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个人,都会喜欢赞美自己的话语。跟何况,在墨索里尼臭骂自己的当前,听到知己的赞美,莱费尔肯定还是心情舒畅的。
不过,亚伯拉罕找到莱费尔的目的,可并不只是想赞美他这么简单。
紧接着,亚伯拉罕就表露出了自己正真的来意:“莱费尔上将,其实罗西副首相对你非常欣赏。你也知道,这次海战时罗西副部长一手促成的,对于这一战的功臣,他一直想要好好嘉奖一番。”
罗西副首相
莱费尔听到这里,顿时仿佛明白了点什么。
“你是罗西副首相的人,他让你来的”莱费尔盘问亚伯拉罕道。
倒不是因为他讨厌罗西这个人,相反,对于批准了奥兰海战的罗西,莱费尔甚至是有极大好感的。某种意义上,说是罗西的命令,成就了他莱费尔这一仗的胜利也不为过。
“是的,我一直为罗西副首相办事。”亚伯拉罕也毫不遮掩,大大方方的说出了自己的身份。
毕竟,墨索里尼刚才羞辱莱费尔的过程,以及莱费尔出来以后,那一路上掩饰不住的愤怒,亚伯拉罕可全都看在眼里。
这个时候,正是拉拢莱费尔的最佳时机
“罗西副首相说了,以莱费尔上将在奥兰一战中立下的大功,晋升海军元帅也毫不未过。只要莱费尔将军愿意,副首相将尽快筹办莱费尔上将晋升海军元帅的示意。”
亚伯拉罕的言下之意,莱费尔算是听了个明白。
对方不可能是问自己愿不愿意获得元帅这个头衔。毕竟,傻子才不愿意让自己的地位更进一步。
拿破仑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而一向把拿破仑视作自己偶像的莱费尔,同样赞同这一观点。
元帅头衔,是对一名军人最大的荣誉,是多少人毕其一生追求的名号,只要是个军人,都不会蠢到拒绝触手可得的元帅头衔。
亚伯拉罕真正询问自己是否愿意的,其实是愿不愿意投奔罗西麾下效劳而已。
“你让我想想”莱费尔虽然看穿了一切,但一时也不好做决断。
“将军,机会可不多了。”亚伯拉罕在一旁煽风点火的怂恿道:“一旦领袖大人恢复了身体,从医院里出来,接管各项事务。到那时,即便罗西副首相想帮你晋升元帅,首相若是阻拦,估计你也升不上去”
亚伯拉罕的话,可以说正好击中了莱费尔的软肋。
没错,今天墨索里尼都已经如此不给自己留面子了,自己要是再用热脸贴上领袖的冷屁股,傻乎乎的继续替墨索里尼做事,估计也是白白献殷勤。
倒是这罗西副首相,虽然平日里一直表现的和和气气,不问大事,但到了关键时刻,比如这次奥兰海战,他居然也能短时间内独自调动意大利海军精锐作战,并得到各方面的一致批准。
仅从这点来看,罗西副首相,似乎也比表面上要有能耐的多。
相通了这点,莱费尔很快就做出了回复:“替我转告罗西副首相,明天我一定登门拜访,感谢他的好意。日后如果有需要我做什么的地方,也请他只管告诉我。”
莱费尔从来都不是一个畏首畏尾的人,一旦做出了决定,他马上就能毫不由于的去执行。
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在奥兰海战中,放弃稳赢的局面,对法国海军见死不救,避免联合作战,选择独自击败英国舰队的作战方针。
虽然那一仗莱费尔能赢下来,也脱不了德国潜艇部队支援的关系。但是,莱费尔在那一战里,表现出的也绝非是懦弱性格。
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一直如此
从元旦节到今天,清扬一直保持爆发状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
今天是月票双倍活动最后一天了,清扬恳请大家再帮忙投一投,支持一下清扬这个二战文里最扑街的作者。
拜谢了,拜谢
正文 第四百七十一章 遍地元帅求月票
勃捞希契最近总感觉怪怪的,至于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大概与莱因哈特一口气晋升了3名陆军元帅有关系吧。
在此之前,莱因哈特把勃捞希契尊为陆军唯一元帅,并借此为台阶,给了勃捞希契一个放下陆军总司令权利的补偿。
那时候,德国一共就2个在职的元帅。一个是陆军元帅勃捞希契,另一个则是海军元帅雷德尔。
布劳希奇这个元帅,是莱因哈特给他的心理补偿,为的是不要让布劳希奇因为被降格为陆军总参谋长而心存不满。
毕竟,在德国,一个元帅的荣耀,可比一个陆军总司令的位置要荣耀许多。在此之前,除了德皇威廉二世在和平时期任命的少数几位陆军元帅外,只有独立指挥过一次战局,赢得一场会战胜利,或者占领一个大型要塞的德国将领,才能有可能获得陆军元帅的军衔。
这样的台阶,布劳希奇也很快就接受了。
至于雷德尔的海军元帅,这或多或少与莱因哈特出身与海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最初的“海军派”,莱因哈特如果不在海军里面设立一位元帅,这才反倒显得有些不合情理了。
至于空军,凯瑟琳与胡戈都有很大的可能成为元帅。
历史上的凯瑟林,在法国战役后,是被希特勒越过上将一级,直接升为了元帅。
而这一世的凯塞林,现在还是循规蹈矩的被莱因哈特留在上将位置上,继续磨炼。
空军那边,在法国战役之后没有晋升元帅。凯瑟琳和胡戈两位空军上将,就一直被这么吊着,为了这个元帅职务继续竞争下去。
至于陆军,好歹德国陆军击败了曾经世界第一的法国陆军,而且这次大战中,德国攻破了比利时的埃本埃马尔要塞堡垒群,绕过了世界闻名的马奇诺防线,一次性击败了英法比三国联军。
如此巨大的功绩,莱因哈特要任命3位元帅,似乎完全说的过去。
而且,莱因哈特自认为,他比起历史上希特勒一次就任命12位元帅的做法,已经收敛了太多。
为了照顾陆军的情绪,莱因哈特就连空军方面的两位绝对算得上优秀的上将,也因为曼施坦因一句“却有贡献,但绝没有与陆军总司令相提并论功劳”的建议,搁置了空军方面的元帅晋升安排。
最终,指挥b集团军群,向低地国家推进和吸引联军北部主力进入包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