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吧”老子招呼道:“我送你一程,我们边走边说。”
“谢先生”孔子又磕了一个头,站起身来。
老子也没有再客气,站了起来。然后招呼道:“张山风过来把我的钱财拿一些出来,送与孔子他回鲁国,路途遥远,是要花费的”
张山风笑嘻嘻地过来,从怀里掏出一些东周的货币,递了过去。
孔子自然是推辞不受,但在张山风的强迫下,只得受了。
张山风自然是没有拿多少钱财出来,也把随身的散钱拿了一部分出来。老子不是富翁,本身也没有多少钱财。
孔子要回鲁国,方基石作为护卫加车夫,自然是要跟随回去的。他很不情愿,可又没有办法。
来洛邑还没有几天,他还有好多事情都没有办,好多人都没有见。特别是与子念、河莲他们,还没有好好地谈谈。还有河莲家的小燕子,他也是很喜欢。有心让小燕子与方恕结成娃娃亲
还有他答应天子了,要去杀王子姬朝的。可现在
孔子先行来到子落的府坻,向子落告别。
南宫敬叔与方忠两人,听说马要回鲁国,都不敢相信。他们来洛邑城还没有好好地玩呢这两天,两人都泡在军营里,与兵士们混在一起。虽然才两天时间,两人都黑了、瘦了。
洛邑内,到底有多么繁华,他们并不知道。在他们的印象,洛邑城应该是老繁华的。可是眼前看到的,却连曲阜城都不如。
“收拾收拾走”孔子神色如常,吩咐道。
在孔子的逼迫下,南宫敬叔与方忠两人,只得相互看了一眼,去收拾行李。
收拾完行李,南宫敬叔不服地说道:“我来拜见老子的,结果连老子的影子都没有看见。”
正说着,老子等人走了过来。
南宫敬叔与方忠两人见状,先是楞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了,都不约而同地来到面前,给老子下跪。
老子的白毛加一身白色的衣服,是招牌。
“嗯这两个小书童,倒是不错将来有出息”老子客套地夸奖道。然后把南宫敬叔与方忠两人扶了起来。
南宫敬叔与方忠两人,好像得到加持似的,一个个痛哭流涕。
出了子落的府坻,在子落等人的护送下,出了洛邑城。
因为有老子相送,子落等人没有远送了。
方基石有些舍不得离开,从马车下来,站到子落、子念身边,还想说一会儿话。
老子也从马车下来,向子落、子念拱了拱手,表示感谢。然后迈步而行。
孔子见老子下车了,也从马车下来。也一样朝着子落、子念父子拱手表示感谢。然后跟随老子去了。
南宫敬叔与方忠两人,也想从马车下来步行,但被孔子喝止了。
子落明白方基石与老子的意思,让一个护卫过去接替方基石驾着马车,缓慢而行。
这不明摆着:老子想与孔子在路说话,不想别人听见。方基石正好又不想走,才留下来的。
老子赠言道:“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李耳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望汝切记。”
孔子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老子闻言,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
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子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
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子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
孔子曰:“水有何德”
老子说:“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第533章 孔子适周得到了什么
老子本来不想说那么多的,可没有办法,本着为人类负责的精神,本着先生对学生负责的精神,他不得不说。
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你孔丘也不要太认真了,包括我李耳,都不要太认真了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因我们的意志而改变的,也不会因某些人的意志而改变的。世界这么大,人口那么多,各色思想的人都有。最终一条,大家都不过是为了生存。
为了能够让自己生存下去,大家都有自己的办法,无须你我为他们着急的。特别是你一定要推行礼乐、倡导仁义,在历史的车轮面前,都是徒劳。
用现代的语言来讲:没有你地球照样转。西方社会某些国家,没有完整的历史传承,一样有辉煌的今天,一样有超凡的领先科技。
这是自然
当然老子的意思并不是:让我们放弃努力生存是底线,为了生存下去,任何人都是需要努力的。
而孔子以及后世的学者,只看到了老子的“顺其自然”,而没有看到老子的底线:生存的底线。
生存是底线,为了生存下去,任何人都是需要努力的。
后世学者,更多地人是五毛一族,为了混得官家饭,故意曲解,说老子的学说思想是消极、无为加被动。
也有一部分学者,是无脑瞎扯。他们根本没有用心细读老子的学说思想,翻看了别人的解读后,照搬,跟风说老子的学说思想是消极、无为加被动。
生存是根本
一切学术思想,都是为生存服务的为生活得更好服务的。
老庄哲学也一样,是为生存而服务的。要是老庄都讲无为、顺其自然,也没有著书立说的必要了,也没有传道的必要了。
从显然说老庄哲学是消极、无为加被动的,不仅仅暴露了自己的无知,也贬低了老子与庄子的智商。
老子将孔子送到黄河渡口,将孔子送渡船离开了。他没有回洛邑城,而是往西边的晋国去了。
“先生我们这么走了”张山风一边赶着马车,一边问道。
老子没有说话,只是朝着张山风挥舞了一下手臂。那意思是:废什么话我让你走走,我心里烦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