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以岚:“”她能说是因为在街上听到百姓们根据一些消息臆造出了两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所以冲动之下就找上门了么
“我路过”洛以岚爽快地道。
君无弈失笑,“今早送去的礼物可还喜欢”
说起这个,洛以岚便瞪了一眼君无弈,君谦修站在两人之间,一会儿看洛以岚,一会儿看君无弈,忽然开口问道,“父王,什么礼物啊”
君无弈失笑,“没什么,既然做完了功课,便去书房,练习半个时辰大字,等会拿来给我看看。”
“哦”长这么大,终于被嫌弃的君谦修小朋友垂头丧气地跟父王和师父告别了之后便离开了。
还以为师父来了,今日他就不用做这个功课了呢
一边带着洛以岚去书房,君无弈一边问,“岚儿不喜欢我今日送去的礼物”
洛以岚轻哼一声,“王爷的心意,哪敢不喜欢啊,只不过这种抢热搜的行为,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昨夜的一番布置”
对于洛以岚嘴里迸出来的陌生词汇,君无弈有些疑惑。
洛以岚道,“你不知道么,外边已经传遍了洛小姐和魏王殿下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隐隐有将陈婉娘一夜风流的故事给盖过去呢”
说到最后,洛以岚几乎是咬牙切齿
君无弈一愣,继而闷头低笑出来,“岚儿不说,我暂时还不知外边的消息呢,不过至死不渝么,倒是可以听听。”
洛以岚:“”这位爷关注的重点是不是错了。
眼见洛以岚一阵无语的模样,君无弈扬眉道,“你不喜欢”
洛以岚瘪嘴道,“这样一来,岂不是便宜了陈婉娘”
“便不便宜谁,本王不管,不过这样的故事,本王很喜欢。”君无弈道。
洛以岚无力地摆摆手,她不说了不说了还不行么
君无弈给她倒了一杯热茶,想起方才平阳长公主叮嘱的事儿,有些犹豫要不要跟洛以岚开口。
洛以岚一眼便看出了某人欲言又止的神态。
喝了一口热茶,笑道,“王爷这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君无弈看她笑眯眯的模样,抿了抿唇,道,“我跟陛下请旨,让陛下为我们赐婚好不好”
“咳咳咳”听到君无弈的话,洛以岚重重地咳了一声,脸色都涨红了,“你说什么”
君无弈知道她听见了,只是有些不可置信,在心理轻叹了一口气,站起来为洛以岚拍了拍后背,“我只是说说,你若是不愿意,便再延一段时间。”
君无弈其实知道,洛以岚跟金陵城中那些大家闺秀很不一样,别的女孩儿,若是确定了与哪位男子交往,双方必定就要定下婚事了,但,洛以岚却未必一样。
她总是有一些,跟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想法和本事。
听到君无弈这么说,洛以岚哦了一声,低下头继续喝茶润口。
房中安静了一会儿,君无弈忽然开口道,“跟陛下求旨是跟你说说,但心里是认真的。”
洛以岚一顿,又哦了一声。
气氛怪怪的。
君无弈轻叹了一声,“你大约还没有做好准备,没关系,不必多想。”
洛以岚想了一下,道,“我只是觉得,会不会太快了”毕竟,在一起也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呢。
太快了么君无弈眼神微闪,岚儿是不是觉得日后还是可能会离开呢那么,自己要如何做,才能让岚儿相信自己,觉得自己可以和她相伴一生呢
相伴一生。
这样缠绵的字眼一下子闯进了君无弈的心里,如果是和岚儿的话,他很期待那样的未来。
不动声色的,君无弈压下心头的想法。
听到君无弈的话,洛以岚松了一口气,两人都有意转移话题,她想了想道,“对了,我今日在望云馆的门口遇到王子修了。”
君无弈想了一下道,“王子修不是庸碌之辈,昨日的事情,或许能查到望云馆的身上,王洵虽然胡闹,但到底是晋国公府之人,王子修如何允许外人去欺负。”
洛以岚了然地点头,皱眉道,“王子修怀疑昨日此事是有人蓄意为之,会不会查到你的头上”
君无弈并不在意,“王子修没有那个闲心。”
“好吧。”洛以岚点头,那她也不用担心什么了。
清宁宫是当朝太后的居所。
当朝太后是先帝的第二任皇后,先帝的第一位皇后同样出身晋国公府,乃当今晋国公亲生的姑姑,只是生下当今之后,便身体每况愈下,直到当今六岁的时候便撒手人寰,后来,先帝续弦,着先皇后的族妹,也就是当今太后入中宫,主第二任皇后,也将先皇后所生的皇子放在继皇后膝下养育至出宫开府为止。
因此,当今太后同样出身晋国公府,乃现晋国公的姑姑,同样也是当今皇后的姑姑。
这是一位已经历经两朝,甚至可能历经三朝的皇太后,如今也不过年过六旬,但她在先帝还在世时,便幽居清宁宫,鲜少出宫门,尤其是先帝晚年时,她已不问前朝后宫之事。先帝薨逝时,魏王在军中尚未回来,先帝留下的几个儿子,多不成气候,朝中一时有些混乱,还是太后终于从清宁宫中出来,主持大局,将当今推上了皇位。
她虽不是当今的亲母,年纪也不过比当今多了十二三岁的年纪,与当今的感情却依旧非常好,因此,庆熙帝下朝之后,经常也还会去清宁宫问安。
这天,庆熙帝下朝之后,照例去清宁宫问安。
“皇帝的朝事都处理完了今日这么有空来清宁宫”太后问道。
“朝事自是要处理,但是过来给母后问安,也是必不可少之事。”庆熙帝道。
太后点了点头,“皇帝有心了。”
庆熙帝先喝了一口热茶之后,才问道,“母后身体如何了前些天气转凉,宫人说母后也染了些风寒。”
太后不在意地笑道,“不碍事,本宫年纪大了,天气转变便容易生病,也不是什么大事。”
“虽说如此,也该小心一些。”
两人相视闲话家常一般,有一句没一句得说着。
最后,太后道,“如今,魏王回金陵也有些日子了,他的封地到底在外地,长期留在金陵,也不是个事,皇帝意下如何。”
庆熙帝微微皱眉道,“如今北方战事情刚刚落定,大齐既已和狄国修好,这十几年内,便不会有大战发生,只是,狄国毕竟是游牧民族,秋冬之后,南下窃掠之事依旧不会断,北方依旧需要固守,如今已经开春,朕正和朝中重臣商议,着几员大将过去,与原先边防将士一道固边。”
太后对此并不多置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