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都做工去了,回来得很晚。”
“那我去把她们叫回来,顺便买些菜。”颜回说道。
“好”
颜回走了几步又走了回来,伸出双手抱儿子。儿子先是怕生,但还是要了。抱着儿子,颜回就去找丈母娘和妻子。
“嘿嘿这娃他要他”老丈人见状,欢喜地说道。
“天性”子路在一边说道。“小孩子虽然还不会说话,可他们心里能感觉得到,这个人对自己没有恶意。也许这就是血脉相亲的关系吧”
“嗯”孔子也在一边点头。
颜回上次在老丈人家住过一段时间,所以对这边的情况还是比较熟习。不一会儿,就找到妻子和丈母娘。
在路上的时候,儿子要了一会就不要他了,开始哭。好在他会哄,一会儿就把儿子给哄住。
“不哭不哭爹带你去找娘噢”
儿子好像听懂了似的,哭了几声之后就不哭了。
来到妻子做工的地方,有人眼尖,看见一个陌生人抱着小儿,一个个都是本能地惊慌。不过马上就反应过来,都围过来看热闹。
“娘”就在这时小儿突然地叫喊起来,朝着娘亲扑腾着。
“啊”颜回的妻子见状,先是吃惊。接着“哇”地一声就哭了。“我儿会叫娘了我儿会叫娘了呜呜呜”
从做工的地方请假回来,顺便在集市上买了肉食和一些菜品。
丈母娘忙着去厨房做饭,招待客人和女婿。老丈人继续陪着孔子、子路等人说话。几个机灵的同学急忙跑去厨房,帮忙做饭。
颜回抱着儿子进了妻子的房间,一家人关上门说着悄悄话。房间里,不时地传来一家人的欢笑声。
“呵呵呵”听到女儿、女婿一家人在一起欢笑着,老丈人也开心地笑着。
在颜回老丈人家吃了饭,也算是代表颜回家的长辈认了亲。孔子没有住下,按照方基石的意思,一行人前往宋国都城。
颜回没有跟随,留在这里与家人团聚。至于颜回带不带妻儿走人,孔子没有发表意见。这是颜回的事,由他自己作主。
现在的孔子,是奉命来天下讲学的,有鲁公开具的任命书。来了宋国,自然是要去拜见宋公的。
上次来的时候,因为没有鲁公的任命书,在没有人引见的情况下,无法见宋公。再则当然的孔子,正处于落难时期,去了可能自找没趣。而现在的他,不仅有鲁公的任命书,还有在卫国当官的事实。
就凭在卫国做官的这个身份,他也可以去求见宋公的。还有孔子见南子的事,早已传到宋国来了。就凭南子的关系,宋公也不会不见。
还有的还有孔子的祖籍在宋国,曾经还是皇室的后代。要不是落难了,以他以前鲁国圣贤之名,就可以求见宋公的。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807章 在宋国遇险
在去宋国都城的路,孔子差点遇害。,。手机端
子路先孔子一步,骑马去往都城,递送晋见宋公的书。孔子一行走得很慢,落在了后面。
在休息的时候,孔子都会趁机教学。大家围坐在一起,听着他讲解他的学说思想。跟随过来的人,都是大学生。所以讲解的内容与学堂里的内容是不同的。
这天来到一棵大树下,孔子一行见好大地一棵树。大树底下好乘凉,坐了下来。要知道这个季节正是宋国的夏天,很闷热的。
大家休息了一会儿,开始听先生讲学。
孔子讲解了一会儿周礼:周礼的来源和周礼的将来发展。然后开始教导学生见什么人施什么礼。
每次都是这样,他会找一个老学生出来,做示范动作让其他新生跟在后面学。
孔子的大学,学生是流动的。有来的有走的,不是固定的那些人。到宋国来了,一路又招收了几个新学生,也有以前毕业的学生闻讯过来拜访。
阳光从树叶间照射下来,大树下有那种闪烁的灯光效果。风吹拂过来,把大家的衣襟吹动起来,给人一种飘飘然的感觉。虽然有风,但还是很闷热。大家的额头,都冒着汗水。
“这是大家见面时最常用的礼。”一个老学生站在同学们对面,双手前伸,叠掌、低头、弯腰行了一个标准礼。然后说道:“大家跟我一起来,学做一个”
在这个老学生的提议下,其他学生都站了起来,面对着那个老学生。然后跟着老学生的口令,行标准的见面礼。
温习完平时常用的礼仪,又在那个老学生的带领下,学习宫廷礼仪。作为孔子的学生,大多都是抱着去当官的愿望。所以必须学习官场的礼仪。
官场的礼仪,内容是很丰富的。不同身份的人,向不同的级行不同的礼。对待下级,也有严格地要求,不可随便。
孔子教导学生行礼,并非后代学者以及鼓吹家那么夸张,把孔子的礼提到特别高的位置,说孔子如何如何重礼。其实不是后来的孔子,只是教导学生官场行为规范。也是:官场那些表面形式的礼仪。
说白了是传授给学生官场与人见面时的基本礼节。
学而优则仕,你要是当官了,你连基本礼貌都不懂,你还怎么在官场混呢是不是孔子是出于这个目的,才教导学生习礼的。并不是后代学者以及鼓吹家所说的那样:孔子把礼如何如何
自从一路碰壁以来,孔子一直在改变自己,在思考老子以及方忠等人的话:什么是礼一个人都不知道人是怎么来的,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不懂人,又如何懂礼呢
礼一样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礼不可能凌驾于一切之人生都不过是为了活着,所以礼不能束缚了世人的手脚,影响生存。
礼只是给世人的行为定一个标准、规范而已。
所以刻意、夸大礼的作用,都走了极端、偏激、过分了。
也在孔子亲自出来示范某个动作的时候,一队官兵围了过来,把他们师生为围困起来。
“谁是孔丘谁是孔丘谁是孔丘站出来”为首的一个官员手按佩剑,向着大树下的孔子等人问道。
孔子往前一步正准备回答,被一个机灵的学生拉了一下衣角。
“先生来者不善”该学生小声地提醒道。
孔子得到学生的提醒,也没有敢承认。要是在以前的话,他是要承认的,说自己是孔丘,有何见教。询问对方什么事是不是误会。可经历过这么多世事后,他对这个世界显得很陌生,不敢承认了。
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处处都存在着危险。一个不小心,你死于非命。不是说怕死,而是说这样不明不白的死,是不值得的。
“谁是孔丘谁是孔丘谁是孔丘站出来”为首的官员见没有人理他,很地气愤。冲着手下的一个兵士喝道:“拉一个出来砍了”
两个兵士听后,快速前,近抓住一个学生,作势砍头。
“没有王法了你们这样随便杀人”孔子忍耐不下去,冲着那个为首的官员喊道。
“王法什么王法在这里我是王法”为首的官员说着,拔出佩剑,提在手里,一副要杀人的样子。
孔子的其他学生见状,一个个都瞪着眼睛围了去一副要打架的样子。对方要是真的敢杀人,他们会前拚命。
现场的气氛,剑拔弩张,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流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