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传统教育下,这些人都变成了方基石的死忠。
认定你这个人了,他们愿意为你去死。
但是前提是必须得到他们的认定。
老子进入周藏室后,很快就忘记了时间和一切,一心扑在整理书单上面。不知不觉间,天就亮了,可他的书单,还没有全部写出来。
过去用的不是现代社会的墨,而是带有油漆性质的东东,书写起来速度是很慢的。要是用现代的钢笔或者是圆珠笔的话,还不刷刷刷就写好了
要是用电脑的话,速度更快,可惜那个时候没有电脑。
方基石盘腿修炼了一会儿,所有困乏都没有了,也就停顿了下来,朝着老子那边看着。见老子那一副认真地样子,还在奋笔疾书,不由地感动起来。
还有看到老子这大半夜地还在认真负责地工作,不由地想起后世对他的不公正评价。
真的以后谁在说道家无为什么地,我跟他急我跟他没完
老子要是一个宣扬无为、无用、避世的人,他又何苦这般不要命呢
他图什么
不他在中劝道世人不居功,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不要功劳,不图名声,无私奉献。
他傻是不是
又不图名又不图利又不居功,还这么不要命地工作,他是不是傻子
不他老人家不是傻子要不是他老人家积极整理书单,恢复周藏室的藏书,周藏室的古籍就散落民间了。散落民间的后果,就是最终失传。有了国家图书馆收藏备份,就不怕丢失。
正是因为他老人家的不辞劳苦,才让后人有了丰富的藏书,有了古籍资料可查。
谁说老子消极、无为、无用、避世、愚民等等了谁说我就跟谁急
要是他老人家消极、无为、无用、避世、愚民等等,他还这么努力干啥呢
他老人家不傻,他这样做是在效仿自然,效仿天地日月星辰。
中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正是因为他老人家的无私奉献,不图名利,才成就了他老子的名声,才名垂青史。正是因为他老人家的苦读史书,才写出了伟大哲学著作。这本书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化,也在影响着世界文化,造福人类。
闲着无事,方基石掏出手机,打开了直播间,查看留言、评论。另外也想看看打赏的情况。今天直播老子讲道,应该收视率很高。
不会吧老子讲道没有人听
方基石有些担心
真的也不知从哪个朝代开始,道家学说就被人说成是消极避世无为无用等什么了。大家都积极人生,谁还会学道呢
进入直播间后,直播间内的留言、评论区让他咋舌了。那个速度太快了,一眨眼的功夫,留言、评论就到了下几页去了。
“怎么这么火”方基石不敢相信地叫道。
当然他是在心里叫的,没有叫出声音。
查看了一下打赏区,又让他尖叫了起来
“千万打赏千万我的个天啦我没有看错吧我数学不好我慢慢数从小数点开始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千万有没有看错打赏收入又上了千万
看完打赏,方基石又去打开铁粉的留言。
铁粉为了方便他查看留言、评论区,不错过有用的信息,不看灌水,把重要的帖子都整理到了一起。
“经典高端经典从零点五十五分开始,全部是博士专科级别的粉丝在留言、评论,在争战可以说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儒家与道家的文化战争值得一看”
查看完铁粉整理出来的所有“备忘录”后,方基石直接打开“从零点五十五分开始,博士专科级别的粉丝在留言、评论,在争战”
第238章 研究儒家或道家真的重要
看完这些博士专业的高级专家对儒家与道家的解读,方基石的眼睛都差点瞎了。太投入了,眼睛都被手机的亮度给耀瞎了。不过收获倒是不少。
最起码他对儒家与道家有了更深入、深刻地了解。
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是“儒盲”,也不再是“道盲”。甚至可以说,对儒家与道家的了解,都有了很专业的水平。不说达到硕士水平,最起码本科毕业。
以前的他,是个历史盲,也是个哲学盲。除了会武功外,除了接受国家的特种兵专业训练外,他的知识面是相当地狭窄的。
闭了好一会儿眼睛,他才把眼睁开。
此时天已经亮了。
老子那边,好像有了进度。他老人家放下了毛笔,在审阅写出来的书单。
审阅完书单,老子又拿起了笔,又写了起来。原来不是写完了,而是一卷竹简写满了。
门外,有一个周藏室内值班的护卫探头看了一下,见老子还在写,没有敢打扰,又悄悄地退了出去。
四个特战队员和那个护卫,也分别过来偷看了一下。见老子还在写书,主子大神方基石在一边闭目养神,也都悄悄地退了出去。
在这些人的心目中,老子和方基石两人,都是他们最尊敬和服帖的人,神一样存在的人物。
把手机收了起来,方基石又闭上眼睛,想着直播上面的“高端争战”。
在观看了老子的讲道后,“他大娘”等一批高知们,都坚信了自己的学术观点,认为道家是唯物主义,而不是虚无、消极主义,认为道家哲学才是真正地人类哲学。而认为儒家哲学和其他哲学都是应世哲学和糊涂人生哲学,没有说到根本上面去,人云亦云。
而那些研究儒家思想的高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