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信手拈来的内容,震慑着在座的所有人:“如此长时间的压迫和管理,让华夏之百姓更容易安于现状,更容易服从官员的管理。”
他不仅仅知道这些,他还知道,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的老百姓依旧畏官入虎。他们更愿意在能够生活下去的时候选择服从,展现出极其恭顺的态度。
而且他们愿意学习,也善于学习。哪怕教育水平无法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死记硬背迅速的获得生产技能。
比如说二十一世纪的无数农民工,很多都可以在工厂内从事生产工作,却没有相应的机加工学业文凭。
能拥有这样的人民,是管理者最幸福的事情。只要这些人有一个活路,能够勉强的活下去,他们就会用劳动,而不是反抗来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生活
“想一想,这样的民族,哪个国家的人民可以比肩而上升到人口这个层面上,勉强可以比较的日本等国,也立刻变得微不足道了。”说着说着,李乐就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可怕的任劳任怨的人民,中国才能够实现弯道超车,在未来超越众多发达国家,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可惜的是,这些事情,在场的人都不知道。
同时,不得不悲哀的说,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个巨大而且善良的人民群体,中国才会在未来形成一个沙漏形状的不稳定社会结构。
欧美等发达国家,社会结构是圆形的,中产阶级最多,而两侧的穷人和富人较少,法律也经常围绕中产阶级来制定,所以社会相对来说更稳定。
事实上,在欧美的社会学学者眼中,也只有这样的社会结构,才能够长久的稳定下去
而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社会结构依旧是沙漏形状的,富人和穷人都很多,中产阶级是受到两侧压迫的受压迫对象。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社会结构呢因为统治者们知道,中国的中产阶级不会轻易的反抗,他们有不错的收入,有活的更好的希望,就不会铤而走险。
所以中国的法律,很多情况下都是欺压中产阶级的立法:车撞了人,无论如何车都要负责一部分赔偿;有能力赔偿的一方,往往在法院判决的时候,都多少要吃一些亏。
外国对这种沙漏型社会结构可以稳定高速的发展非常的不理解,因为他们无法理解,中国的中产阶级,是恭顺并且拥有希望的人群。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拥有希望的人,是不会选择去做危险的事情的。他们不会去找国家的麻烦,不敢去诟病官老爷们,只要他们能安稳的活着,就可以安稳的一直安稳下去。
“现在的中国人民,落后而且愚昧但是他们愿意工作任劳任怨可以加班,可以忍受低廉的工资待遇”又一个重磅炸弹被李乐抛了出来,震荡着所有人的心
“只要在中国展开基础的培训,就可以瞬间得到数以百万计的合格工人。”李乐如同向大海上撒诱饵一样,抛出了无数的鱼饵,就等着其他人上钩呢。
其他人当然也愿意上钩,对于他们来说,元首口中的工人,简直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工人了
资本家就需要这样的工人,这样的工人也绝对是最好的工人他们必须是德国资本家的工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如果愿意再投入一些,那就会有数以千万计的合格工人,以及数百万的优秀生产技师。”李乐继续勾勒他的宏伟蓝图,把所有人都说的心花怒放。
“有了数千万的劳动者,我们可以耕种数千万公顷的田地,养活整个世界上所有的人”李乐双眼放光,仿佛是在描绘他的家乡一样:“我们可以一天修建上百公里的高速公路,把铁路铺满整个欧亚”
“五十年,甚至七十年,整个欧亚大陆都会和工地一样,每天都在建设之中渡过”李乐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人在听他的演讲了。
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小算盘,如果真有这么一群廉价而且恭顺的劳动者,那谁还关心什么狗屁的德日关系
这样的国家,全世界绝无仅有把这里拱手让给日本开什么玩笑
如果元首的豹式坦克无法击败日本,那么就把更强大更沉重的坦克推上前线去。
亚洲是德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有人心中都是如此的想着。
而此时此刻的李乐,已经被自己的宏伟蓝图震慑住了。他之前一直都没有一个战争的总纲领,现在说着说着,竟然就真的把这个模糊的概念给说了出来。
随便想一想都觉得振奋,一个涵盖了德国技术,中国工人群体,掌控了这个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市场的庞然大物,差不多也就是统一地球的伟大帝国了。
想到了这里,李乐才意识到,中国从分封制社会进化到纯粹的封建统一王朝,究竟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如果没有秦始皇和随后的刘邦,战国时代在中国延续下去,那么中国这块土地也将会和欧洲一样
“先生们说了这么多,我们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解决苏联这个难缠的对手,随后才是遥远的亚洲”李乐最后总结了自己的演讲,对所有人说道。
“支持元首毁灭苏联”所有人都抬起了自己的胳膊,李乐面前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右手:“帝国万岁胜利,元首”
正文 743美国的交易
商人们支持帝国对亚洲进行布局和攻略,不代表德国有能力去干涉亚洲现在的事务。
实际上,德国现如今已经没有多少能力,去招呼遥远的远东地区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丢失了中国青岛的殖民地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力把自己的手,伸进亚洲地区了。
而之后德国在干涉亚洲事务的时候,采取的就是非常中规中矩的援助与支持策略。
这个策略让德国恢复了在亚洲地区的声望,也确实为日后德国工业的口碑,立下了汗马功劳。
要知道,从克虏伯时代开始,德国留给中国人的印象,就是精密而且强大的。
从德国购买的镇远定远两艘战舰,在战争中也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后来,为了自己国家的军火生意,纳粹德国也和中华民国有着非常深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