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捉妖奶爸 > 分节阅读 325

分节阅读 325(1 / 2)

打压天才,可以让他在往后的人生里学会低调谦逊,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做人做事。

“沈崇你站住。”

秦芸平静的声音在沈崇背后响起。

他脚步一顿。

唉,走不掉了,他回过头连连拱手,“阿姨我错了,真错了。您就把我刚说的话当成一阵风,呼的一下就过掉吧。”

秦芸摇摇头,将椅子稍微往旁边挪点,再拍拍另一张凳子,“你既然说聚合物隔膜的材料有问题,那我倒是真有兴趣听听的你高见。”

“哪能有什么高见,都是瞎咧咧。”

沈崇背心有点发凉。

丈母娘在盛怒之后突然平静,这显然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她越是淡定,就越是显得恐怖,并能带给人极强的压迫感。

丈母娘的情绪调节与伪装能力,和孩子妈简直一模一样

老林这也学的她的

“我看你不像瞎扯。电极与电解液还有金属外壳涂层你都没提,电池的放电稳定性和电压你也没挑刺。一来就盯上聚合物隔膜,说明你心里有想法。两年这个阈值你怎么得出来的,说说看吧。”

她语调平和,但却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她的潜台词就是,你不说个门门道道出来,那今儿就别想走

沈崇暗叹一声,得,没办法了。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非得闯,接招吧您呐

他轻咳一声走上前去,“那我就稍微说说”

秦芸突然觉得这女婿的气势与之前略有不同,心头暗自一凛,果真如传闻中那样恃才傲物。

好一个狂妄晚生

“行,我洗耳恭听。”

她说道。

沈崇笑笑,“这是用聚丙烯为主的织造隔膜吧”

“对。”

沈崇再道:“聚丙烯隔膜,又叫隔膜。目前全球做得最好的是岛国与美国。阿姨您是希望您投资的这家企业在攻克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同时,打破其他国家在隔膜领域内的垄断地位”

秦芸见他竟说到了点子上,微感诧异,点头:“不错,如今我们华国虽然强大,但在许多领域与其他国家犬牙交错互有胜负。单就电池隔膜这一项,我们每年就要被赚走数十上百亿利润。我们目前只能做到在低端产品上替代,高端产品极其依赖进口。”

沈崇继续说道:“那我只能说阿姨您想多了。这个项目吧,它的下一步动向应该是改良织造、合成与提纯工艺,试图提高隔膜的稳定性与力学性能,对吧”

秦芸这次真惊到了。

她刚才看的那篇论文其中关键部分,的确提到了这一步的研究和投入方向。

但沈崇却并未看到那部分论文。

另外,这件事本就是绝密,世上除了她的学生和她本人之外,再无第三人知晓

“你怎么知道的”

沈崇一看秦芸的脸色就知道自己完全说中了。

前世那家破产企业,就是跪在这方向上。

“没用的,不革新,再怎么改良都过不了两年上限采用阿姨你们这种织造工艺制作的隔膜,表面缺乏惰性分子覆盖,抗碱性腐蚀能力最多只能再提高50此外我国地大物博,南北温差极大,北方冬季气温较低,隔膜抗低温性能非常差,在东北地区别说两年,一年就得发脆开裂,沿着这条工艺下去,从一开始就走在错误的路上,越深入只会错得越远”

既然丈母娘大人诚心诚意的求打脸,沈哥决定成全。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些事真没办法,他的发动机一旦点燃,刹不住车。

秦芸怒而辩道,“你这完全是无根无据的推论,没有实验数据的支撑你凭什么下定论”

沈崇傲然一笑,没理会丈母娘的质疑,自顾自道:“目前国内电池行业主要的新兴市场就是新能源汽车。那么我反问你一句,抛开抗腐蚀这个点不谈,只说低温。以后用你们电池的新能源车厂商还得只卖南方不卖北方又或者必须规定消费者不能开车去北方这种产品卖得掉吗没有市场的项目,有做下去的价值吗”

秦芸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我问你的结论从哪儿来,你别扯其他地方”

沈崇拿过纸笔,嘴里叹口气,“那行,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说完,他开始在纸张上写写画画,先写出聚丙烯隔膜主要材料分子式,又写出辅料分子式。

“这个织造工艺的结果,是这样的”

“在碱性条件下,电位转移的过程是这样”

“电池充满电后,锂离子全部在这侧,电子会在另一侧不断撞击,改变聚合膜中的电价,不管发生反应的概率再小也依然避免不了。”

“综上所述,就现在这样的织造工艺,无论怎么改都没用”

秦芸起初还不信,从沈崇手里抢过写得满满当当的草稿纸,以极快的速度一路看下去。

她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难以置信。

这虽然并非她最专业的领域,但学问往往相通,秦芸的个人知识面涉猎极广,物理、化学、机械均有所涉猎。

广博的知识面与宏大的大局观,这正是她能高屋建瓴带出不少在各个领域多有建树的学生的根本原因。

沈崇写的东西有没有真家伙,她一看便知。

良久,她放下这张纸,久久不能言语。

逻辑严密,公式正确,推论合理,这只是她最初步的判断。

但更恐怖的是,沈崇将她学生接下来的研发方向全说中了。

甚至针对每个研究阶段进行完整的推论,每一次,他都猜中了每个研究阶段的下限。

“阿姨,虽然科学需要实践来证明,或许每次研究进展都存在下限与上限。如果您学生的研究能将每一步都推到上限,哪怕只能在中段,或许还真能勉强达到三到五年的使用寿命。但我只能很遗憾的告诉您,我的判断是,每次研究的进展都会在下限值,最后的确超不过两年”

沈崇拿起纸来逐行解释。

他的结论当然有理有据,天衣无缝。

看似推论,但其实压根就是把前世那个倒霉蛋企业的灭亡过程给复述一遍。

本来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他就差没把别人的实验数据搬出来。

不是他不想,是他不知道,那东西毕竟保密,所以他只能把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伪装成推论的样子。

但秦芸懂行,可以窥斑知豹。

理论,是实践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