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2 / 2)

承德台上,安静下来。

气氛沉凝到了极致,群臣散开,齐齐跪下,冷汗淋漓,浑身颤抖。

庆祝黄巾平乱的宴会大典上,监国太子被黄巾逆贼刺杀

祸事天大的祸事

“启回溯之法”

顾承面容平静,声音不容置疑,对着荀爽和杨赐道:“炼神一脉,你们修为是此间之最,亲自执行”

荀爽和杨赐不敢有丝毫迟疑,懔然答道:“是”

谁都能看出,太子殿下已是雷霆震怒。

任谁诸般信任,赐下丹书铁券,许诺太子妃之位,结果出了这等事,都要暴跳如雷。

即便真如袁逢所言,袁术是受黄巾蒙蔽,他的前程也完了,能免一死都千难万难。

如果他真的包藏祸心,欲要借黄巾之手,谋害太子,那么

众臣倒吸一口凉气,简直不敢想下去。

无论他们作何想法,荀爽杨赐都立刻施为。

两人元神一起,直入袁术眉心,转瞬间抓出点点光华,袁术四肢颤抖,涕泪横流,放声惨叫起来。

他们位极人臣,又是天下八大世家,一家之主,都是无双第六境合相的修为,可称为巨擘,镇压一方,袁术固然修为不低,却是毫无抵挡之力。

而如果是正常回溯,不会伤及袁术神魂,只是看看前因后果,现在涉及谋逆之举,荀杨两人哪敢担下同谋之罪,痛下狠手。

“毕竟是袁公之子,远的不必追究了,就看看袁术入宴以来的想法吧”

谁料这一刻,却是顾承予以阻止。

荀爽杨赐听了满是诧异,躬身领命。

此言一出,许多文臣都心怀大慰,刚刚经历刺杀还能如此宽恕,这位太子殿下是仁君啊

他们都以为顾承此言是要饶袁术一命,给彼此一个台阶下。

唯独袁逢脸上似哭似笑,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十岁,背脊都佝偻起来。

“丹书铁券我袁氏世代荣宠,日后更要登临大宝,岂会需要”

“难道自己与袁氏子孙后代,都要受汉室挟制,不得龙腾休想休想”

“刘氏欺我太甚终有一日,我袁公路要覆灭汉室,唯我称帝”

死寂

当袁术的念头暴露,一片死寂,群臣惊呆。

“大逆不道乱臣贼子当诛当诛啊”

然后,十数道身影同时扑了出来。

正是之前已经对袁氏极为不满的朝臣,此时迫不及待,落井下石。

“老臣教出这种逆子,无颜面对先帝,无颜面对袁氏列祖列宗啊”

而就在这时,袁逢周身突然大放光芒,哀求的声音震天动地:“老臣去后,求殿下饶恕袁氏无辜”

“袁公”

这一幕惊呆了所有人,没想到德高望重的袁逢如此果决,就要自尽,荀爽和杨赐神情却是隐隐一松,然后就见到虚空一道龙爪探下,直接将欲自灭神魂的袁逢按下。

炎龙出手。

顾承缓缓起身,面色沉痛,看着被五爪虚握,元神镇压,动弹不得的袁逢,长长叹息:“太尉怎能因为一个孽子就自寻短见莫要激动,事情终能查个水落石出”

第三十三章 曹操为刀第六更求订阅

东宫。

三公九卿,太子属官,垂首静立,气氛比起承德台上,还要压抑。

毕竟那时群臣仅仅是见证,看个热闹,本以为不会惹祸上身,但当袁逢袁术父子被镇压擒拿,打入天牢,严加看守后,所有人都知道,事情闹大了。

袁逢方才的自杀,可不是摆摆样子。

他知道袁术必死,自己的太尉之位也坐不下去,与其英明尽丧,不如刚烈自尽。

杀身成仁,大祸止消,这是袁逢的亡羊补牢。

可惜顾承早有准备,炎龙一爪,直接镇压。

求生不能,求死不能。

当目睹这个结果,荀爽杨赐就知道遭了,太子要秋后算账,恐怕这场刺皇大乱,不是结束,仅仅是一个导火索

接下来,太子到底要做什么

“袁氏门第显赫,四世三公,袁术乃袁公嫡子,却生出反心,孤痛心疾首,希望此为特例,为给袁氏一个公道,给天下一个交代,此事必须查,查个水落石出”

顾承环视众臣,平和地道:“众卿以为如何”

群臣浑身一颤,齐声道:“殿下英明,臣等附议”

犹记得三个月前,处置十常侍时,他们也是这么回答的。

但那是心口不一的敷衍,现在则变成了忐忑不安的惊惧。

实在是水落石出四个字,太过刺耳

这么查下去,到底能查出什么

又有多少人要受到牵连

谁都不知道

当然,在场的十名老臣都是城府极深之辈,即便心中慌得要死,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此地无银三百两。

但顾承却不会让他们再糊弄过去了,望向荀爽:“荀公,你以为具体该如何做”

荀爽立刻拜倒:“禀殿下,老臣耽思经典,疏于监察,责无旁贷”

司空管监察,他此言倒也没错,顾承看着荀爽:“荀公是要请辞”

“请容臣告老还乡”

荀爽瞳孔收缩,本是以退为进,没想到顾承直逼而来,咬了咬牙道。

“准”

待顾承颔首,荀爽的眉宇间也露出一丝轻松,重重叩首,褪下官服,取出司空印放于其上,起身向外退去。

众臣看得噤若寒蝉。

这片刻之间,又一位三公被拿下了

“司空之位,干系重大,大司农曹嵩,凛乎纲常,体国之忠,可愿任司空一职”

顾承目光在群臣身上巡视一圈,落在一位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中年人身上,微笑道。

那人先是一怔,猛然扑出,目露狂喜,大声道:“臣愿为殿下分忧”

他正是曹操的父亲,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曹嵩

曹腾和曹操都是极为厉害的的人物,前者身为宦官,却能广结善缘,推荐天下名士,对弹劾他之人礼敬有佳,博得美誉,后者就不必说了。

曹嵩夹在这两位之间,能力还是有的,可若说多有才干,那显然不是。

他能升官,主要靠了养父曹腾的人脉,其次是八面玲珑的待人手段,期间收受贿赂,疏通关系,在原历史通过买官,坐上三公之位。

此世,他不需要买官了,三公之位居然直接砸在头上,曹嵩幸福得险些要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