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记。
在学习会上,他也懂得了什么是先进生产力,什么是科学和民本精神,慢慢了解了为什么前代大明会濒临灭亡,也懂得了解决阶级矛盾对于大明来说是不亚于驱逐满清的大事。李定国真心觉得,越学习自己认识世界的眼光就越敏锐。
李定国勒马,北望河山,对儿子叹道:“接下来的一场大战,我们就会收复整个南方了。经乱世二十余年,这天下终于将要迎来一个新的盛世。”
年轻的李润兴说道:“我大明中兴,父王功劳巨大,必将名留青史。”
李定国却叹道:“那些事情,为父从来不想的。在我还只有你这么大的时候,我就跟着别人杀官造反,为的不过是自己能够吃一口饭。快要饿死了,谁能坐以待毙为父这一生,总归是错乱的,前二十年造反杀人,后二十年抗清护明,有的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都是做了些什么。但毕竟到了今天这个位置,也读了些书,学了道理,便明白了太子的大宏愿便是为父的大宏愿,此后若为父还有二十年,那都是为了实现太子理想而战的。”
李润兴毕竟还年轻,问道:“太子的大宏愿若是实现了,那么咱们大明便不再有饥馑寒冷了吗,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李定国斩钉截铁,“一定能”
两父子望着如画河山,心情都是一般激荡。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忽然微微飘下了零散的雪花,李润兴伸出手来,看雪花落在了自己的手中,略微惊喜,“下雪了。”
然而李定国的脸上却更多是忧色。
因为他们所在的是粤北,已经是大明本土快要最南端的地方,以往都是瘴疠炎热的所在,而现在连粤北都下起了雪来。这个冬天一开始还并不怎么冷,但是越是到了临春近的时节,天气却变得越来越冷了起来。
如果不是大明复的各种过冬储备充足,还有厚实的军大衣,在营区都有暖炉,这个冬天恐怕对于他们会很难过。李定国很自然地联想起来,他们军队的条件很好,有赖太子关照,可是普通百姓们呢广东百姓仍能姑且撑一撑,那湖广的百姓呢,更北方的百姓们怎么办
李定国是南明的权力核心级别人物,见到的内部文件很多,许多白明修那边有的材料,他这边也都是有的。他曾经就见过一份材料,里面就有太子所写的部分,主题就是小冰河时期。
写报告的人直指崇祯时期的天下大乱乃至满清入关,都与极端的天候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天气转冷、自然灾害频发且严重,就被称为小冰期。里面的学者“预言”,小冰期仍可能会持续几十年的时间,虽然程度上可能没有崇祯年间那么严重了,但是局部可能仍有破坏性。
报告也说了,由于战争导致的人口损失严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灾害的烈度,不过国家仍旧不能放松对自然灾害的防控,以及对灾民的赈济。
后面李定国还见过一些文件,有些他没有细读。比如一些培育耐灾作物,加强基层组织的互助和对小农的扶助,全国范围内建立集中供暖系统等,都是太子预计在未来让百姓们能够安然度过小冰期的做法。
可是毕竟现在还是战争时期,太子的诸多天才设想都在纸面上。可是就在春天到来前,酷寒摧残了华夏,李定国有了非常差的预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为这场寒冬而丧命。
218 流民事件上
白明修裹得厚厚的,走在黄浦江边,他眉头皱着,问长江物流的傅山道:“说有些河段甚至出现了小规模封冻的情况,是真的吗”
傅山点头回答道:“是的,江南少数地方出现了封冻的情况,扬州那边前三天降雪很重,积雪有数尺。”
白明修有些揪心,这次突然的雪灾和严寒让他有些措不及防。酷寒可能导致一部分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更让许多百姓生计出现问题。
内阁首辅大臣唐北庐说道:“江南各府已经提高了紧急状态,并且发动各级基层组织,展开赈灾防灾活动,好在我们日前从澳洲拉过来一批用于发电和炼钢的煤炭,现在理政院已经紧急通知生产部门协调出燃料,分发给各地民众用于取暖。粮食总公司也已经在准备对抗饥馑,我们现阶段已经准备好了第一期的储备粮,但是我们对于可能消耗多少还没有一个准确的预估。粤桂滇黔四省的情况要好很多,四川方面则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人口太少了。”
白明修问道:“处理这些事务,会对我们接下来的战争造成多少影响。”
唐北庐坦诚回答:“实话是,影响不会很大,因为我们并没有动用军方的任何物资,江南这边因为一些河流封冻,可能影响物流速度,不过我们已经让百分之七十的物资到位了,有影响但影响有限。”
白明修点点头,说道:“希望如此。”
在粤北,李定国准备接下来的战争到了最后的时刻,大明复三大军区联动,华南军区这边要一部出粤北入湖广,另一部出潮汕入福建。之前的雪下得并不厉害,在粤北并没有积多少,只不过近日来温度都很低,大家日子并不好过。
李定国视察了营区之后,忽然看到一个正装的中年男子,面色严峻地等在营区外面。他认识这个人,他叫相行田,是锦衣卫的指挥使,也算是太子身边的重要人物。
“晋王,有要事相商。”相行田拜见过后,简单地道。
李定国没有跟相行田单独深入聊过什么,他只知道这个锦衣卫的指挥使手中掌握着非常惊人的力量。
两人来到一间安全的办公室中,相行田快速地向李定国说道:“有一个重大的情况,这次寒冬雪灾,给河南、湖广一带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北面冻死了不少人,庄稼也有很多冻死在了地里了。很多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一面伐木取暖,一面又因为食物不足,向南边迁徙,形成了一股流民潮。我们判断这股流民潮的背后应该是有人推动的,现在一部分流民涌向了江南,还有一部分流民正在涌向广东,我们锦衣卫的特工判断,以现在的速度,三到四天之内,第一波的流民就会抵达粤北韶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