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走都走不然这店我不住了”
在南宫敬叔的吓唬下,掌柜只得帮忙把其他旅客都赶回去了。
房间内,两人论道继续。
“道就是神灵神灵就是道”
“你说什么道就是神灵神灵就是道”
“对道就是神灵神灵就是道”
“老子说道就是道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神灵的先生说神灵是人想象出来的”
孔子打断道:“老子说的归老子说的,我说的:道就是神灵神灵的名字就叫道”
“你”方基石着急地瞪着眼睛道:“你怎么就跟先生唱反调你”
“难道不是吗老子说的道,其实就是神灵所以神灵就是道道就是神灵”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你”
“我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天地万物一切都是由道演化而来的,不错对都是由神灵演化而来的”
“你凭什么根据”
“根据你跟我讲根据我是根据历史而来的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发现了,天地万物都是由神灵创造出来的。之所以我们要祭祀天地万物等神灵天地为大我当首先祭祀天,再祭祀地”
“你又扯到你的周礼上来了吧”
“不错我又扯到我的周礼上面来了”孔子承认道。
“这个世界是神灵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祭祀天地神灵。这个世界的一切规则,都是神灵提示于我们的所以我们要祭祀天地神灵,表示感谢和敬畏”
“先生说”方基石打断道:“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什么神灵的一切都是因为人类有了灵智后,才想象出来的。我们的先祖为什么要祭祀神灵,是因为那个时候,人类对自然界还不了解,不知道天为什么有四季变化、为什么打雷下雨。所以才对天地、自然界产生敬畏,才有了祭祀,以此来安慰自己,寄托于未知的神秘力量”
“人为什么有灵智呢”孔子打断道。
“人为什么有灵智”方基石马上回应道:“后世科学认为人类有了灵智,可能跟饮食的改变有关饮食习惯的改变,才有了灵智。据说可能是人类吃了大型动物的骨髓,才渐渐地有了灵智的。也有人说,可能是发明了火后,吃熟食后人类才开始有灵智的”
“你说的也是没有根据的不算”孔子打断道。
“那你说人类是怎么有灵智的”
“人类是怎么有灵智的,还不明摆着人类是因为神灵给予了人类灵智”
“等等你又认为是神灵给予人类灵智的”
“是的我是这么认为的”
“那么神灵为什么要给人类灵智呢不给其他动物灵智呢哪怕是一点点”
“因为这个世界需要一个管理者”
“管理者”
“神灵是让人类来管理这个世界的”
方基石打断道:“然后这个世界上就理所当然地有了天子和诸侯君王有了世袭贵族,有了等级身份,有了士级身份,有了你孔丘”
“然也”
“啪”方基石把酒杯顿到案几上,一下子火了起来。
“大哥你”
“我看你不接受老子的道学原因,就是因为你放不下你的士级身份,放不下你的优越生活你不愿意改变怪不得了你说天子、诸侯君王、世袭贵族、官宦、商贾他们都不愿意学道的原因,就是因为放不下眼前的生活了。你也一样你不愿意放下眼前的生活”
“我大哥我”孔子辩解道:“我冤枉啊大哥我的生活一点也不奢侈我一样在贫苦线上挣扎啊大哥”
第558章 这个社会需要智者来管理
听孔子这么一说,方基石一下子楞住了。
是啊他一直与孔子在一起生活,是知道孔子的家庭生活情况的。
孔子的生活一直不好,处于贫1下1中1农的水平。本来他是可以做得好一些的。可是自从办了私学后,他的生活就越来越差了。多余的钱,他都用来补贴私学了。
在他家的私学里,有几个学生不但没有交学费,还经常吃他家的。人家娃赖在那里,你不能不给人家吃啊是不是虽然事后一般人家都很自觉,都变相地补贴了,可他家也没有那么多成本垫资啊
有不少学生家里是真的交不起学费,你一定要人家交学费人家肯定不送娃来上学了。所以孔子就采取了“先上学后交学费”的办法,鼓励别人送娃来上学。
在学费上面,他也没有明确规定,等学生家长有钱了,或者是有物品了,再自觉地补交学费。
有的人家,几年都没有交学费,而且娃还经常吃孔子家的。也有的人,暂时没有交学费,后来补交了。而且补交的学费比正常交的还多。可是孔子家里没有那么多成本垫资啊
所以经常日子过得紧巴巴地。
孔子的家庭生活一直处于温饱钱上,只有别人送来了好吃的,一家人才正式加餐一回。
有时还不是他一家人吃的,一碗美食,除了自家三个娃优先吃外,还要给方基石家的四个娃留一口。有时还要给住宿在他家的学生留一口。
孔子自己的生活比亓官氏和子女们要好一些,经常在鲁公那边吃。他是鲁公手下的官员,经常有公款吃喝的机会。比如说大型祭祀来了,他作为工作人员,就可以吃一顿两顿工作餐。另外祭祀结束后,还可以分食到一些祭品。
私学办到曲阜城后,生活才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改善不大曲阜城招生到的学生,都是按照规定交的学费。学费收上来后,他还要给“代课老师”子路等人分一些。
子路等几个早期学生,毕业后并没有离开,而是留校任教了。
不给工资给他们,人家不会干的因为别人也要生活,别人也要养家糊口。
“那你图什么呢”方基石问道。
此时的方基石,语气缓和下来了,情绪也不再那么激动。
“图什么”孔子摇头苦笑了一下,说道:“我图什么我图做人之本”
“做人之本”
“我觉得这是我做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人,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我应该、必须这样做”
“先生说这是尽人之责、尽己之能。”
“对对对”孔子应道:“这是尽人之责、尽己之能,先生说的没有错我已经意识到了,做人当如此,所以我必须这样做”
“可是”方基石打断道:“你的想法是好的可你的方法是错误的不不是方法是错误地,是出发点是错误的先生说出发点是错误的,结果一定也是错误的或者达不到目的”
孔子没有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