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锋行三国 > 分节阅读 115

分节阅读 115(2 / 2)

说罢这哥俩便你来我往的战作了一团,一杆金枪一杆银枪,打的是不可开交。

这哥俩酣畅淋漓的打斗了一番,出了一身臭汗。

杨延昭开口说到“七弟,去洗洗然后用饭吧”

杨延嗣点头说到“诺”

这时,一个士兵急匆匆的走来,对着杨延昭说到“报将军,门外有一人自称是杨延德,说是两位将军的兄长,现在门外等候。”

杨延昭和杨延嗣都是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的问到“那人自称为什么你再说一遍”

那士兵不解的重新说了一遍“那人自称是杨延德。”

杨延昭和杨延嗣的脸上都是欣喜万分,也顾不上理会报信的士兵,两人都是急匆匆的朝着门外赶去。

系统给他们植入的记忆是,昔日他们兄弟七人跟随父亲杨业血战雁门关,那一战打了整整一天一夜。

杨延平、杨延定、杨延安和杨延朗这哥四个皆死在了乱军之中。

五郎杨延德不知生死,只剩下杨业带着杨延昭和杨延嗣血战突围。

而如今有了杨延德消息,这叫杨延昭和杨延嗣怎能不兴奋

他俩急匆匆的走到了门外,只见一个大汉立在门前,这不是他俩日思夜想的五哥还能是谁

不过颇让杨延昭和杨延嗣诧异的是,五哥不知为何,竟成了一个和尚。

杨延德穿着一身粗布僧衣,手里拿着一根哨棍,满面的风霜。

杨延昭颤抖着说到“五哥,真的是你”

杨延德咧开嘴笑了“正是愚兄,六弟七弟”

杨延嗣挠了挠脑袋“五哥,你怎么变成了这幅模样”

杨延德叹了口气“哎,此事说来话长,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完的。”

杨延昭揽住了杨延德的肩膀“五哥,那咱们兄弟进去说话”

于是杨延德点点头,兄弟三人并肩走进了大门。

三人坐下后,杨延昭给杨延德倒了一杯茶“五哥喝口水,慢慢说。”

杨延德喝完了水,开始和杨延昭二人讲述自己的经历。

杨延德缓缓说到“当日雁门关一战,我身负重伤昏厥了过去,待我醒来之时,用尽了全身力气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入眼可见的只有满地的尸体,我流了太多血,稍微一动弹便是觉得一阵晕眩。”

说到这杨延昭和杨延嗣二人也感觉到了当时的惨烈和凄凉,都是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杨延德接着说到“我醒来之时,匈奴兵已经不见了踪影,我拄着长枪朝着关内走去,中途多次昏厥,醒来之后便是接着走,我也不知我走到了哪里,走了多久。后来我被一伙商队所救,醒来时已经是在他们的马车上了。他们是去洛阳经商的商队,我道明了来历后,他们便把我一道带往了洛阳。”

“到了洛阳之后,这商队的主人和白马寺的主持颇有些渊源,便把我留在了白马寺,我身上的伤需要及时救治,他们也就没再带着我奔波。”

“白马寺的主持治好了我身上的伤,并让我在白马寺静养,就这样我在白马寺待便住下了。”

“待我醒来之后,我便请求主持派人给爹送信报个平安,但住持派人去了雁门三趟,都是没有得知爹和你们的消息,此事只好作罢。”

“待我痊愈之后,本想回到雁门来寻爹和诸位兄弟,但白马寺的主持说我与白马寺有缘,身上更是有佛缘,还说我身上戾气太重,最好是留在白马寺清修一年半载,以化解身上的戾气,否则日后定有大难。”

“我以为爹你们都战死在了雁门关,也不由得心灰意冷,所以就留在了白马寺,也是为了报答主持的救命之恩,削发为僧跟着主持修习佛法。”

“这一修行便是两载光阴,后来我得知了六弟你在冉将军手下为将的消息,这心里就有些意动。”

“再后来我又听说了爹和七弟的消息,这白马寺我是再也待不住了,恨不得插翅飞到雁门与你们相见于是为兄便和主持辞行,前来雁门寻爹和两位兄弟,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对阵这些匈奴狗,怎么能少的了你五哥我”

杨延德将他这几年来的经历一一告知了杨延昭二人,杨延昭听后也是唏嘘不已。

杨延昭略微有些哽咽,对着杨延德说到“五哥,回来便好,回来便好”

兄弟三人又寒暄了一会,杨延嗣开口问到“五哥,你的枪呢怎么手中带的是一根哨棍”

杨延德笑着说到“为兄已经两载没有动过枪了。”

杨延嗣不解的问到“五哥难道你忘记了我杨家的枪”

杨延德摇头说到“主持说我身上戾气太重,不适宜再用枪,于是我便弃枪改棍,将白马寺的棍法和我杨家枪的枪法融合,创下了一套八卦棍。”

杨延嗣一听也来了兴趣“哦那小弟可是想试试五哥棍法的威力看看究竟是五哥的八卦棍强一些,还是我杨家枪更胜一筹”

杨延昭一瞪眼睛“小七你给我老实待着,五哥刚到你便要和五哥动武,也不知道让五哥歇歇”

杨延嗣嘿嘿一笑“嘿嘿,六哥你也知道小弟是什么性子,这不是想试试五哥的八卦棍么”

杨延德笑着说到“无妨,我便和小七过过招,我倒要看看这几年小七你的武艺有没有长进。”

杨延嗣大喜道“五哥您请”

说罢杨延嗣生怕杨延德反悔,提着金枪一溜烟的跑出了屋子,来到院中等待杨延德。

锋行三国

第二百四十六章 科举前夕

杨延德和杨延昭二人相视一笑,这小七还是这个性子,急得很

接着杨延德便提着哨棍和杨延昭一同来到了院中。

杨延昭对着杨延德耳语道“五哥,你可要小心,小七这几年力气大涨,每次和他过招,我的胳膊都会被他震的发麻,不宜和他硬碰。”

杨延德听后笑着说到“无妨,为兄这士大多待在客栈中看书温习,想要来个临阵磨枪。

毕竟他们能否鲤鱼跃龙门,全都指望着科举考试,不好好温习一下怎么行呢

而武人们则是不约而同的来到了蓟县的醉仙楼中,为蓟县的gd尽了心意,做出了他们的一份贡献。

他们久闻锋行酒的名声,如今来了蓟县,当然要先喝为快。

况且练武这玩意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成的,临阵磨枪对他们来说并不适用。

蓟县的醉仙楼内座无虚席,人满为患,客人们都在悠哉的喝酒吃菜。

屋内的客人中,不少都是参加武试之人,随身都佩戴着兵刃。

这醉仙楼中的客人里,又有两桌的客人最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