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4(2 / 2)

“不不不”镇邑长阻止道:“英雄太累了,让他休息吧本邑改日再来。”

“也是也是”

“这个英雄他他是哪里人啊”镇邑长问道。

“他是从鲁国来的”慎老就把子念是孔子的学生,是保护孔子来宋国的,又就势把孔子介绍给了镇邑长。

要知道镇邑长与孔子是本家,只是他们家族那一脉承袭了爵位,一直当镇邑长的。

“哦原来是这样子”镇邑长拖着长长地声调“哦”着。得知孔子这个本家后,就要求见一面。

慎老让人去把孔子叫来。

孔子吃了饭后,子念走后他也就走了。今天他又要“背后教妻”。不仅要教妻子亓官氏学习文科知识,还要教导她如何做人。

做人的知识比文科基础知识都重要。

德育教育大于一切。

新婚期间,没有学生来学习,就教妻吧

“镇邑长”

孔子得知是镇邑长,就放弃“背后教妻”,赶紧来见本家。

“哦年轻个大懂礼”镇邑长上下左右地打量着孔子,点头自语道。

双方落座后,又道:“这么说来,你比我的曾祖辈还要高啊”

按照辈分来算,孔子比镇邑长高出五辈。长房出小辈,镇邑长的家族承袭了爵位,成亲的年龄又早,传承到他这一辈,与孔子相差五辈了。

孔子询问了一番老祖宗的事,满足了他寻祖的心愿。

“你你你不错年青有为这么年轻就有人跟随你了,了不起可以看出你是个有学问和品德的人不然没有人信服你是不是人家的武功那么好,而且人品也不错,他为什么服帖你呢还不是你的人品赢利了别人的信服”

“孔丘还没有功德孔丘惭愧孔丘当努力之”

“谦虚了谦虚了”

一番客套之后,镇邑长又问子念的事,想见子念一面。慎老派人去看,回来说,子念睡了,听到呼噜声。

“当叫醒他不然这失礼了”孔子说道。

“这”慎老没有同意。

“算了算了我明天再来”镇邑长打圆场道。

“我去叫醒他不然子念知道了会责怪我们的”

在孔子的坚持下,慎老只得派人领着孔子去叫子念。

站在慎老与镇邑长的角度,他们是心疼子念,不想打扰他。

可孔子认为要是子念事后知道了,会心里有事的。也许还要去拜访镇邑长。要是这样地话,麻烦。所以必须叫醒子念。

第361章 子念的风头盖过孔子

孔子亲自来到子念睡觉的地方,准备叫醒子念。可当他来到房间外面听到子念的鼾声后,也迟疑了。

叫不叫

不叫的话,子念要是知道镇邑长给他送礼物来了,一定要去拜访进行答谢的。要是那样地话,就很麻烦。

站在子念的角度上来讲,最好是一次性就把事情办了,不拖泥带水。

想到这里,孔子还是毅然决然地敲响了子念睡觉的房间门。

子念房间的门没有c门栓,门开了,发出“吱呀”一声响。

跟随孔子来的人见孔子一定要敲门叫醒孔子,心情都很复杂。他们也不知道,是慎老的决定正确还是孔子的决定是正确

站在心疼人的角度上,是谁也不想叫醒子念的。因为子念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很累。再则听说子念昨晚就发现问题了,晚上几乎没有睡,就更舍不得叫醒他了,想让他多睡一会儿。

“谁”

子念本能地喝问一声,一个蹦跳就起来了。

作为军人出生,子念的神经是很敏感的。因为是白天,他自然是没有脱衣服,连鞋也没有脱,就那样躺在床上,脚架在床沿边。

“先生”子念见是孔子,叫道。

“快起来洗漱一下镇邑长来了,还带来了重金谢你你必须去答谢一下,免得他走了你还要去一趟镇邑。”

“哦”子念点了点头,赶紧去洗脸。他的酒,也清醒了许多。

本来他是想多喝一些酒,好舒舒服服地睡一个囫囵觉的。

子念跟随在孔子后面来到慎老这边,镇邑长得知子念过来了,从堂屋内迎了出来,等候在门口。

“啊呀呀一表人才长得这么帅啊你是我见过最帅的年轻人好好好子念留下来吧我把侄女儿许配给你如何”

镇邑长拱手说道。

子念拱手答谢,然后双方进入堂屋。

自从来到这边,孔子就站到一边,把空间让给了子念。

识趣孔子就有这么识趣

别人出风头的时候,你就要把风光场面让给别人,不要配角抢主角的镜头。

要是换了别人的话有可能迎在前面进行一番引见、介绍的,充大头。

当然如果子念还很嫩,在这种场合下不适应,孔子可能会站在一边引荐的。不在慎老家,也无须他站出来引荐,而由慎老出面引荐。

一切不用孔子c心,子念应付自如。

对于镇邑长的美意,子念自然是拒绝了。

他是不可能留在宋国,做镇邑家的侄女婿。他也不留在鲁国,跟河莲过日子。他的人生,是属于东周洛邑的。

他爹是东周洛邑城的东西门长,他娘埋葬在洛邑城西。他早晚是要回洛邑的,照顾爹,祭祀娘。

还有按照大周的律法,他是可以承袭爵位的,受东周的天子或者是什么人封官的。

虽然不能当东西门长,可一定会有一个官职在等着他。

“子念年龄还小,见的世面不多,还不敢答应亲事。子念还想历练几年,多学些知识,子念不想做一个有过失的人。谢邑长的好意子念不会忘记。”

对于镇邑长送来的重金,子念也是谢绝不收。但是在镇邑长、慎老和孔子的劝说下,还是接受了。

“这是我代表丘城镇人民感谢你的,送给你,不是我镇邑长的个人财物你还是收下吧不然丘城人民都会说我的我还要向主上写奏章,为你请功”

说完官场上的话后,镇邑长从怀里掏出一个玉佩,作为自己的赠礼,送给子念。

子念看向慎老,见慎老点头。又看向孔子,见孔子也朝他点头,也就答应了。

之后的几天,陆续有人给子念送来礼物,并且一定要子念收下。村子里的村民,都请子念去他们家吃饭,拿出最好的给他吃。

从第二天开始,子念成为了村子里的武学老师。跟他学武功的孩子、大人,比孔子的学生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