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问道三十年 > 第七章 杨氏家族

第七章 杨氏家族(1 / 2)

杨皇后离开御房,心忐忑不安。

武帝对她的态度是不冷不热,只说很累,让她早点归安。

在回寝宫的路上,她与王贵妃相遇,王贵妃手牵小皇子司马亮,一脸的宠溺。

司马亮比司马衷小一岁,宽额厚唇,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看到杨后便上前行礼,王贵妃也是侧身行礼,让道给杨后。

杨后:“妹妹这是要去哪儿?”

王贵妃:“陛下传妹妹携亮儿去见,姐姐可知原因?”

杨后闻言,心厌恶,没好声地说:“去见便知。”

说完便径直回宫,大长秋跟在身后,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王贵妃看她离开,拉起司马亮的手向御房方向走去。

武帝似乎很喜欢司马亮,看他进来,脸上有了欣慰神色,刘常侍悄悄退下立在外面,御房不时传来阵阵笑声,他记忆自大皇子病逝,二皇子失聪之后,武帝就没有这么畅快地笑过。

杨后回到宫,一直不说话,脸色沉重。宫刮过一阵阴风,卷到了瓦砾,发出沉闷的声响。

“陛下怎么能够这样,衷皇子现在是长皇子,他也未曾召见过,却传召王贵妃与亮皇子前去,这不是成心给皇后您难堪么。”大长秋终于忍不着了,忿忿地说。

杨后:“王氏家族送女入宫自生了小皇子后,动作频频,他们的小心思难道我就不知道么?二个皇子大病本就离奇,轨儿即是长子,也是诸皇子最聪慧的,偏他早夭。衷儿被烧得失聪痴呆,若非如此,武帝怎么会生立弟之心!”

大长秋:“陛下应无立亮皇子为太子意思,他王家虽为原世家首族,又如何。”

杨后:“齐王如与衷儿争储,二家必有一伤,王家自是要坐山观虎斗。待一方倒下,一方精疲力竭时出其不意,来个渔翁得利不是没有可能。”

大长秋:“难道我们就要如王贵妃他们愿?”

杨后:“杨氏也是门阀世族,历经朝廷勾心斗角,难道还怕了他们不成。”

大长秋:“皇后娘娘子早定贾将军女为衷皇子妃,这招棋很是高明。贾统领现为皇后娘娘所用,我们消息灵通了许多。”

杨后:“无忧道姑和若小姐什么时候到?”

大长秋:“就在这两天吧。”

杨后:“来后即传她们前来觐见。你传令让小皇门请太师进宫。”

“是。”大长秋应声退下。

杨后:“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她似乎很累,竟然以手支颐睡着了。

小黄门到太师府传令时,太师杨竣正与长史议事,闻诏便请传诏小黄门先在府喝杯清茶,他处理完家事便随之入宫。

长史:“皇后娘娘请太师入宫定是立储之事,真是多事之秋。”

杨太师:“王家边境事宜探查可有结果?”

长史:“我们派出的人都是有去无回,贾兮辰派去的人也未能幸免。都无声消失了。”

杨太师:“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已抓着了王氏的软肋。”

长史:“边境不太平,派去的人因何失联我们还不得而知。”

杨太师:“每天入边境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就独独他们失踪了,别人完好无损?糊涂!”

他声音严厉,已是不胜其烦之态。

长史低下头不看他脸色:“若小姐和无忧道姑进京了。”

杨太师:“什么时候的事?”

长史:“皇后娘娘的诏令,若小姐抵京先来向太师问安了。”

杨太师:“若儿是个聪明的孩子,他贾家有兮辰,我杨家有若小姐,二人资质不相上下,他二人联手,定是能有更大作为。

长史:“若小姐自幼以皇后娘娘为楷模,巾帼不让须眉,是杨门后起之秀最优秀的人才。”

杨太师:“我杨门儿郎还不及一个女子,可悲。”

长史:“世上不及若小姐男儿千千万,太师高兴方对。”

杨太师点点,对长史:“你传厨房备家宴款待若小姐师徒二人,用膳后即随我入宫。”

说完,便向前庭踱去。

小皇门喝着香茶,静等太师,身旁侍候的侍女添了三遍热水后,太师方进来。

“太师事宛了?我们这便回宫复命,如何!”

杨太师喝了口侍女奉上的热茶,慢慢品后,赞叹说:“好茶。”

他放下茶盅询问小黄门:“不知娘娘因何事传我入宫?”

小皇门:“这个便不知道了,今儿事多,李太史入宫禀天生异象,陛下在御房诏王贵妃和亮皇子前去,帝、妃与小皇子相聚甚欢,晚膳也是一起用的,陛下赞亮皇子很像他少年时,言辞多赞誉。”

杨太师:“今儿早朝议的就是昨晚天象,轸宿出彗星,金星侵犯井宿。皇后娘娘必时为此事心烦。不急。公公且慢慢品尝我新得的泰山女儿茶。”

“即然太师如此说便不着急。听闻这泰山女儿茶,产茶区纬度高、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茶树休眠期长,采摘期短,所产茶叶叶片肥厚坚结,有浓厚的泰山板栗香气,素有“茶板栗”之美称。”小黄门慢慢啜饮着,“已饮了三遍,品味还是这般香醇,确实是难得好茶。”

“自是,这泰山女儿茶叶多为一枝一叶,较为细嫩,所以泡茶的水温以85度左右为最佳,水温水温低了,茶叶漂浮在上面,茶叶无法完全冲泡开来,其香味与其丰富的营养元素无法充分发挥;水温太高会把茶叶烫熟了,使茶汤失去鲜灵的清香味,泡出的茶水色黄水浊,并伴有苦味,营养元素也易被大量破坏,造成“熟汤失味”。”杨太师不紧不慢与小黄门闲聊着。

小黄门啜饮一口慢慢品尝着说:“这茶色清沏剔透、碧绿娇嫩、清澈晶莹,饮之回味醇美,沁人心脾,留香悠长,这必是上好山泉水所泡,太师如何取得这山泉水?”

“乐陵公石苞金谷园有储,我且去向他讨要的。公公有口福,请慢慢品尝。”杨太师含笑说。

“传闻大司马这金谷园所有之水有养生功效,这女儿红也有清心提神,活血化淤之功效,该茶与其水冲泡自是养生上上品。且这瓷器甚好,茶叶在杯舒展、游动,甚是赏心悦目。我自好好品尝一番。”小黄门用手转着瓷杯说。

“如此,我便让家人也给公公备这上好的女儿红与一套瓷器,公公在宫也能好好品尝。”杨太师说。

小黄门闻言看向杨太师:“太师自去忙,咱家在此等候,甚时方便了咱们再进宫不迟。”

“如此甚好。”杨竣对侍奉在旁的侍女吩咐,“小心伺候着,不可怠慢公公。让管家给公公备上刚所言之物。可听明白了?”

“婢子听清楚了,给公公备上好的女儿红与一套瓷器,请公公在宫也能品尝到女儿香茶。婢子这就去向管家传太师令。”女婢衣着藕荷红丝衣,眉色清秀。回答完便向外走出。

“太师府女婢原也是这般聪明伶俐,皇后娘娘治理后宫有方,所颁女德为天下女子行为规范,深得陛下欢心。原来是太师治家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