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一个晚上就过去了,第二天天亮。两人这才觉得有些困,就盘腿坐在席位上,调息起来。苌弘与老子相处这么长时间了,也学习了老子的“道家心法”,也会调息养生。
一个时辰后,苌弘的随从过来,轻轻地唤醒他。
“该吃饭了苌大夫”
两人这才醒来,起身去洗漱。
过来吃饭的时候,才想起来,周藏室内还有一位。这才没有落座,往周藏室内来了。
周藏室内,依然点着油灯。油灯在阳光面前显得很弱,灯光昏暗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着,就跟没有点灯一样。
书架那边,没有发现孔子的身影。书桌边,没有看见孔子,只见堆积着高高地竹简。在竹简的后面,不时地传来翻动竹简的声音。
“有人”乐师苌弘笑道。
两人走了过去,果然孔子盘腿坐在书桌的后面,翻看着竹简。他的周边,除了竹简还是竹简。
、、、、、、
方基石翻看了一下,全部都是关于礼方面的书籍。
乐师苌弘也翻看了一下孔子周边的书籍,见全部是关于礼的书籍,先是惊讶,然后是鄙视。当然这个年龄的苌弘,是不会表现在脸上的,他在内心里鄙视。
一个人喜欢看哪一类的书,就暴露出了这个人的整体素质,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也大概就那样了。
不过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对音律那么感兴趣呢
苌弘又摇头自嘲地笑了一下,也就释然了。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并不代表他的人生观有没有问题人生观是正确地,他的爱好一定也是有益身心的。
第501章 学礼不能救世
见有人来了,孔子才抬起头,朝着来人看着。见是方基石和乐师,一脸傻乐地笑了起来。
经过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的看书,此时的孔子,剩下两个大眼眶了。整个人好像比以前更瘦了,个子更高了一些。
“你不饿啊你不要吃饭啊”方基石嗔怪道。
“饿饿呵呵呵”孔子又傻笑起来。
说着他习惯性地伸手去拿食盘中的吃食。结果一无所获。
昨晚护卫在方基石的吩咐下,给孔子准备够三个人吃份量。一盘烙饼、一盘食糊、一块马肉。
孔子看书到深夜,站在那里有些累了,他才把书搬到书桌边来了,盘腿坐在那里,一边看书,一边抓起烙饼啃着吃。实在是太饿了,才端起食盘,把那一盘食糊给吃下去了。
后来他又一边啃着马肉,一边啃着烙饼。直到所有食物都吃完了,他还没有吃饱。
当他发现食物都吃完了还没有吃饱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你还喜欢研究周礼啊”苌弘把手中的竹简扔到案几上,问道。
“啪”竹简发出“啪”地一声响。
可见此时的苌弘,对孔子还是很鄙视的,内心里的鄙视。
“孔子在鲁国,已经入太庙当职了。鲁国来了重要客人,大多都是由他编排礼仪,迎接贵宾的。齐国君臣来鲁国的时候,都是由他编排礼仪的”
方基石趁机在一边介绍道。
此时的孔子,傻笑了两声,又低头看书了。
“学礼又不能救世学什么礼呢礼只是行为的一种规范,只是教导那些傻比的约束那些坏蛋的学礼又不是什么高深的救世良方”
苌弘还想趁机说几句,开导一下执迷不悟中的孔子。可是他看见孔子又专心读书去了,也就没有再说下去。
别人没有听见,你再说下去又有什么意思呢不起作用不如不说。
孔子并没有不理苌弘,并没有把苌弘的话当耳边风的意思。而是他太投入了。
在周藏室的古籍中,他终于找到礼的来源和礼的目的和意义。他心中的疑惑,也在慢慢地解开。此时方基石与苌弘来找他,叫他去吃饭,他的心还没有从书中出来。
第502章 周礼上的吃饭礼仪
“坐吧坐吧这里是周藏室,是老子的地盘。不是鲁国的鲁宫,这里也讲礼,但并不拘泥于礼,意思一下就可以了。”方基石这才打圆场道。
孔子尴尬了一下,收起他的那个一套中的见面礼,准备坐下。
苌弘这才站起身,也是拱手弯了一下腰,朝着孔子行了一个礼。
“鄙人苌弘,老子的新友”
先前的时候,他与方基石两人都是坐在那里的,孔子进来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站起来。
要是按照周礼的规定,大家都是要站起来的。有人进来了,一般都是要站起来的。每来一个熟人或者是尊贵的大人物,大家都要站起来。
周礼的败落就出现在这里,每来一个熟人或者是尊贵的人物,大家都要站起来,然后是繁琐礼节。
表面上好像是尊重了别人。实际上流于形势是小,还让人产生厌恶心理。特别是对待那些自己内心里并不喜欢、并不尊重的人,只会更加地厌恶。要是身体不好的话,也会被活活地累死。
可是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周朝社会,有身份的人却喜欢这种被人尊重、膜拜地场面。
所以说周礼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它是为权贵者服务的,不是为人民服务的。
而当时的孔子,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可他却找不出原因。所以他的人生出现了迷茫。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找方基石谈心,说出了心里话。
由此方基石建议他来东周洛邑找老子,请教老子。
老子当时大周天下第一才子。
而当时的孔子,名不见经传。他只是鲁国的一个小官,一个研究周礼的小官。在办私学方面,由于毕业出来做事的学生不多,他只是在鲁国、在曲阜城周边有些小名气。在大周天下,他是没有名气的。
当时的社会环境犹如现代社会的“自媒体”,要想出名,一定靠自己的影响力。你的影响力不够,是很难名满天下的。
老子的出名,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才完成的。再则他在大周朝为官,经常与各个诸侯国的使臣接触,各个使臣领教了老子的才学,才慢慢地名扬天下。
当然要想出名,还有一条捷径。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臭名往往比香名更容易出名。
第503章 孔子向苌弘问乐
吃过早餐,孔子并没有急着进周藏室。要是依照他内心的急迫,是要进周藏室的。周藏室内,有太多他想看的书。经过苌弘的态度,和方基石的提醒,他清醒了许多。
另外他对另外一件事也很感兴趣,那就是音乐。
孔子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爱好非常地广泛。不仅对周礼有所研究,他在音乐方面也有很高地天赋。
相传孔子办私学,传的是六艺。可见孔子的多才多艺。六艺,是他可以拿出手的,还有拿不出手的呢
现在的孔子,虽然表面上是来东周洛邑向老子“问礼”的。可他的真实用意,还是为了来向老子“问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