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捉妖奶爸 > 分节阅读 322

分节阅读 322(1 / 2)

下良辰吉日,恭喜啊”

“对啊,不过欣欣都这么大了,你们才结婚呐。”

“你懂什么,人家重在感情,婚礼只不过是个过场。不过还是羡慕沈先生抱得美人归呐。”

“嗯啊,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人家这叫强强联合,还真别说,我也买了份沈先生家的软件,贼好用。以前我们公司年会我老被人怂恿上去唱歌,从来不敢去,今年我准备上去亮一嗓子。”

“英雄所见略同,不过我家那口子名堂多,我三个版本都买齐活了。”

“哟,你还会写歌呢”

“没有没有,那是帮我想搞音乐的堂妹买的。”

原本好好一堂家长会,在沈崇来了之后却骤然成了菜市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刹不住车。

讲台上的欧阳老师分外无奈,但她又不好说什么。

终于,在勉强把陶淘的事说完之后,欧阳老师耍了个小聪明,轻咳一声,“沈先生,欣欣的总结报告其实我已经发到您的微信上,不过您既然来了,我也念一念沈先生您有什么想法也好和我交流一下”

沈崇自己也挺烦,可算能趁机示意大家都安静下来,“欧阳老师你说,我听着。”

欧阳老师抹把汗水,还是沈先生说话管用:“林欣欣小朋”

沈崇打断道,“沈,沈欣欣。”

他等这一天好久,终于有机会在人前名正言顺的纠正欣欣的姓氏了

我老沈就是这么强势

就是这么了不起

我的女儿当然跟我姓

他这话一出口,透露出来的信息很是意味深长。

欧阳老师先是一愣,呆呆看着沈崇,有点拿捏不定主意。

虽然石锤科技蹿升得如同火箭那么猛,但他和坐拥林一工业,更是升林集团继承人的林知书差距还是很明显呐。

改姓,就意味着他才是这一家之主

林总会同意

林总家里长辈会同意

华国人对子女的姓氏尤其看重,讲究门第与传统。

往大了说,升林集团这庞大的资产等若一个朝代。

这是要改朝换代了

沈崇却真没在乎这么多,他就单纯的觉得欣欣该跟着自己姓,更没觊觎过老林的家产。

面对欧阳老师疑惑的眼神,他再度点头确认,“欣欣的确要改姓,等孩子妈回来就一起去改户口本。”

教室里一片良久的沉默,骤然得知此事的家长们难掩震惊。

之前他们虽然在恭喜沈崇,但心里却觉得他是入赘。

倒没人看不起他这入赘。

以升林集团的影响力,再以林知书本人的条件,这世上有上亿人削减脑袋都想入赘。

可现在大家却突然发现,沈崇的能量超乎想象,林知书对这个男人的看重,也令人震惊。

欧阳老师稍微缓了缓才把口改过来,她的报告里把欣欣几乎夸到了天上去,沈崇也觉得面儿有光,倍感自豪。

真不是他王婆卖瓜,欣欣确实强,无论学习能力还是各方面的综合素养都比同龄孩子强出去一大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除了沈崇带着她拿下少儿舞蹈大赛的冠军之外,她这些年还没少拿别的奖项,什么少儿钢琴大赛,蜀川青少年美术金奖,都有。

部分美术作品还被选派参加国家级比赛,同样名列前茅。

要不是林知书不同意,这家幼儿园早拿欣欣当招牌,甚至把欣欣的照片和诸多奖项印在校门口的板报框里了。

等了一会儿,家长会开完,学生们又陆陆续续的下来,接下来是学生家长在教室里与孩子们互动做手工课。

欣欣本以为沈崇今天来不了,刚才家长快到齐了孩子们才上楼,她没看见人,这会下来分外惊喜的发现爸爸坐在那里,可给她高兴坏了。

手工材料是学校提供的各种组合纸板,可以拼装成不同的东西。

具体要做什么,学生们根据封面图案自己选。

欣欣毫无悬念选中了最复杂的斜拉大索桥,可把旁边的几个家长看得偷着乐。

之前,学生家长们还时常会在心里吐槽这种亲子活动,认为自己分分钟几万块,居然得在学校里做这种挺浪费时间的事。

但今天没人暗自腹诽了,人家今儿刚赚了八十亿的沈大老板不也在那里做手工吗,还选了个最复杂的斜拉桥,哈哈哈哈

欣欣起初没意识到自己坑爹了,后来发现同学们或主动,或在爸爸妈妈的要求下都选的简单的石板桥,又或是小房子,自己这图案上的斜拉索桥虽然好看,但真的好复杂,有点尴尬。

“爸爸,我我去换一个吧”

欣欣看着桌子上的斜拉桥包装,依依不舍道。

沈崇哈哈一笑,拍拍自己胸脯,“欣欣别慌,爸爸做这个是专业的。”

他心里补了句,说出来欣欣你可能不信,上辈子爸爸连等身高,有三百多个不同零部件的超大型高达都能自己装,区区斜拉桥算个啥

第435章 空降丈母娘第二更

今天欣欣的同学家长得被狠狠的上一课。

事实证明,牛叉的人做什么事都牛叉。

哪怕只是带娃拼个手工课这种普普通通的小事,他都能玩出花来。

“欣欣,第二十、三十七、三十九块,你先准备一下。等会这三块要先拼在一起搭成架子。”

“好的爸爸”

“欣欣你把绳子都拿出来,一根一根的理好摆在桌子上,从长的到短的摆放要依次整齐。你看这边,是不是发现斜拉桥上的绳子长短都不一样等会我们用的时候,就先把两端最长的接上,给它吊起来,然后再一根一根的连上去。做事情要有计划”

“好嘞”

“欣欣我在这边拉,你到那边去扯一下,注意不要用太大力,先别捆太紧,我们把形状摆好了,再一根一根的加固,这样斜拉桥的两端就对称啦。”

“yes sir”

与别的学生家长一块一块笨手笨脚的拼装完全不同,沈崇先以极快的速度把拼装纸板的说明书扫了一遍,随后就把那张纸扔到了旁边,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吩咐欣欣给他打下手。

沈崇更没让她闲着,欣欣的参与感暴强,命令一个接着又一个的下达,并且每个命令的指向性都很明确,特别适合孩子理解。

更恐怖的是,他一边吩咐欣欣,还一边给她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同时他自己手上动作却没停,精细、准确且高效率的拼装着结构复杂的斜拉桥。

他简直不是人,更像个精密的仪器。

大家都准备带娃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为何偏偏你如此优秀

其实这种手工课往往为难的是家长,真要完全交给孩子来弄,那今天就别指望放学了。

通常学生家长是主力军,孩子顶多只能帮忙上上色,慢悠悠的拼一些特别简单的零部件。

沈崇与欣欣这个分工合作,已然是家长带娃参加手工课的最理想状态,多少给娃留下些参与感就行了。

但参与感强成欣欣这样的,家长们还真没见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