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7(1 / 2)

d永历十七年四月初十,福州光复,南方最后一座城市被白明修掌握,他的系列任务也宣告完成。

235 转轨

白明修在泉州收到了福州府投降、李率泰自杀的消息,这使得整个福建战役,除了一开始漳金厦战役打得略微激烈一些,剩下的泉州、福州的重镇,基本上都没让大明复耗费太大的精力。至于福建内陆山区中的州府,基本上都是明军还未开到,已经挂上了大明旗帜了。

南方战役到这个时候也基本上差不多要结束了,除了苏叔桓率领的华东军团已经杀入了中原去歼灭穆里玛的最后一部人马,长江以南的所有省份,甚至一些长江以北的地区,都已经被南明占领。

消灭穆里玛所属的满洲最后的有生力量非常重要,但更核心和关键的是白明修完整地接收了整个南方地区。对于他而言,从现在开始,他必须将建设新大明,推动工业革命和社会变革放在更优先的位置了。

不要说整个南方,实际上这一年时间,广东一省也只不过是草草地开始了一些变革。白明修开办了许多间工厂,进行了土地改革,设置了诸多学校,不过这些行动尚不足覆盖整个广东省。现在白明修要在整个南方推动这些事务,困难度也是可想而知。

白明修尚未回返上海,不过理政院已经按照原计划开始了一系列的新安排。首先是确立南方各省建制,传统上明朝是不称行省的,而是叫做承宣布政使司,到了白明修这里则索性用省作为建制。

南方地区基本按照崇祯年间的设置,但也进行了一些微调。南方地区设十三省一直辖市,包含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江南省、浙江省、福建省、交趾省和上海市。一些变化包括将湖广承宣正式分割成了湖南和湖北,将台湾府正式划入福建省,也将廉州府从广东划给了广西。白明修并未考虑像清朝一样将江南分为江苏和安徽,这一招主要是为了制衡江南而进行的,而且这一划分其实弱化了江南的经济实力,甚至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白明修穿越前的时代。南京作为江苏省会,感觉上跟安徽省会似的。这其实就是行政区划弄出来的。

在各省的基础上,建立省公署,各府则成立府公署,县区成立县区公署,所有公署统称政府。初期理政院也就是在抓几个事,一是落实各级政府的体制架构,将各个功能厅局处落实到位,形成一套完全不同于满清或前明的体系;二是首抓暴力机器,构建大明新司法。基本上每个公署成立之后,最先成立起来的几个机构,必然是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然后就是税务局和财政局。

加上白明修相当重视的基层组织,司法、财税和基层就是各级政府最重要的东西了。

白明修在完成系列任务之后,立即就跟系统叨叨开了。

“系统大神,任务完成了,奖励快点发放吧。”他可是对此充满了期待。

“宿主你这个人可真是聒噪啊,着急个什么,你任务完成之后我已经完成了转化工作,现在已经有10万名青年知识干部了,名单本座传给你,自己去玩吧。”

白明修简直欣喜若狂,干部是他现阶段最大的一个短板,各地虽然都有读书识字的士人,但是他们老一套的意识形态对于白明修而言反是更加碍事。有系统一次性为他转化10万名懂得“新学”的青年干部,就意味着他能够投入到更多领域中,将各省非常多的职位填充起来,做成不少的事情。

除了十万个现成干部外,系统还给他加了干部培养速度20的buff,五年内有效。拿到清单之后,白明修立即就想把名单交给理政院,让理政院把这些人都招出来,填充到各省的岗位上去,有了这批人白明修相信他的整体行政效率更够提升非常多。

“现在到了要踏踏实实搞工业建设的时候了。之前基本上工业主要是集中在军事工业上面,现在还是该重视一些民生工业。”白明修如此考虑着,他所谓的民生工业其实是相对非常宽泛的概念。只要是有利于提高改善人民生活的,都是这个范畴。

转化农产品为更高级产品的农产品加工业,比如面粉厂,比如榨油厂,也比如一些副食品厂等等。

给广大民众衣物的纺织厂,成衣厂,整个纺织业可是工业革命的一大核心产业。

促进农业生产的化工厂,提供更好工具的钢铁厂,以及间接支持的钢铁厂、机械厂,这些都是白明修需要搞的。

一年时间内,广东省已经开设了大小工厂2000个,工业革命的早期热潮已经徐徐展开。现在粤人已经对办工厂、机器大生产这类的名词和术语相当熟悉,一些快速投产的工厂已经飞速盈利,致使许多私人格外眼红,从国家买到技术之后,立即跑到各处乡下招揽工人,开始自己办厂。

而上海才不过存在几个月的时间,白明修已经拉起了五百多个工厂,许许多多的工厂甚至已经投产盈利。

“初步我们的工业发展还是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毕竟我们现在的经济理论可不是欧洲人那些落后的重商主义。我们第一步要通过农业合作化和集约化生产,提高农民的收入,有了收入的农民和市民,就会去消费新的工业品。我们的百姓越有钱,给工业工厂制造的有效需求就越多,就能进一步地刺激他们的生产。哦,同时呢,我们的政府部门也必须做好强力需求方,我们采购钢铁、采购化工品、采购水泥、采购各种矿产,我们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啊,这个经济计划就一定要做好,靠着拉动需求来拉动生产,帮助一众的公私企业完成他们的原始资本的累积。”

白明修也毕竟是来自后世的人,经济学也说到底是供给和需求的多样化游戏。他不是不想多往外卖点东西,不过想一想,怎么说这个时候国内也是有接近一亿人口,通过拉抬他们的收入促进新消费,总比让商船远涉重洋,产品卖给人口不过几百万或者千万出头、同样贫苦的欧洲国家靠谱。

236 长乐关大捷上

就在白明修完成了系统发布的系列任务,将长江以南地区纳入掌握之时,华东军团的司令苏叔桓还在对穆里玛率领的湖广清军残军穷追不舍。

在布置了大别山防线之后,清军原认为还能够拖延大明复一段时间,为他们北逃争取一些时间。但实际上是,苏叔桓率领的明军没有多少时间就彻底消灭了清军留下的炮灰部队。虽然大别山的清军战斗不可谓不算不卖力,但毕竟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太过明显,哪怕清军拼死卖命,也没有真的能够撼动明军分毫。

苏叔桓率领的大军翻过了大别山之后,就抵达了河南信阳。

清军经过信阳时都非常仓皇,甚至穆里玛都不敢在信阳做一下休整,而是立即带领清军北上,留下了防守兵力本来就不多的信阳在身后。

在穆里玛放弃信阳之后八个小时,大明复就已经抵达了信阳南端的浉河边。原本浉河应该是信阳城的天堑,阻挡敌军的前进,但明军一到这里,就快速搭设了过河的浮桥,飞速来到了北岸。信阳方面一看也没有任何的侥幸心理,选择干脆向明军投降。

苏叔桓在拿下信阳后,也未作任何休整,而是率军以急行军之姿追击穆里玛部。终于在淮河边的长乐关赶上了清军。

“明军怎么这就赶上来了”穆里玛看到大批明军赶来时,自己也非常急切了。他的部队还有四万多人,步骑皆有,但是已经有些人困马乏。淮河上并没有大桥,只能靠着渡船一点点地将部队送过去。