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修很清楚,如果在这个时代他就能够获得飞剪船,甚至能够大规模的量产飞剪船型的战舰以及商船,那么这将赋予后起的海洋国家大明极有利的优势。不管是海洋贸易还是殖民活动,乃至于海战,大明的海上力量将独树一帜,并且领跑全球。
“唔,现在还是思考更现实的问题好些。”
白明修等待了小半天的时间,晋王李定国的大队人马终于抵达了。白明修也终于见到了这位曾经让他读史书时心驰神往、敬佩万分的民族英雄。
此时的李定国四十出头,身材高大健美,面容丰神俊朗,哪怕身在军旅之中,皮肤粗粝,须发有些乱,但是仍旧难掩其英姿,用白明修那个时代的话来说,李定国是妥妥的一名帅叔了。
未等李定国先行礼,白明修却非常恭敬地执了一个后辈礼,先行向李定国躬身。
李定国一惊,连忙侧身让开,抱拳道:“太子殿下折煞李定国了,不敢受此礼。”
白明修却道:“将军为天下百姓奔走,为我明室奔走二十余年,这一礼你受得。”
李定国有些惊奇地望着白明修,他曾经多次接触过太子朱慈煊,在太子还小的时候就曾观察过。这名太子小的时候看不出来什么,只是寻常孩童,甚至还比寻常孩童怯懦许多。可是今日一见,让李定国莫名心中折服。白明修身上的那种气质,看上去如饱读诗书的鸿儒,又如见老了世面的英贤,总之是不像十四岁的孩子。
李定国言道:“微臣未能保护好陛下和殿下,已是愧莫能当,此时能迎回圣驾,定是上天佑我大明。殿下,不知陛下在何处”
虽然白明修看上去颇有奇异之处,甚至都已经统管队伍了,但是这大明江山名义上还是永历的,只不过大明江山早已换了名姓。
白明修并不会阻拦李定国去见永历,他指点了方位之后,对李定国道:“晋王,请见过我父皇之后,速速与我相商伐缅之事。”
李定国心中充满犹疑,但还是应下,抱拳离去。
他来到永历和王皇后的车驾,见到了已经多时未见过的永历皇帝。两人相见,自是有一番君君臣臣的场景要演出,白明修是没有兴趣的。
永历这时候多少有了一些镇定,早已在思考出路的问题,他有些不安地询问李定国道:“晋王,此时大明已无可能再扭转局势了,连撮尔小邦都敢谋杀朕的臣子,还差点将朕掳走。这天下已经没了,朕此时只想能抱拳皇后与太子的性命,你说,如果朕向清廷献表投降,满清是否能优待于朕”
李定国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地看着永历,他张着嘴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没有想到,自己毕生所战斗所保护的大明正统,居然在这个时候丢掉了最后的斗志,一个帝王竟然还不如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有胆气,被一群缅甸人一吓唬,居然开始考虑向鞑子投降了。
李定国很想告诉永历,他哪怕主动向满清投降,满清也不一定会放过他的。但是这样的话他也没有说出来,最后李定国仅是道:“陛下骤逢变故,应当好好休养了,臣就不惊扰陛下了,恕臣告退。”
简而言之没法聊了
李定国脸色有些发白地退出来,离开时又瞧了一眼永历,是那样的惶惶不可终日,就像是一只丧家之犬。
此时白明修却走了出来,脸上带着似有若无的笑意,对李定国道:“是不是父皇想要向鞑子投降了”
李定国望着这样的太子,只能微微点头。
白明修叹了口气,说道:“父皇已不信大明还有气数,只能顾及自身性命了。晋王,我知你是断然没有投降之念的,我亦没有,让我脑袋后面拖一条金钱鼠尾,还不如让我从未生过。缅甸将是我们下一个面对八旗军的战场,而在对付清军之前,我们必须扫灭莽白,利用这里的一切对付鞑子。晋王你之前击败过缅军,这一次我要借助你的力量,再次击败缅军。而且,这一次我们要进阿瓦,杀莽白,从此缅甸东吁王朝就没必要存在了,大明要在此重建缅甸宣慰司,而这一次宣慰司不需要一个在地的土王做宣慰使,而需要一个明人做总督缅甸将是我大明的殖民地。”
009 战缅甸上
明朝时期对西南之地采用的是“三宣六慰”的治理体制。所谓三宣六慰,指的是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六慰指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三宣基本上属于云南境内,六慰则分布在缅甸、泰国、老挝等地。
“三宣六慰”都是土司,即其长官都由当地部族或政权的首领世袭,土司进行内部的自治,但是对朝廷承担有“征役差发”和“贡赋”,属于典型的封建政治体系。朝廷和地方州府是有权调遣土司的土兵的。因地理位置的远近和部族的生熟归化程度,这些土司又分为内边区和外边区。明朝对它们的统治方式和控制程度虽不相同,但它们都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明其实也是两洋国家,东临太平洋,西侧的缅甸宣慰司则连印度洋。
在东吁王朝兴起之后,三宣六慰的制度基本就崩溃了,当地的土司大都臣服在了缅甸东吁王朝之下。只不过到了明末,东吁王朝也已经国力贫弱,甚至连李定国带领的南明残军都抵挡不过,只能靠挟持永历来对抗。
白明修接到了系统主线任务,有意识在中南半岛开辟一番新的局面。这片与中原大陆直接相连的土地,可以说是中国最佳的对外移民目的地。白明修打算将宣慰司的制度直接更改成明朝的殖民体系,只不过他是不可能再委任当地部族的贵族担任宣慰司宣慰使,而是需要一位汉人担任,类似殖民地总督。
白明修虽然说得简短,但是李定国思前想后,认为白明修说得很正确。他一直很有压力,磨盘山战役被挫之后,他明白吴三桂早晚要进兵到缅甸追杀南明的。如果不能提前准备好战场,利用这片土地对于清军十分陌生的优势,那么明军恐怕真的要垮在这异国他乡了。
想到这里,李定国又看向比他矮不少的少年太子朱慈煊,心中波澜。
“难道真的是天佑我大明,有太子贤能大气,或许真有希望能够倒转乾坤,大明中兴有望。”
白明修这时候已经派遣了警卫连的侦察兵去查探缅军情报,李嗣兴的骑兵可用之后,白明修又让李嗣兴多派探马,虽然白明修没有真实指挥过战斗,但是他还是很清楚情报的重要性的。
明军临着一条缓缓流淌的大河扎营,白明修对李定国说道:“缅军兵力数倍于我军,但缅军由各部土司的附庸军组成,这些土司部队一旦遇到挫折就会退却,缅王莽白直属的兵力并不多,我们主要击败莽白直属军,这场战斗便可一战而胜。我们背河设阵,以少量兵力吸引缅军前来攻击,并做出要过河的假象,当缅军发动攻势,我麾下的警卫连将以强大火力将其镇住,而此时,我希望晋王你能以我军主力从后方袭击缅军队尾,直接将缅军击溃。”
李定国没想到白明修居然还有如此见地,但他摇头道:“缅军怎么说也有两三万兵马,就算我留下一千部众予殿下,殿下如何能够抵抗得住”
白明修矜持地笑了笑道:“我自然是有我的倚仗的,从海外归来的警卫连,所用之火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