是太可惜了,到时候就来一个奉天子令,接管冀州,看韩馥如何处置。
若是韩馥识相还好,若是不识相,刘锋就会让他见识一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幽州军已经沉寂了许久了,也是时候向世人展露幽州军的獠牙了
打盹的猛虎,醒来之后,依旧会让世人震颤
除去冀州,青州也得夺过来,青州也是一块宝地,得了青州,就可以在青州建立一个水军基地了,那样逐浪军的实力会进一步增强。
青州估计会容易接管一些,因为让梨的孔融就在北海,想必北海不用费吹灰之力就能拿到手里,至于让梨那个小子,就让他来朝中做官吧。
孔融好歹也是当世大儒,孔子的后代,更何况人家还献出了自己的地盘,总不能让人家太寒酸了。
入朝为官,三公九卿让刘辩看着给封一个,绝对不能亏待了人家。
北海拿到手了,估计青州的其余郡县长官也不会太反抗,青州的军事实力还不如冀州的一半,负隅抵抗无异于自寻死路,更何况违抗天子的命令,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样的傻事没人会去做。
将冀州和青州拿到手,当刘锋坐拥三州之地之时,便是刘锋正式加九锡,进位燕王之日
锋行三国
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协失踪了
这日,刘锋刚起床练了一趟枪,便见到徐良匆匆赶来,脸上写满了自责和严肃。
刘锋一看便知准有大事发生,于是剑眉一挑,开口问到“发生了何事”
徐良叹了口气,一脸为难,吞吞吐吐的说到“启禀主公,陈留王刘协不知所踪。”
刘锋听后眉头紧锁,沉思了片刻,蹙眉问到“何时发现的”
徐良答道“昨晚陈留王还与天子一同用膳,但今日一早,臣便接到手下弟兄消息,陈留王不知所踪,此乃臣之过错,还望主公降罪责罚”
刘锋摆摆手“此事与你无关,你每日要关注无数事情,孤岂能怪罪于你”
刘锋这么一说,徐良更加羞愧了,要是现在有个地缝出现,徐良肯定会一头扎进去。
刘锋拍了拍徐良的肩膀“无妨,下去吧,马上将此事查明,一定要查出此事是谁所为,孤倒要看看,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在太岁头上动土”
“诺臣这就去办”徐良拱手领命离去。
徐良退下后,刘锋坐在一旁的石凳上,开始了思考,在这个节骨眼上,刘辩马上就要登基了,刘协不知所踪,这是何故
刘协自己走丢这条推断完全不可能,那么大个人,怎么能说丢就丢
而且有专门的卫士保护刘辩和刘协,就连去个厕所,卫士都会在门口守着,怎么可能自己走丢
不是自己走丢,那就是被人掳走了。可是谁会掳走刘协呢掳走刘协又有什么用处呢
想了半天刘锋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了,刘锋甩了甩脑袋,然后让典韦召来几位军师议事,这些耗费脑细胞的活,还是交给他们来做吧。
不多时,刘伯温郭嘉等人都来到了大厅中,见刘锋眉头紧锁,这些智囊都知道这肯定是发生什么大事了,要不然自家主公不会是这个表情。
刘伯温拱手说到“主公,何事使您烦忧”
刘锋叹了口气“哎,诸位军师有所不知,今日一早,锦衣卫统领徐良来报,陈留王不知所踪,想必是被人掳走了,可这是何人所为又为何行此事孤想了良久也没想出,故召集诸位前来解惑。”
听了刘锋的话,刘伯温等人的脑子开始飞速运转,他们在脑中快速的思索着此事应是何人所为。
不多时,大厅中齐齐的响起了两个字“董卓”
刘锋起初还一头雾水,后来仔细一想,可不是么不是董卓这头肥猪干的还能有谁
董卓在长安建立的政权是假皇帝,如果刘辩在蓟县登基,那董卓保不齐就会再次遭到讨伐,兔子急了还咬人,狗急了也会跳墙,无奈之下董卓只能兵行险着了
但为何董卓掳走了刘协而不是刘辩掳走了刘协有什么用处呢
这时戏志才说到“启禀主公,臣推测,可能董卓起初想是掳走天子,但天子身边的防守太严密,所以董卓退而求其次,将陈留王掳走,带回了长安。”
刘锋更疑惑了,开口问到“可董卓掳走陈留王有何用处呢”
戏志才继续说到“启禀主公,董卓掳走陈留王,大可废掉天子,改立陈留王为天子,这样董卓便可继续发号施令,号令群臣了”
刘锋一拍脑袋,自己还真是当局者迷,这改立天子的招数正是董卓拿手的伎俩,原本的刘辩就是被董卓废掉的,刘协也是被董卓扶上位的。
掳走刘协,便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董卓何必冒着巨大的风险对刘辩下手呢
刘锋冷哼一声“哼,董卓这头西北狼,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当真是活的不耐烦了即是如此,那孤又怎能让他得偿所愿来人,传孤号令,速速准备登基所用物件,择日不如撞日,明日天子便在蓟县登基”
对此群臣也没什么意见,反正哪天登基都是登,又不是自家主公登基,也不用讲究什么黄道吉日,既然主公让天子明日在此登基,那便明日登基
但刘伯温却是拱手说到“启禀主公,天子不可明日登基”
刘锋疑惑的看向刘伯温“这是为何”
刘伯温拱手说到“启禀主公,天子登基,怎能不昭告天下此事还需缓缓,待昭告天下后,各路诸侯前来朝贺,天子方可登基”
刘锋想了想,刘伯温说的对这件事是自己疏忽了。
知错就改一向是刘锋的优良传统,刘锋开口说到“军师言之有理,那孤这便吩咐孔璋为各路诸侯修书,将天子登基之事昭告天下,然后再行登基之事。”
刘伯温拱手说到“甚善主公英明”
之后群臣便散了,刘锋给秘书陈琳交待了任务后,陈琳便开始奋笔疾书,开始完成刘锋所交待的任务。
写写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