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来的路上,方基石遇见了少年孔子。只是没有时间说话。
在送葬的队伍中,有一个大个子少年特别地显眼,他一边走着一边吹着喇叭。他的个子大,声音也很大,吹的喇叭也最显眼。
方基石下了马,站在路边,让送葬的队伍过去。
送葬的队伍中有不少人认识他,都朝着他投去尊敬的目光。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大神方基石下马了,给送葬的人让道。不是给死者让道。这不仅仅是给死人面子,对死者的尊敬,也是给活人面子。所以许多认识大神方基石的人,都从内心里服他。
少年孔子吹着喇叭过来了,也看见大叔方基石了。因为正吹喇叭,不能停下来,所以看见后只是点了一下头,眼神对视了一下。
方基石朝着少年孔子点了点头,等到他走过去了,等到送葬的队伍过去了,才翻身上马,回了鲁宫。
这晚,把河莲打发走后,就连夜出了鲁宫,离开曲阜,往东周洛邑去了。
河莲每晚都要过来学武功的,已经成为惯例。
为了不引起外人的注意,他没有骑马,轻装简行。
他去东周洛邑的事,除了鲁昭公、护国大将军以及两个妾室知道外,是没有其他人知道的。
孟皮只是知道他离开鲁国办事,却并不知道内幕。方基石没有告诉他,还向他打了招呼,叫他不要对别人说。
现在的他,住在鲁宫内一天,季平子等三大家族都忌惮他,不敢胡作非为。要是知道他不在鲁宫的话,又有可能要折腾出什么幺蛾子。
在鲁昭公的亲自督办下,现在的他,有了新身份。他不是鲁国的方基石,而是鲁国的普通子民鲁野鲁自在。
有了一个新身份,就更方便他做事、隐藏了。
一晚急行军没有睡觉,第二天,方基石在官道上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来。上午美美地睡了一下,下午买了一匹马,又进行了南下洛邑的路程。晚上,在官道上找了一家装修还可以的客栈住下,过那种正常行者的生活。
经过十几天的路程,终于到达东周地界。到了东周地界,官道上的行人、车辆就多了起来。这些前往东周的车马,大多是各个诸侯国派往东南洛邑的使者。
此时的东周,还没有完全的衰败,还是有诸侯进贡的。
方基石百度了一下,此后还有战国,战国也是几百年的时间。到了战国末期,东周才被秦国灭了,彻底地结束周朝。
此时的东周,虽然势微,可许多小诸侯国还都寄希望于他,希望大周天子能站出来管事,一统诸侯,号令天下。
第77章 东周我来了
进入东周地界后,方基石发现:在天子的地盘上,到处都是客栈、酒肆、饭馆、商店、奢侈品专卖店等什么地,没有多少农业。到处都是宽阔的路面,道路通往四面八方。马车大多是豪华马车,行人大多穿戴绸缎
总之一句话:这里是大周天下的中心,来这里的人都是有钱人。这里汇聚着各地的商品和奢侈品。卖奢侈品的商店很多,回收奢侈品的商店也很多。
表面上一派繁华,背后一定隐藏着各色人员。
在这种环境下,一定会滋生出一大批靠偷盗为生的社会寄生虫。
以方基石的社会经验,自从进入东周地界后,就隐隐地感觉到了,他的背后有一双双眼睛盯着。这一双眼睛,都在他的身上扫视着,搜索着,希望能有什么发现,有没有携带什么贵重地东东。
找了一家还看得过去的客栈住下来,准备先在这里休整,打探一下东周的具体情况。他人是来了,可对东周的情况却一点也不了解。古代的信息传递太慢了,根本无法满足他的信息需要。
在东周地界上,就这个一般般地小客栈,费用比其他地方都贵,比鲁国都城曲阜都贵。听店小二说,他们家的客栈收费是整个东周最低的。当然肯定是店小二扯的。店家谁不说自己的价格便宜,服务好
用现代的话来讲,招待所的接待标准,却是四星级宾馆的收费。也可以这么说,相当于在一线城市住低档招待所,接待标准是招待所的标准,而收费却相当于二三线城市星级宾馆的收费标准。
这里就是东周
当时的大周朝的政治、文化中心。
没有办法,既然来了,也只得接受这个收费标准。
询问了一下店家,店家说,要到洛邑去至少还要走两天的路程。到了洛邑那边,因为房价贵,寸土寸金,所以消费更贵。
“等你到了洛邑你就知道了,来洛邑的人,一般都是各国诸侯的特使,都老有钱,根本不把银子当银子,当石头一般地花。反正银子不是他个人掏腰包的,都是公费报销。
还有一般能来洛邑的人,花钱无所谓,他们也一样挣钱很容易。要是得到了别人的赏赐,一块玉就能让你发。要是得到一个什么珠宝,发财更是来得快”
听店长说,东周洛邑那里相当于过去的上海滩,是人们发财淘金的好地方,只要机会来了、运气来了,发财也就一眨眼的事。但是你要是运气不好,你可能一辈子都发不了财。
在洛邑发不了财的结果就是,你连生存下去的机会都没有。
洛邑是一个奢侈的城市,没有一般人生活的空间。
要么是天堂要么是地狱
本来想打听一下大周天子的情况,结果让方基石很失望,一样打听不到皇家内部情况。
无奈之下,他只得再次百度搜索起来。
还好他有手机,手机而且还能联网。
让方基石感到遗憾地是,无论他变换着关键词搜索、根据人名搜索,都无法查找到当时的具体情况。
不过根据搜索的结果判断,这个周景王不是什么明智的君王,也就一糊涂天子。不仅仅如此从他的儿子即位开始,大周朝皇家内部又经历了多次争权夺位的动荡。他生养的几个儿子都在争夺大周天子之位,而根本不顾治理天下的事。把个人的权力、享受摆在第一位,而无视于整个大周天下。
要知道此时的大周朝,就剩下东周这一块地盘了。而周景王的儿孙们,眼睛却只盯着仅有的这一块地盘,以及大周朝仅有的那一点权力。
总之他们只在意的是个人的人生享受、眼前的享受,而并不是立志于一统大周天下,重振祖宗雄风,带领大周子民过上好日子。
这样地君王,要他们又有何用
根据搜索结果显示:
周景王姬贵:周灵王第二子。灵王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葬于翟泉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
公元前524年,周景王铸造大钱,是我国文献中关于铸钱的最早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