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条大江似乎都化作一条扭曲的水龙,翻腾不休,那飞舟发出不堪重负的碎裂声,首当其冲的吴军直接消失,尸骨无存。
“神威神威”
天地先是一静,然后庆忌麾下的兵士发出震天欢呼,士气大振。
庆忌翻身而起,喉头却是一甜,但他立刻压下气血,身躯旋动,踏着那破碎的飞舟,回返自己军中,避过了漫天箭雨,再一挥手。
“杀”
眼见麾下如猛兽出闸,势不可挡地扑向敌军,庆忌欣慰地点了点头。
他年纪轻轻,就能率军东征西讨,甚至正面敌对强楚,绝非有勇无谋之辈。
他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不是正统,而是勇武
唯有万物不当之勇,才能令许多吴国将士发自内心的敬畏,不战而降,之前的那些胜利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庆忌不能败,只能胜,而且要辉煌的大胜,如此才有机会重夺王位。
强行硬撼万人军阵后,他已经受了伤,却生生压下,只为了挫敌士气。
此消彼长之下,明明己方要远弱于敌军,依旧占据上风。
不过这批敌军虽然被庆忌迎头痛击,却依旧具备着强大的战力,此时结成战阵,稳扎稳打,后方更隐隐有神术的咒言声响起,天地灵力呈涟漪般波动。
“上”
庆忌脸色微微一沉,调息片刻,再度身先士卒,与亲卫一起出击。
相比起后来招揽的武士,这些亲卫都是沙场百战,忠心耿耿,战场上双拳难敌四手,尤其是庆忌这样的猛士,若无左右护持,即便神力天生,实力高强,也早魂归地府了。
战斗进入白热化。
庆忌奋勇杀敌,手下无一合之将,吴军亦是前仆后继,悍不畏死。
一时间尸体砸入水面的噗通声不绝于耳,江面都被鲜血染红。
渐渐的,庆忌呼吸不由自主地粗重起来。
他毕竟是人,不是天神,随着战斗的白热化,强行装逼的伤势也在不断加重。
要离一直护在庆忌左右,七分的注意力对敌,单臂持矛,杀的人数仅在庆忌之下,另外三分则在观察庆忌的状态。
此时见得庆忌喘息,眼中不由露出一抹狂喜。
庆忌一向注重威仪,若不是已经接近了极限,决不会露出半点疲惫之态。
机会来了
确实,庆忌已经决定退了。
他觉得有些不对劲。
这些吴兵简直如同死士,明明没有胜利的希望,偏偏死战不退,恐怕是接受了命令,哪怕牺牲,也一定要将他拖在此处。
那姬光实乃枭雄,伍子胥更是智谋之辈,必有后手,为了不落入敌人圈套,唯有急流勇退
何况大占上风的是己方,退了也不损士气。
可惜迟了。
庆忌万万想不到的是,敌人的杀手锏来自背后。
当寒风突然从身后袭来,千锤百炼的战斗技巧令他稍稍避开心房要害,可依旧避不过雷霆电闪的一刺。
剧痛袭遍全身。
庆忌转头,不可思议地看着要离手中的长矛,刺入了自己的后背,旋即明白了一切:“你竟是刺客”
迎着那炯炯的目光,要离露出惭愧之色,不敢与之对视。
“父王被专诸所害,今日我庆忌复仇在望,却又被你暗算,小人当道小人当道”
庆忌得到了答案,悲吼出声。
历史上最为出名的刺客,莫过于荆轲,其实论及刺杀手段,还有不少更在荆轲之上。
就好比此次吴国内乱,吴王父子的待遇
专诸刺王僚,堪称最具创意的刺杀,吴王好食鱼脍,他便在鱼腹藏剑,有了名传千古的鱼肠剑。
要离刺庆忌,堪称最为苦肉的刺杀,要离全家被杀,是由他自己提出,死后还挫骨扬灰,为的就是取信庆忌。
荆轲所为,可谓取了两人之长,图穷匕见学自专诸,献上头颅学自要离,却遇上了始皇。
古之游侠,轻生死,重然喏,不为谋利,但求千古留名,要离终于得偿所愿,心中竟无喜悦可言。
不过他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绝不容许失败,眼见庆忌还未死,手中一紧,劲力爆发,就要绝杀。
他是庆忌的贴身亲卫,距离最近,此时剧变陡生,大部分将士甚至都不及反应,目眦欲裂扑了过来的,又慢了一拍。
眼见谁也阻止不了,一道剑光却从天边电射星驰,一闪而至
百步飞剑
别说要离先刺庆忌,用上了全力,心情激荡,即便是全盛之际,也难以抗衡这惊才绝艳的一剑。
“啊”
惨叫声起,他仅剩的左臂被直接斩断,踉跄倒在舟上。
这时庆忌亲卫才赶到,一矛刺死要离,扶向庆忌。
“来迟一步”
但更快的却是端木蓉,这位医家首席弟子运针如飞,落入庆忌胸腹位置,略一蹙眉:“他受伤太重,我还未能参悟此世仙术,没有把握。”
“我来”
大司命紧随其至,阴阳合手印徐徐按向庆忌的眉心。
端木蓉一身正气,她则是正邪莫辨了,庆忌的亲卫哪里敢让,顿时围了过来。
唯有庆忌在怒火后,认出为首的盖聂,是近来在齐鲁之地声名鹊起,侠义为先的剑士。
“你们不要阻拦,让这些异士救我”
一股股撕裂般的疼痛和虚弱潮水般涌来,庆忌惨然大笑,心头一狠,下达最后的命令,然后两眼一闭,晕倒过去。
“全军撤退退出吴国”
第二十四章 行走天下求订阅
“唔”
马车颠簸,里面传来强忍疼痛的低哼声,片刻后,端木蓉走出:“命保住了。”
盖聂和大司命轻轻舒了口气。
这个世界神术仙法,战阵威仪,他们各有所得,但没了天枢情报网,每每要事必躬亲,庆忌为求复国,又是兵贵神速,险些未能赶上。
若非顾承让两女一并来此,单就盖聂,恐怕要任务失败。
不幸中的万幸,是让庆忌捡了条命。
不过这吴国第一勇士的人设,也崩塌了。
因为他的重伤垂死,全军大乱,险些兵败如山倒,所幸盖聂剑术高超,再加上吴军不计死伤,全为配合要离刺杀,已是强弩之末,终于将之逼退。
打到王都是不成了,这数万军队唯有撤退。
这一退,就给予了吴王阖闾最好的借口。
吴国百姓,普通将士,可不管你是不是遭到卑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