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烦躁的摆了摆手“还愣着干什么,赶快收拾了”
两个侍女如同受惊的小兔一般,赶紧拿着用具将屋中的污秽打扫干净。
这时,门外士兵的声音传来“启禀主公,马神医找到了”
闻言董卓大喜“哈哈哈,请,快请马神医终于把他老人家给找到了”
随后,房门打开,一个五十岁出头的老者走进了大殿。
这个老者背着药箱,看起来也是郎中。
但董卓却对他非常的客气“马神医,您看孤这身子,还得如何调养”
对待这个郎中,董卓甚至用上了您这个称呼,这可真是破天荒的事情。
而且董卓的言语之间全无半点的指责之意,反而是带着丝丝讨好的意味。
因为这个郎中,曾经让董卓重获雄风过。
虽然这雄风只维持了三天,但这已经足够让董卓将其敬若神明了。
马郎中上前为董卓诊治了一番,随即抚须说到“大王,您这病,难治”
闻言董卓顿时就是老脸一僵,难道这辈子只能望币兴叹了
但转念一想,董卓赶紧开口道“马神医,您说难治,并不是不能治”
马郎中微笑着点点头“正是,但治疗的手段破有些繁琐。起初老夫已经为您医治好了顽疾,老夫千叮咛万嘱咐您一月内不可碰酒色二物,可您不听劝,导致顽疾复发,这次再想治可就难了”
董卓听后也是难得的老脸一红,这要让他怎么说
难不成说马郎中前脚刚走,他后脚就去嗨皮了
这话让董卓怎么开口,这着实是有些难为情啊
董卓破天荒的有些吞吞吐吐,这事实在是有些难为情。
就算是以董卓那个堪比城墙的脸皮,说起这事来也不知该从何说起。
马郎中混迹江湖了半辈子,见了董卓的表情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他也不是第一回遇到了,能得不举之症的人,一般都没有一个良好的自制力,要不然也得不了这种病。
马郎中微微一笑,随即便面露难色“您这病,草民实在是不好说。”
董卓一听就慌了,这咋了是不好治么
董卓赶紧开口道“您直说便是莫非孤这病治不好了”
马郎中拱手道“启禀秦王,您这病,能治但您需要做的事草民怕您做不到。”
董卓当即拍胸脯保证道“您说吧不管是何事孤都能做到”
马郎中微微一笑“那草民便说了。您这病,草民再给你开一副方子,您按方子抓药便是。但这次您半点不可碰酒色,如若再碰,这病就请秦王恕草民无能为力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您万万不可动怒,这病还需静养。”
锋行三国
第四百二十七章 荆襄水战
听后董卓很是郁闷的点了点头,不沾酒色,外加还得静养,这可真是要了他的老命了
但董卓对此也别无他法,为了他的“幸福”考虑,就是让他上刀山下火海,他也会毅然前往。
随后董卓考虑了一番,将朝政交给李儒把持,将部分的调兵虎符也一同交给了李儒。
本来董卓是要将大权交到陶商手上的,但考虑到陶商资历尚浅,外加年轻气盛,董卓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董卓在远离后宫之地挑了一处偏殿作为居所,又命人在此修筑了一个简单的演武场。
演武场很快便修建好了,两旁的兵器架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刃样样都有。
不能碰酒色,不能动怒,董卓只好没事练武打发时间了。
让董卓去看书,那还不如让他去撞墙来的实在。
且说马郎中为董卓开好了方子,董卓服过药后,那沉寂许久的小董竟是有了一丝久违的灼热感。
董卓见状大喜,原本不耐烦的情绪立刻便消散了。
董卓下令重赏马郎中,并欲加封马郎中为宫中的首席御医。
但这些都被马郎中拒绝了,在董卓看来马郎中高风亮节让人钦佩,实则其中另有隐情。
而马郎中离开了皇宫后,左拐右拐竟是来到了李儒的府上。
原来董卓不举乃是李儒做的手脚,董卓的身体日益便差,同样也是李儒做的手脚。
而马郎中不过是李儒的一颗棋子,当初董卓重振雄风的那几天,只不过是李儒停止了用药罢了。
在董卓身边多年,天知道李儒究竟渗透了多少,总之现在整个皇宫内的御医都听命于李儒。
马郎中对李儒将董卓的情况讲述了一遍,李儒听后笑而不语。
李儒的脸上在笑,但不知怎么,马郎中总是感觉一股寒意萦绕在他的身边。
李儒挥手示意马郎中退下,马郎中如遇大赦,赶紧离开了李儒的房间。
马郎中走后,李儒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嘴角得意的笑容一览无遗。
李儒得了董卓的尚方宝剑后,西凉诸将的态度立刻就转变了。
原来有些模棱两可态度的西凉将领,立马见风使舵,倒向了李儒的阵营。
甚至有些已经被陶商或是杨坚拉拢的将领,也同样转投到李儒麾下。
李儒春风得意,陶商和杨坚的日子可是不太好过。
李儒手握兵权,犹如一杆达斯摩斯之剑一般悬浮在他俩的头顶,不知何时便会斩落。
感受到危机感的陶商和杨坚赶紧密谋,原本许多后置计划都提前启用。
陶商赶紧找来了心腹大将仕怼,秘密的交待了他一些任务。
仕怼拱手领命,随即便赶紧去办陶商所吩咐的事情。
仕怼也知道事态紧急,容不得半点的耽搁。
原本陶商和杨坚的斥候部队就不怎么样,这一慌他二人的动向更是被李儒全盘接收。
而董卓对此一无所知,依旧每天沉浸在练武当中,乐此不疲。
对于日益感受到灼热的小董,董卓满心欢喜的在这处偏殿居住,没有半点的不愿意。
董卓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