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9(1 / 2)

而且,钟嬷嬷是最清楚不过的,瑜主子那句“还回来伺候”是说给梁九功梁大总管听的。

钟嬷嬷和梁九功认识二十多年了,这人骨子里有多缺德,她是一清二楚的。

一见他笑眯眯的说,这回只打二十板子,剩余的六十板子且先记着,在年底前打完就行。她就立刻猜到他的花花肠子了

这时才不到九月,离过年还早着了,人心易变,谁知道到了年底,瑜主子会不会转了心思,不愿意再护着石楠她们了。

真要是那样,她们三个剩下的那六十大板可就一万个不好挨了。

留下这么个大尾巴,梁九功是憋足了坏水,就想找个机会掐死石楠她们啊。

钟嬷嬷也不知道这三个小丫头是怎么得罪梁大总管了。这太监的心眼啊,都跟针尖似的,又小又尖,也许一个眼神没看对,你就把他得罪了。

钟嬷嬷本来不想管闲事的,可人老了难免比年轻时心软,念着和紫苏之间的那点师徒情分,她就想,就算积德了,嬷嬷我能拉就拉一把吧。

所以,等打完了板子,她先就和她们三个透了个风,然后又凑到瑜主子的耳边,和她点明了梁九功的话里有话。

所以,钟嬷嬷心里清楚琳琅那话的意思,石楠她们也知道主子为什么会那么宽和,可其他的人全蒙在鼓里,一听这话可就是全想歪了。

发现这事后,钟嬷嬷就跟得了个乐子似的,一边看了几天的好戏,一边也就拿这事来帮着瑜主子辨一辨这些小宫女的成色。

等琳琅忙完外面的事,终于能腾出手来重新安排身边的人和事时,钟嬷嬷才笑眯眯的说起了这几天的连场好戏。

琳琅听得哭笑不得,敢情一个不留神,她就做了一回圣母娘娘。

真是人心隔肚皮啊。其实在那一天,她差一点就华妃附体,赏出三个一丈红去,可在其他人哪怕是钟嬷嬷看来,她从头到尾都还是那个心善的主子。

可琳琅自己知道,生过一回狠心后,有些东西已经彻底改变了。

这是不是就叫瑜嫔娘娘之成长的烦恼啊。

自嘲一句后,琳琅也就不瞎想了,她笑着让钟嬷嬷坐下,拉着她一起商量以后的人事安排。

首先,是问责。

中秋那天福宝之所以会着凉,在婴儿房那边伺候的奴才全都有责任,按着各自领的差事,该打的打该罚的罚,该退回内务府的立刻退回去。

至于石楠她们三个,除了石楠还留着做一等,茴香和紫苏,一个降为二等,一个降为三等。

然后,是重新安排差事。

琳琅准备把福宝和自己这边的人手彻底分开来。

福宝那边,内务府的人她是信不过的,以后那边的事就都由钟嬷嬷管着,另外,管太监的,还得是太监。所以她和钟嬷嬷说好了,把李文和分过去给她做个副手。

至于她自己这边,经过这一回的事,琳琅算是彻底的痛并思痛了。石楠茴香和紫苏虽然忠心,可忠心不能当饭吃,从今往后,她得在自己的身边搞一搞竞争上岗制了。

以后,谁能干谁忠心,她就提拔谁。而要是有谁再犯了错,她也不会再心慈手软。

哪怕是石楠她们,这一回也是用掉了免死金牌了。

于是,突然被主子提起来做了一等和二等的红苕和甜杏心里欢喜得要上天,再不用被张小桂压着的李文和也赶紧去奉承钟嬷嬷了。

除了这三个升官发财的,咸福宫里的其他奴才也是走路带风,心里高兴着呢

他们能不高兴吗福宝阿哥的病越来越轻,瑜主子身边又多出了那么多的空缺,简直双喜临门啊

除了这回被罚的那些人和被退回院子里做散差的三个小宫女心里面丧丧的,连石楠茴香和紫苏,自知捡了一条命,心里也是庆幸又欢喜的。

咸福宫里是皆大欢喜了。可从这里被查出来的加了乌香的奶豆腐却是在宫里宫外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第123章 教化

先是八月十八那天,恭亲王常宁稀里糊涂的带着六阿哥进了宫。

一从宫里回来,常宁立刻就打杀了所有伺候六阿哥的下人,六阿哥的生母吴氏在一旁看得浑身发抖。

福晋马氏闻声赶来后,先还能稳着,等见王爷亲手用鞭子抽死了两个伺候六阿哥的奶嬷嬷,也吓得脸色有些发青。

亲自动手解决了两个不中用的奴才,常宁才觉得憋了一路的火气泻了一点,他把鞭头沾血的马鞭往地上一扔,气呼呼的坐下大叫道:“想渴死爷啊,快倒茶”

趁着王爷坐着喝茶,马氏一边指了个才开脸的美婢给他揉肩,一边就小心的探问,“王爷,六阿哥这事到底是”就一个才会说话的小阿哥,怎么还和宫里扯上关系了

常宁又被问得起火,气得他咬牙切齿的一拍榻沿,起身抬脚就踹,他倒是没踹马氏,毕竟是福晋,却是一脚把跪着直发抖的吴氏给踹翻了。

吴氏摔得四仰八叉,也不敢叫疼,翻身后赶紧一脸惊惶的又爬回去跪好。

有这么个蠢东西当额娘,难怪六阿哥会中毒最深了,要不是赶着去办差,常宁非再踹这蠢娘们几脚不可。

算了,六阿哥真要是哼,以后有她好受的。他转身和马氏交代了几句,就出门去见九门提督凯音布了。

南书房里,见弟弟恭亲王自告奋勇,康熙也就当场下了旨,命他带人去查抄那杀千刀的奶子府。

于是这天中午,奶子府突然就被步兵营的人给围了,然后恭亲王按着腰刀,带着一群御前侍卫并一队宫里的太监杀气腾腾的就进去了

接着的半个白天加整个晚上,那里面都隐隐的传出阵阵惨叫声,听着跟鬼哭似的,到了第二天,原本有上百号人当差的奶子府也就空空荡荡的了,连看大门的两个门子都没了踪影。

奶子府这一出事,内务府那边好几个和它有些牵扯的内廷衙门立马就胆颤心惊上了。果然,两天不到,这几个衙门也被查抄一空。

其实呢,事情还是出在奶子府里。

这供奶口的衙门从前明开始就有了,这种老衙门和宫里是一样的,别看主子已经更新换代好久了,可伺候的奴才堆里却还混着好些前朝的老人。

奶豆腐就是被这么个老太监给倒腾出来的。

老太监姓吴,人称老吴太监,是康熙十六年出宫进的奶子府,因为手里有点绝活,知道怎么给奶娘调理身子,让她们养出好奶来,所以一进奶子府,就有两个七品管事上赶着要认他做干爹。

老吴太监这趟出宫就是准备老死在奶子府里的,对这两个送上门来的孝顺儿子自然是笑纳的。

至于用乌香做奶豆腐,让奶娘天天吃上一两块就能养出最好的奶口来,这个秘方却是老吴太监临死前,昏头昏脑的和两个干儿子说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