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的说王安石毛病不少,他不是太喜欢以忠言逆耳方式谏君,而是采用“描述变法能为国家带来的诸多好处”为论点,带着皇帝一起yy,那么当时的大宋形势越危机,王安石崛起的程度就越高。
世事有时就这德行,就像后世的赌徒是越输就越想赢、也越觉得下一轮自己会赢。
被股灾套牢的那些韭菜们明知道趋势已经血流成河,但他们绝对不爱听别人劝说“斩仓留点钱过年”这类药丸的话,他们只会选择性在网络媒体上看“即将大反弹”言论,但凡说还要再跌的他们一律都不看。
人性心理就这德行,麻将桌上也总是赢了大钱的那些、喜欢找借口溜走。这些人才是技术型赌徒,他们知道风水和运气不会永远好,赢到预期后就该走了。
其实这类麻将高手也和做股票的高手是一样的,都是采用量化手段设立合理“止损”,然后不断进行试错、同时控制损失。
他们胜率未必很高,但保持频次合理的试错做趋势跟随,一但逮到“运气轮盘”的时候,就让利润奔跑,变成大肉。
如同巴菲特把四十快的中石油卖给大妈股神一样,麻将桌上赢到大钱的人是一定会走的,如果不走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那么这类人不是“大韭菜就是大老千”。
如果是很熟悉、经常一起打牌的,你发现某人经常赢且是大赢的,这种人十个有九个半是老千。
如果你发现某人经常小输,但一输就立场,偶尔大赢,这种不是老千,是真正的技术型职业高手,牌场巴菲特说的就是他们。
如果你发现谁特别爱完,经常输也经常赢、不论输赢都抵死打满十六圈的那种,这种就是人傻钱多的韭菜,也叫瘾大技术差,你可以调整心态学习技术,专门赢这类韭菜的钱,因为狼的目标一定是羊而不能是虎。
这就是赌场、或者说人性的现状,古今都不会变。历史不温柔也总是惊人的相似。
以上,就是大雱的心得以及此番根据赵祯的表现而出现的心理yy。
赵祯是个厚道人不是老千,他是个仁君不是名君,是个“大韭菜”,他被蛮子以及老夫子们收割走的利益实在太多了。
于是在现场,看着这个活不了太久却又面目慈祥的大叔面对着一群老奸巨猾的老夫子们,不知道怎么的,大雱竟是有点同情他
第216章 这届人民牛逼了
大雱展开yy的同时,只听老陈相爷继续道:“除了上述喜报,还有就是,近来大家都比较关注的煤炭权证交易。
我的天,还有喜报
许多人已经无语了,原本准备了无数材料等着要落井下石的无数人这次感觉空激动一场,变成来听少见的喜报大会,还要跟着不自在的吆喝
陈执中道:“就是关于已经被大家诟病了许久的三司用国朝府库介入煤炭权证操作事宜。当时许多人担心接不住,会永久性损害煤炭行业、从而让朝廷血亏。但这个大家设想的局面并没有出现,现在煤炭权证稳定维持在了合理价格上,而往后的整体行业预期仍旧为良性。且在朝廷府库介入的操作中,此番共计获利八十七万贯之多”
“八十七万贯这得把朝廷的名声如何毁会被认为是与民争利”文彦博又忍不住了。
王安石又和老文怼起来了,问道:“那下官要请教文公,炭交所玩的钱钞的他们是民吗”
“你”文彦博不禁也被嗝住了。
欧阳修出列质问道:“王安石此言差矣,不论是谁,只要在大宋有档案记录的,就是大宋子民,煤商或许富裕,不过他们当然是民。”
王安石也不激动,偏着脑袋想了想道:“欧阳相公明见,若您之说法成立,那么朝廷诸公也是民,张方平和王雱也是民,他们介入操作,民对民,银钱对银钱,公平交易买定离手,何来以民争利之说”
赵祯顿时嘴巴都笑歪了,觉得王安石绝了,这个回答还真是妙了,整了半天,这个大宋天下只有朕不是民,所以本着仁君名声,本着不与民争利的原则,朕整天就被这些家伙欺负啊
寒碜啊。
赵祯想到以往,只能看着这群“权贵人民”在各个市场抢食而不能干涉,皇家每年拨付炭火费救助开封府百姓,但金额逐年增加,却总是杯水车薪,那些钱若在淡季的确够买不少炭火。可惜每到该救助的时候,总是出现煤炭价格翻几个倍,导致效率出奇的低下,皇家的钱是出了,老百姓却没多少炭火,钱总是进入了权贵人民的口袋里。
还不能碰,一碰就是不稳定,与民争利益,干涉自由市场云云。
现在好,欧阳修被人抓住了把柄,王安石说张方平和王雱也是民,并且说这就是“两伙平民”在赌大小,买定离手。这届人民还真是牛逼了啊。
额,包拯偏着脑袋想了想,觉得王安石这家伙多少有点诡辩嫌疑,便心理不高兴了。但也没有开口,因为王安石没大漏洞,还有些道理在其中。
“老臣不服。”文彦博又忍不住的道:“王安石显然于大朝见有诡辩欺君之嫌,若张方平王雱都算民,那我朝何人不是民依照祖宗规矩与陛下共治天下者怎能为民民众粗鄙见识有限,喜欢人云亦云,喜欢跟风博傻,喜欢盲目跟随,依靠他们怎能治国安邦”
赵祯又是一阵郁闷,文彦博这种说辞老实说赵祯已经习惯了。然而老文就是学不乖,尴尬的在于他此番过激了,竟然直接说王安石欺君,大老王只有点不服气的诡辩而已,怎么欺君了嘛。
由此,也在朝上的韩绛照样忍不住了,出列冒着以下犯上的嫌疑道:“若王安石欺君的话,文公如此一说你是否有欺民之嫌呢国以民为本,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您觉得民真能欺吗”
“你”文彦博一时哑口无言,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
见又来了个铁头指责文彦博欺民,还说出了民为重君为轻的说辞。对此赵祯更是一阵头疼,再持续下去的话又要乱了。
汗,人都是有小心思的,虽然台面上的说法是“民为重君为轻”的说法,然而赵祯还是喜欢反过来理解啊。那不是口头语吗
当一群人不顾事实上的矛盾,只拿着纸面理论性的东西自欺欺人的时候,就是典型的掩耳盗铃和诉棍模式。此点赵祯清楚。
某种程度上,现在赵祯又觉得韩绛可恶了些。文彦博或许是个棒槌不太会说话,但他基本也算“实事求是”了,说法仅仅是说法,事实上赵祯就从来不认为真的有过“民为重君为轻”的事实,千年以来都没有,凭啥要朕来背这个锅呢
并且赵祯可以肯定一千年后也没有,也仅仅只会是个说法。但凡出现能“实事求是”的人不论他能耐再大再有信仰,一定会被以士大夫为中心的文彦博们打倒在地的。这不是谁和谁有仇,而是阶级立场必然会发生的排斥。
真话永远没人爱听,追求真理的人也总是会视为异类。
所以现在没人说话了,就连赵祯都尴尬了起来。
包括大雱也都觉得韩绛这家伙属于脑子进水了。奇怪的又在于,王安石却异常惊讶的看着韩绛,投去了惺惺惜惺惺的眼神。
汗,一看这形势王雱就很无语。原来大老王和韩绛的感情就是这么来的啊
说起来韩绛这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