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2(1 / 2)

的各种魔改中,要把这个机器挖掘到九十几或者一百马力是可以期待的,若真到一百马力,那么铁路运输就真的成为可行方案。

否则现在寒碜啊,一代蒸汽机太过傻大粗,自身很庞大又重,推重比实在太低。就算魔改到尽头也只有六十马力左右。这六十马力要用在固定场合,譬如矿井传送带,城墙大型吊,以及抽水系统勉强还行,成本虽高却可以稳定输出释放人力。

但要用于火车头是不合格的,经过叶无双研发基地的反复测试,哪怕现在的火车结构强度要求不高,可以考虑除了关键部位用木材代替,但自重也会很重,加上傻大粗的机组推重比太低,于是用第一代蒸汽机虽然也可以运行,但叶无双的测试数据是:只能带一节车厢,拉栽五吨左右的物资,以比较经济的七节时速运行,且车上需要跟着不少人,如果遇到地势不平整的地区,只要超过四度斜坡,就需要有人下来参与推火车。

就这么寒碜,特么的五吨载重,七节左右的速度,还需要准备大力士参与推车

那么这除了是效率太低外,也给铁路的选址和设计增加了太多难度。这些都是相互拉扯的一个体系。

但尽管这样,当时看不到二代蒸汽机上马时,叶无双仍旧跟进了火车的开发和测试工作。原因只有一个,现有的运输效应除非依靠河道,否则哪怕七节的速度,也比牛车快,哪怕五吨的载重,也比传统牛车高效,也能一定程度的释放出人力和牛马来。

现在来看,二代蒸汽机的设计虽是保守方案,但只要魔改至尽头,马力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减轻了体积和重量,这已经是跳跃似的推重比翻倍。完全可以在十五节速度下带两节车厢,把载重提升。且机组的运行寿命会更长。

想到这些大雱就心热了,并非不够猥琐,已经很厉害了有没有。这都还没有细算,仅仅是蒸汽机提升带来的进步。

但事实上不可能只是蒸汽机提升,随着工艺和材料进步,车轴会变得更高效,随着设计经验增加,车体自重降低,强度增加,随着核心技术慢慢挖掘,传动系统的转化效率也能大幅提升。

于是这些多种加成进行加权计算,现在王雱就敢放出狂言,三年内运输革命就会开始。十五节会是个非常合理的速度,已经比不吃不喝不睡觉的马帮走货还快不少。再往上攀升的话,除非机器热效率有量级突破,否则得不偿失,步子大了扯着蛋。

依据空气动力学原理,从十五节以上开始,很多动力会被速度消耗掉,并且是几何式攀升。如果到达几百节速度超级高铁,百分之九十九的动力都用来克服空气阻力,最多只有百分之二的动力用来载重。

所谓的六十马力机器带五吨载重这看起来有点牛逼,后世一个微型面包车的马力都比这大。所以这就是以速度换载重,通过降低速度来获得最大的载重。

第409章 技术节点的定调

yy完毕,车间的现场王又批示:“大家不要盲目,七节速度的确不行,有向上攀升的需求,但我认为暂时来说,以大宋的工艺和设计能力,十五节是个比较优化的综合节点。各厂各车间不要好大喜功,不论是车体车厢的设计,车轴的设计制造,传动系统的设计制造,都以十五节的节点去考虑,围绕这个节点进行优化。先慢慢的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吃透低速高载重的模式,走稳以后,在去挑战其他节点。”

技术员们不禁面面相视,而吕惠卿则无比的尴尬。因为事实上,吕惠卿之前就觉得七节速度太低,说是起码要乘以五,有三十五节的速度才行。

王发现他们神色古怪后,问道:“为毛都不说话了”

其他人真不方便说,吕惠卿干脆自首道:“额下官在之前觉得速度提不起来,效率太低,于是我对他们的要求是参考三十五节。这是参考了小王大人的精神,你曾经说过吃饭少顿多餐,一个石头若拿不动,则敲开,走快些,分多次搬运”

王这锅才是背的冤枉呢,想了想却也没办法,环视一圈道:“我的确说过这些话,但事务并非一成不变,不要把我当神,我说的话也不是圣旨。要实事求是的更具科学数据来定论。现在大家的科技基础还薄弱,懂的少,于是容易把我的话给片面理解,就会恰好会弄反了。”

顿了顿接着道:“那么我现在就可以回答吕惠卿这个疑问,同等重量,在不改变目前车体风阻的情况下,三十五节相比十五节只快了一倍多些,但我可以告诉你,需要多消耗七倍左右的机械功率,尤其在现在的车轴和传动系统不成熟、转换效率低的情况下这就是个黑洞,三十五节时速火车的开发,会成为一场你们永远打不赢的技术战争,耗尽所有的钱后没有成果出来,这个产业就死了。”

全部人不禁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王。也不知道真的假的,这算术是哪国来的,为毛速度提升一倍多,需要多付出七倍的功率输出呢

也在现场的叶无双不禁眼睛发黑,抬手捂着脸,亏大了,因为她已经下单了三十五节方案的火车头和传动系统,定金也已经支付,虽然还没有生产,但已经在设计,这妥妥的是一笔损失啊,撤单当然可以,然而许浪山很难说话,他会要求按照协议赔偿的。

话说叶无双也觉得一倍多速度七倍功率支出的道理有点不合理,但她自来都信任大魔王,大魔王会忽悠人,但这种问题上他一般不会乱说话的。

环视了一圈,王也不想打击积极性,又笑道:“我今日说的话,暂时当做一个行政命令,下去自查修改。与此同时也要验证我的话,可以根据我说的,去想些方法,具体的测试,这就叫实践,然后获得真知。学堂的基础学问也有一些功底了,还可以配合他们的学识进行一些参考论证,这就叫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不要把我的话当做神话,我说的只是个记忆中的大概,不是具体,速度翻一倍,根据不同的车体空气阻力,它有可能功率只需提升三倍,也有可能功率要提升至八倍,这些都有变量。我刚刚说的只是一个方向,我能肯定的只在于,提升速度能获得加法的增加,但所付出的功率是乘法逻辑,速度越高肯定越不划算这是一定的,在我们的机器不成熟,每一马力都极其关键,都是研发人员日以继夜的结晶情况下,不建议现在提升速度,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走稳每一个节点的技术累积。”

“累积经验,保持持之以恒的研发投入和设计累积,往后每代机器的目标是推重比提升四成,火车速度提高一层。我相信二十年内,你们这第一代参与工业的人,能有机会看到载重一千二百吨的火车,以二十五节速度昼夜兼程横跨大宋行政区的一天。”

这下全体鸡血了。

叶无双眼睛发亮,有些不信的道:“真有可能出现一千二百顿的载重”

“有的,蓝图在我脑壳中,但别那样看着我,就算你和我桃色交易,我现在也造不出来,所以无法给你。”王摊手道。

叶姑娘毕竟是闺女,真想给他一拳。这个不良少年整天胡说八道,让其他人以为咱们似乎真有什么似的,这乃是败坏小姐姐我名节,算好小姐我钱多人也不傻,不需要依靠嫁人才能生存,否则杯具了。

一千二百吨二十五节时速只是梦想,现实很穷矮矬,大家目前只为十吨载重的火车进行公关。

接下来,也不忙于让蒸汽机试车,又具体的和西北投行测试火车的人交流了一下,也和机械厂传动系车间的技术工人展开交流。

大道理王会讲,但是细节上就穷矮矬了,只能又傻又面色凝重的听取他们的介绍细节。

有些能听懂,而有些听不懂,鉴于时间有限,王也不打算做工人,所以也就无法去追问全部细问。

这下吕惠卿便有些着急的道:“接下来试车吧,今日的行程,主要就是参观二代蒸汽机试车的。”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