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3(1 / 2)

所谓的机床,本质是以固定的工作台形势,通过轨道类的东西辅助进行精加工的原理。所以它可是手动,也可以是自动。

不论手动还是自动,只要有基本就叫工业化了。因为工业化并不是某种特定事物,而是一种标准。那么机床,就能提供人所不能提供的标准。

真正的大宋第一个原形机床是王雱设计的,就是当初用来加工枪管的那个最简陋的钻台。

寒碜啊,除了开那个脑洞外,王雱这个穿越者并没有后续提供任何思路了,而现在的这些东西,都是在吕惠卿根据王雱路线下,支持许浪山比较大额的研发经费、且鼓励并重奖创新。

于是,现在仅仅四个月的发酵,这些第一线的技工们,还真的通过各自工作的需要,开发了许多脑洞机床出来。

的确草根,有些研发也的确算是浪费,甚至有骗经费嫌疑。

但这不重要,这其中只要有三分之一能用,王雱就认为大赚特赚了。参观到最后,王雱甚至见到了类似铣床的东西。

话说这些真不是王雱的脑洞啊,实实在在是这些投入进去的第一线工人,在鼓励创新的机制下,根据他们的工作经验,想出来加快他们工作效率的东西。

“厉害了但仍旧不够猥琐,步子还不够大。全面战争暂时打不起来,必须要在这个黄金的发展时期,不惜一切代价的攀升自有技术。我觉得你们的步子还可以更大些,奖励鼓励创新的力度,也可以再大些。不要小气,钱就是用来花的,老子们是国企,钱多了在手里还真会咬手。就像养儿子那样,要舍的喂奶给他吃,他长的才结实,才够壮。”

王雱说到这最后一句,现场不论工人还是领导们,都呵呵笑了起来,气氛就此不紧张了。

吕惠卿对大家的表现很满意,又问道:“请教小王大人,度在哪里,现在的研发性经费,投入已经很是不小了。”

王雱道:“做事要大气,趁现在有钱、有土壤、有热情,手脚可以大些,要我看完全可以再翻一个倍嘛,且在有利润的情况下,逐年增加下去。”

我也

这事对工人大为有利,于是不管那么多,他们群体性的叫好鼓掌。

第381章 盛夏的果实

又亲眼看着技术工人示范操作了这台土到掉渣又原始铣床,王雱好奇的道:“这设计是谁的”

老罗爹刚要说话,被吕惠卿瞪了一眼,于是就缩回去了。

老吕亲自汇报道:“说起来巧,最开始时候乃是叶姑娘代表西北投行定制了很多东西,且她特别难说话,催的很紧,限定了时间和工艺要求。于是下官强压给机械厂,让他们解决。最终为了完成叶姑娘的订单和要求,老罗爹团队就集合起来想出了这个方案,当时许浪山有迟疑要不要化钱尝试这东西,但下官特批了。”

许浪山一脸黑线的看着吕惠卿,寻思老子当时只是提出了一些难点和疑问所在好吧不过又仔细想了一下,觉得吕县尊奸猾了,他用词“迟疑”显得有些负面,但似乎也算严谨。

王雱也不想多说他们的这些小心思,总之只要有人,这些是永远无法杜绝的,于是转身走开视察另外的地区。

燧发枪车间也牛逼了,因为已经有了突破性升级,所以现在批量生产的枪,已经被许浪山厚着脸皮算二代燧发枪。

配合整个加工系统的升级和改变,现在的燧发枪产量更大,且质量方面已经控制的很稳定,良品率大幅提升,有效射程达到了六百步左右。

看似射程比之前增加的也不算很多,但王雱也认可了这算二代工艺。因为良品率和统一性大幅提升了,在以前良品率真的堪忧,虽然射程不低多少,但大家都很心疼,十只枪生产出来,合乎标准可以送给韩琦的最多五只,剩下的都要回炉销毁,宁缺毋滥。

但现在的质量控制很牛了,可以比当初更快的速度生产,且十只枪出来后统一测试,基本八只枪都能达到六百步射程。

所以二代燧发枪的生产架构算正式定型了。暂时应该不至于有大的颠覆性突破了,于是王雱现场批示:“架构已经成熟且定型,那么下一步要做的不是好高骛远,而是重复生产,在这个架构下进行深挖、微调。随着燧发枪工人的熟练度、协调配合度提升,工艺会逐步的进入精细化,生产速度还会逐级提升、且成本下降,良品率提升仍旧还有很大空间。”

顿了顿王雱再道:“最终我相信,你们能快速的精造,把这一代材料和堂线水准挖掘至尽头。最终目标是:不提高成本,不降低生产速度的情况下,做到一百只枪,九十九只能达到八百步射程,且炸膛率低于十万分之一。”

全体立正。

吕惠卿又开始装逼了,出来道:“本县补充两句,各车间,各工段,都必须展开内务自查,要苦练内功,学习且深刻理解小王大人此番的讲话精神,要坚决务实的当做一件重要事来抓”

巴拉巴拉一番,其他人弱弱的听着,但王雱有些昏昏欲睡。不过老吕这是在增加大魔王光环的影响力,也不好意思拆他的台,妈的只有等着他讲完。

等吕惠卿讲完了,老罗爹也跳出来道:“卑职补充两句,现在的技术工人基本成熟可用了,应该扩大学徒工的规模,继续延续师傅带徒弟,把大人所要求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无奈现在咱们县没人了,如大人所见,车间里的技工,甚至都有两成是妇女了。”

王雱点头道:“我会和吕大人在政策层面上探讨这些,然后尽快引进技术工人。大抵框架其实在两年前就有了,我在京城煤场开办有技工学堂,规模比抚宁县学堂大的就多了,并且是先发,现在已经有不少输出。关于提高待遇、大量启用技术工人这个层面上,我和小舅爷存在不少分歧,他更在意招式和短期利益,而我则更喜欢功底扎实,所以我的意向是给出待遇政策方面的倾斜,鼓励煤场毕业的技工、主动来参与西北边疆的大建设。”

耿天骘出列道:“民政口会尽快研究这些鼓励方案,取得好的平衡点。”

吕惠卿也急忙抱拳道:“下官会配合民政口,亲自抓这事。”

安东忽然道:“抚宁县大量妇女都已经启用,孩子没人带,满街乱跑不是个事,八日前风干物躁,就有熊孩子引起了火灾。关于大人最早以前规划的托儿所现在已经有了原形,但投入程度不够,现在只有不到七分之一的孩子在托儿所,其他仍旧满街乱跑,喊都喊不住,全光头又不大爱管孩子的事,所以现在那些孩子吃饱了就精力旺盛。”

王雱看向吕惠卿道:“这事你应该也会解决的吧”

吕惠卿不禁一阵尴尬,很想把安东吊起来打一顿。话说早前吕惠卿拒绝在这方面大幅投入,乃是因为大宋的孩子基本就是这么长大的,投入没多大意思,乱花钱容易被李参收拾,而把这些钱上缴则容易获得政绩。

“下官下官会解决。”吕惠卿最后尴尬的道。

王雱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我知道你的想法,但这也不是个小问题,要舍得投入。以前我没搞那是没条件,现在是钱多了你不敢报,花一些在这上面要我看也没什么毛病。大宋的小屁孩的确多数是这样长大的,我妹妹都是这样养的。但同时我也认为,孩子阶段很关键,各种天赋细胞的启蒙就是孩子阶段,养成了固有的德行后,长大了便比较难修正。所以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把小屁孩们收拢起来教育,不但减轻他们父母的负担,长大后,他们成为我大皇帝陛下良民的可能性也会更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参在牛他怎敢你说乱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