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4(2 / 2)

白明修就站在那里,细细倾听,让通译将每一句老百姓的话都告诉了他。

最后白明修说道:“反正你们的土司已经跑掉了,而且他估计是更想做清朝的土官,看不太上我这大明太子。既然如此,那么我大明在安龙就不要什么土司了,以后朝廷委派官员来做你们的父母官。至于土司的田地,按照人头分给大家就好,怎么分就由大家伙商量着办,庄子上的老人和有威望的,在官员的协助下来分田。至于农具、耕牛什么的,也都分配给大家。”

众人一听居然要分田了,都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韦山源更是兴奋得不行,但他还有点理性,忙问道:“那要给朝廷交多少赋税要不要服劳役”

白明修笑笑道:“全国上下,田赋是一个标准,三十税一,至于劳役什么的,更是没有。我知道你们以前还要向土司交烟火钱等各种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在我大明新制下,这些东西统统取消,你们种田就收田赋,丁银什么的也都不要了。”

白明修一早进行农业和税制的改革,根本就没打算将农业作为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盖因真的完全没必要,他不仅手上有大量从系统来的金银,而且现在已经开始了海外贸易,这方面的收入更是很可观。

他需要做的就是简单地降低农民的生存压力,并且将农民从土地上给解放出来,不分民族、不分男女老幼。

韦山源等一众百姓听到白明修的承诺,一个个高兴得涕泪横流,纷纷跪下来朝着白明修磕头,叩谢恩德。

白明修还亲自上去将韦山源和一些百姓扶起来,和蔼地说道:“做我大明的子民,就当能安居乐业,吃饱穿暖。这普天之下,没有什么比老百姓更重要,没有老百姓,也就没有国家。咱也不分你是汉还是夷,自认是明人,这国就要护持你们能过得下去,你们也得护持着大明能够昌盛兴旺。”

韦山源忙道:“殿下,我没别的本领了,有两膀子力气,殿下给了咱们夷民恩典,让咱们可以过好日子,咱们也为殿下打仗,护持大明”

一点点最朴素的国家和公民的相对义务和责任,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了他们的心中。这也是白明修最希望启蒙这个国家人民的东西之一。

141 决战黔西南一

白明修在来到安龙之后,很快通过一系列举措就争取到了当地布依族同胞的好感和拥护,在一些熟悉地理的老人带领下,白明修亲自勘察了黔西南的地形。

“这里实在不是大军能够施展的地方,山势陡峭,而且河流众多,大军难有作为。”白明修慨叹道。

他并不担心与清军的争锋,大明复的实力自然是远胜清军,不过这仗打起来对白明修而言还是略显费劲。大明复优势在火力和组织度,白明修麾下的骑二师更是无坚不摧的劲旅,可是在黔西南的战场自然无所施展。

“如果不是为了与清军进行决战,我倒是更倾向于从柳州出兵,北上攻占独山、都匀,直接攻入贵阳城,这一条路要比从黔西南走要顺畅得多。”

反正这个时候他已经是纯粹等待李国英带领清军四川的人马来到贵州支援赵布泰,然后会同李定国一举将其击败。

白明修入安龙十天时间,赵布泰的探子已经探明了安龙所来的正是南明太子朱慈煊的人马。赵布泰的心思也就活络了起来。

赵布泰手中兵马由六万之多,其中还有他满洲人引以为傲的“真满洲”八旗兵马,当探知白明修部仅两万人,赵布泰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个机会,迅速召集军中将领商议。

“如今晋逆人仍在曲靖,大军未发,黔地仅有我军与朱慈煊的人马,朱慈煊果真年少不经事,居然如此莽撞先李定国一步入贵州,如能一举将朱慈煊击败,擒杀此人,那逆渠必定大乱,我大清国运可保”

一个固山额真也是附议称:“真是天助我大清,伪太子自己找死,那么这大功便要落在将军身上了”

倒是一个汉人的包衣幕僚小声说道:“主子,这伪太子仅仅一年光阴,便窃据两广,甚至强如李定国也对他唯命是从,两藩新败,明军的锐气正盛,是否应更老成持重一些,等待李大人援军到了再说”

赵布泰听了这话尤为不满,道:“没用的东西,朱慈煊不过两万人马,有什么好担忧。明军虽是得了一些厉害的火器,但在这贵州,能施展出几分实力只需跟着伪太子会战一番,我大军冲杀一阵,必然能取胜。”

赵布泰已经是第二遭在云贵作战,昔日攻占云贵的战役中,赵布泰出力颇多,在他现在驻扎的普安州,取小道入云南,甚至多次击败李定国所率的人马。所以在本心上,赵布泰还是看不太上明军。

尽管这次出兵,赵布泰试探性地与明军进行了多次交手,但是都没有占到便宜,但是赵布泰也自觉他没有出全力,如果大军动手,那么明军断无幸理。

其实整个营帐之中,都充斥着清军将官们的乐观气氛。不论是赵布泰还是其他的八旗佐领、军官,都认为他们还能够轻易取胜。

赵布泰甚至这时候还嘲讽起了三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这些王爷们,当真是不中用,当初本将都已经把永历赶到了缅甸去,却又让明军给打了回来,到现在居然连命都丢了。这些汉军压根就不堪用的,关键还得靠咱们满洲儿郎。”

这话说得各八旗军官们都是颇以为然,甚至连一个汉将也腆着脸吹捧道:“众所周知啊,逆贼畏惧满兵,而不畏惧南兵,南兵如云不如满兵一旅,有将军率八旗精锐出战,必能生擒朱慈煊,断了他逆贼幻想。”

赵布泰道:“没错,这逆渠只不过得了什么澳洲人的些许助力,便能觉得倒转形势天真永历都已经跑去了什么澳洲,留他一个朱慈煊在这里作乱,显然是已经看出根本没有什么指望了。也罢,待本将出兵,灭了逆军,以正我圣朝乾坤”

不得不说,赵布泰还真的算是一员干将。可能比起早期入关时期的济尔哈朗、多铎这类将领是差,但现在于八旗之中还真的是矬子中的拔尖。他鼓动全军,让所辖兵马士气如虹,众人都觉得灭了朱慈煊,南明就要灰飞烟灭。

这就是他们决定性的一战了。

于是,赵布泰将大军分成三队,从普安出发往安龙,军势鼎盛,士气高涨。赵布泰不是等闲之辈,他的战略绝不算错,他认为将朱慈煊、李定国分头击破,先破朱慈煊,动摇明军军心,然后再汇合李国英,攻破李定国,那么这场乱局自然平息。

而位处安龙的白明修得知了赵布泰居然进兵了,也是喜笑颜开。

“殿下居然这么高兴。”马走日问道。

白明修收拾着自己的行装,说道:“自然高兴,当初我从田州走安龙,晋王曾经反对,认为风险比较大,赵布泰很可能会先行攻击我,导致明军被各个击破。可惜,我压根就不怕他赵布泰啊。他有六万人马,看起来是厉害,但真的能在我大明复面前讨到半分便宜吗我看未必。”

白明修指了指地图上一个地方,说道:“自此往北,是兴仁,洪武年间曾经设所,万历时给裁掉了。这个地方相对地形比较平缓一些,适合大军展开。赵布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