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想多了,败就是败,换成顾承指挥,有太多办法灭掉日落西山的蒙古,哪里需要葬送大明精锐
但无论如何,这些文武功勋对于天子,已是死心塌地。
土木堡之变的文武问完后,顾承目光一转,落在一人身上:“徐有贞”
徐有贞瞳孔一缩,不敢起身,直接开口答道:“臣”
他刚开口说了一个字,顾承就冷声道:“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这话可是你说的”
徐有贞身躯一震:“臣”
“假借天象,妖言惑众,动乱军心,违背祖制。”
顾承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看向郕王,淡淡地道:“皇弟以为这是何罪”
“皇兄徐有贞”
郕王面色剧变,仰首望向顾承,迎着那深不可测的目光,最终改口:“按律当斩”
此言一出,不少臣子按捺不住,变了脸色。
因为谁都知道,支持郕王登基的官员中,徐有贞是最为卖力的几位。
现在这位新皇党,却被第一个当成弃子抛开。
“殿下”
徐有贞同样不可置信地看向郕王。
昨夜两人还密谋,揭穿伪帝的身份后,如何即刻登基,执掌大权,将支持伪帝的江湖贼人雄霸灭去,再毒杀驻扎在城外的七万天下会弟子
一夜之间,便成了按律当斩
郕王不敢看徐有贞,双手微微颤抖起来,眼中却无后悔。
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更别提区区臣子
在郕王看来,徐有贞为其谋划,也不过是为了从龙,日后位极人臣,现在被天子抓住把柄,怪得谁来
现在天子点名,若是有一字答错,一同清算,就是再无机会。
“皇弟所言,甚得朕心”
顾承挥挥手,待得徐有贞被拖了下去,他又看向下一位:“都督同知石亨,你与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大战阳和,宋朱二将阵亡,你单骑一人逃出,降官募兵,本是立功赎罪,可瓦剌王帐内,搜出你与也先的书信,作何解释”
石亨大叫:“陛下这是贼子栽赃陷害,臣对大明忠心耿耿,岂会与蛮夷勾结”
“朕也信你,为还清白,暂时卸职,入锦衣卫诏狱,接受调查”
又拖下去一个,顾承继续点名:“礼科给事中李实”
当大殿内回荡着天子清朗的声音,众臣战战兢兢,生怕听到自己的名字。
虽说伴君如伴虎,但这清算来得未免太快。
关键是天子下手的人选很奇怪,并不全是支持郕王登基,且全部有堂而皇之的缘由,或杀或贬,让人挑不出毛病。
初步清洗完毕,顾承令众臣起身,朗声道:“命义士雄霸上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雄霸身穿劲装,昂首阔步地走上大殿拜下时,群臣愕然,其中一人心底发出怨毒的怒吼:“怪不得伪帝所杀所贬,全是我主花费心血拉拢的臣子雄霸,你不得好死”
第二十六章 太庙祭祖第一更求订阅
“陛下,臣以为不妥”
顾承清理建文一党收买的朝臣,有理有节,文武噤若寒蝉,不敢有人为其出头。
但雄霸上殿,天子露出拜将封侯、世袭罔替的口风时,于谦立刻出列:“太祖皇帝有言,江湖之士任张声势,作威作福,自诩正义,乃国之祸也”
“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
雄霸也开口驳斥:“臣虽出身草莽,对陛下对大明却是一片忠诚,岂可一概而论”
于谦冷笑,却是不慌不忙:“天下会本居西域,自十年前向东发展,买嘱官吏,诡寄田粮,揽纳私吞,脱逃夫役”
他一口气说出十条罪名,都是触犯朱元璋亲自编写的刑典大诰上的罪名,雄霸脸色发青:“可有实证”
于谦开始一一举证:“正统四年”
“确实是能臣。”
顾承看着两人争锋相对,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诗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就是于谦所作,同样也是他一身的写照。
于谦和岳飞,可谓是历史上两位顶天立地,十全十美式的民族英雄,除非阴谋论瞎找毛病,否则真的挑不出黑点来,同时对于国家对于民族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结局也很悲凉,都是冤死被杀。
不过于谦有别于岳飞一点,他忠于国家,却不忠于皇帝。
如果将他放到岳飞的位置上,肯定是置十二道金牌于不顾,先直捣黄龙再说,所以岳飞最后失败了,于谦却能力挽狂澜,保下大明江山稳固。
这样的人物,重名节轻名利,重成仁轻杀身,重社稷轻君王,如果辅佐英宗那样的无能皇帝,对国家对百姓是好事,可若碰上一位明主,就容不得他自作主张。
当然,如英宗那般强杀于谦,是自毁城墙,愚不可及,能驾驭善恶忠奸,才是真正的帝皇所为。
瓜有百种,人有百类,不同的臣子,当有不同的用法。
此刻顾承面沉似水,就看着于谦打压雄霸。
“陛下请为草民作主”
雄霸再是江湖枭雄,又哪里比得上于谦,很快被驳得哑口无言,唯有眼巴巴看向天子。
“陛下将功折罪,天下会其罪可免,雄霸功劳自降,可拜正三品卫指挥使”
于谦却是话锋一转。
他不准备将雄霸的功劳一笔抹除,毕竟天下会七万精锐还在顺天府外,若是将这草莽逼急了,那可不妙,一打一拉,火候拿捏。
顾承皱眉,露出不悦:“这一路上,是雄卿护送朕遥遥千里,你们一个个在哪里朕不管天下会以前如何,此次立下大功,必须封赏,封爵武功伯,禄千一百石”
“多谢陛下”
雄霸赶忙拜下,脸上涌现出感动,心中暗暗冷笑,果然是少年天子好摆弄。
先前那些被杀被贬的官员,肯定就是支持郕王登基的,如此迫不及待地报复清洗。
而自己对他好,天子就对自己好,大肆封赏,岂不知这世上,根本不是如此简单的知恩图报,恩怨分明
“陛下不可啊”
于谦变了色,没料到天子封赏如此之隆,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臣子也站出,但顾承已经摆了摆手,准备结束这次朝会。
不料就在这时,郕王心中经过激烈斗争后,突然上前一步:“皇兄”
“哦”
顾承笑笑:“皇弟也有异议”
“臣不敢”
郕王此时已然下定决心,事关至尊之位,无论如何都要争上一争,拱手道:“皇兄诛覆黄金,彻灭蒙古,乘大胜之余威,挟霸业之豪情,理应太庙祭祖,得天祚民心,则东瀛小国,弹指可灭”
此言一出,殿内一静。
群臣目现诧异,看向郕王,有些不明就已。
郕王这到底是恭顺呢,还是暗讽天子
毕竟土木堡之战大明牺牲了近二十万精锐,是不争的事实,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